近些年来,中国钱币交易市场刮起了一股追求评级币分数之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追分族。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以鉴定评级公司评定的分数为标准,看分购买,高分高价,毫不犹豫。
这使得评级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其中有没有什么奥妙,我说不清楚。
我想说的是:
首先,评级公司评出的分数有没有道理?
我曾经问过长期从事钱币收藏研究的朋友和币商,一张纸币,如果没有评级公司的盒子,你能弄得懂从60到70分的区别吗?尤其是65分以后的66、67、68、69、70分。答案是绝大多数人都摇头。这说明60分以后,纸币的状况只有评级公司的评级师说了算,评级师给多少分,这张纸币就有多漂亮,就有多完美。评级师硬是给一张票63分(图10),这张票就不漂亮、不完美都不行(关于此票的情况我们等下再说)。
评级公司给分的标准非常多,让人看了眼花缭乱,也很难记住。未流通币从60分到70分11个档次,还有什么RN,E什么之类的。加在一起,60分以上就几十个档次。各位读者,一张纸币这样分等级,你觉得有必要吗?弄得懂吗?
前几年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评级为60分的第三版人民币红一角是18000元一张,而一张评级为70分的红一角成交价是20万元。据说这张70分的红一角是唯一一张最高分的,所以价格悬殊的让人瞠目结舌。
其次,评级公司评出的分数合不合理?
看看下面两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3年贰角小银币(同一个评级公司)。
图1 MS63
图2 AU58
究竟哪一个看了舒服,应该是一目了然。作为购买者,略有点理性,估计都会买后者。如果是我,两个币相同价格,我肯定要58分这个。评分不能只顾及原光状态不顾及整体状态,这种评分法则太不合理了。
再看看两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
图3 MS63BN
图4 XF45
图3这个币虽然被评为63BN,但从正面看1点到3点处(以时钟刻度表述,下同)有多处磕碰痕迹,11点处先天不足的凹陷;背面1点到3点处先天不足的凹陷,11点到12点处有多处磕碰痕迹。正面与背面的马齿都不齐全。
图4这个币虽然被评为45分(同一评级公司),但整体图案,马齿完整,业界称之为“三全品”。分数相差那么多,简直让人不理解。确定币的分数,就仅仅是依据有没有原光一种状况吗?
剔除不同版式存世量情况不说,我觉得45分这个币,我更加喜欢些。当然,这两个币如果同时都放到网上拍卖,差价肯定是以万为单位,毕竟评级公司给出的分数在币的合子上,当前又是追分族蓬勃发展时期。
第三、评级币的分数有统一标准吗?
按理,既然是专业的评级鉴定公司,标准应该是统一的。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标准就难于实现了。
我不清楚一个评级公司究竟有多少评级师,也不清楚是不是一种币始终就一个评级师。就算是后一种情况,一个人随着时间、地点、情绪的变化,对送评币的定级,肯定是有差异的。
比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钢模的雕刻,历史记载是三个人雕刻,图纸是统一由黄亚光设计的。研究发现,正面有47种不同的版式,背面有110种不同的版式。说明一种工作虽然是同一个人干,都会产生不少的偏差,有的偏差还非常大。
评级币也是如此,各种评级公司之间有差异,同一评级公司所评出的分数也有差异,有的差异还非常大。
我们来看看2022年7月28日20点同时成交的同一个人出让的两张票。
图5 PMG58
图6 公博55
一看就知道,图6这张票并不比图5的差,甚至还更好一点。PMG公司给出的分数,多了3分。
有人可能认为,多少差几分很正常。可从成交情况看,就悬殊太多了。图6这张票由于是国内的评级公司评出的票,图5这张票是美国PMG评级公司评出的票。图5成交价是11948元,而图6成交价只有7004元。价格差太远了,这样崇洋媚外会不会过头了点?
第四,评级币就一定是真币吗?
评级公司作为专业的鉴定评级机构,最大的功能莫过于确认所入合币的绝对真品属性。当然,现在市场流通的币绝大多数是没有问题的,但确实有少数币是把假币当真币评定给分的。
以国际知名的PCGS公司和NGC公司为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小银币,高分者有不少是铜镀银的假币。如2018年6月21日北京诚轩拍卖公司拍卖的第2497号拍品(图7),图录标注为“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银币一枚 Y-508/LM-895,PCGS老合”,但实际上是个铜镀银的老假币,并非是银币。
图7 第2497号拍品
2017年5月21日北京诚轩拍卖第2302号拍品(图8),图录上是这样描述的:“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银币一枚,银光甚好,此年份好品相罕见,耿爱德(E. Kann)旧藏,NGC MS64”。实际上这枚币也是一个铜镀银的老假币,并非是银币。
图8 第2302号拍品
网上看到一个(图9)PCGS最高分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银币(编号是158483.65/80965711),评定为MS65分。实际上这个币也并非银币,而是一个铜镀银的老假币。
图9 PCGS MS65分币
你看看,只看合子不辨币的真假会不会害死人!
第五、看分数交易对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最近市场交易的实际情况。你看这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票伍拾斤券(图10),PMG公司评定为 63分。但实际上完美吗?能达到过去我们对纸币分级的十品吗?
按照国际上评级币的说明,MS60分以上就是没有流通的币。可这张票明明盖了一个“注销”的印章,也还有63分,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既然盖了“注销”章,说明此票是全国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兑换过的票据。从老百姓手里拿到政府指定的地点兑换,兑换完成以后要当做会计凭证的附件,每个月的会计凭证要装订成册,送保管处,至少要保管30年以上。然后超过保管期限的会计凭证才会被清理销毁。收藏爱好者从准备被销毁票据里撕下来,然后再转卖。看看,这张票起码走过了这些流程。走过了这些流程的票还叫“未流通”?
图10
图11 图10右上角放大
放大以后看就更清楚了,右上角不但有个小缺口,还有三个虫蛀的洞。就这品相,打死我都不认可它有63分。我估计不但我不认可,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都不会认可。但很有戏剧性的是,在2022年7月22日《钱币天堂》交易区拍卖栏里,真是有人认可了,觉得63分的就是比35分的好,成交价竟然达到14008元。
看看,相隔一天的7月23日,同在这个交易区拍卖栏里上拍了一张35分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票伍拾斤券(图12)。这张票由于被评定为35分,交易价格是5871元,比图10那张少了8137元,真的很可怜啊!
图12
说实话,如果是我参拍,无论如何会要这张35分的票。从图片可以直观地看出,35分这张不但品相好,没有虫洞,还没有加盖“注销”章,是一张未注销的票。大家都知道,未注销的票要比已经注销的票存世量少很多很多。
这两张票的交易情况真是让人看糊涂了,不知道追分族的逻辑是什么!
中西方文化是有差异的。比如铜元的原光,这种“光之闪烁””的美感,就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将“光辉”、“光芒”、“照耀”、“闪烁”之美归结为神的特性。正因为神性的存在,故而追求超越时空的永恒、不变的原始状况,成为西方人最终目标。
华夏美学重视运动的变化,并由此引发的对现状的感悟。实际上,铜元不可能保存着出厂般的“原光”状态,在时间的长河里,它有氧化,从退光到生成包浆,这是必然。于是,放弃了绝对的原光,更在乎铜元上百年岁月应有的样子、应有的氧化程度——包浆。虽然部分MS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岁月氧化,但无疑采用包浆一说,旗帜鲜明,更能反应出华夏的审美观。
在老藏家心目中,包浆是最美的,原光敬而远之。一方面包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真品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在他们身上流淌着古老的华夏审美的血液。而原光是可以用现代化学药水洗出来的。请别误会,这里所说的是“可以”,并非指责评级装合的原光币都是用现代化学药水洗出来的。
我曾经去过一个专门制作仿制银币的地方,整个乡镇很多人从事这种职业,当地政府还鼓励这种产业,说是要努力发展“工艺品”产业(请注意政府说的是工艺品)。而实际制作的人则对我们说,他们仿制的银币,完全可以拿去国际知名评级公司装合子,得高分。还给我们出示他们做的仿制品已经装合的样品。我真的是看后冷汗都冒出来了,想想多少人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华夏美学的审美观,还有一个非常注重“圆满”的观念。圆满成功,花好月圆,追求圆满的思想根深蒂固。对币的追求,尤其是机制币,认为全图案、全深打、全完整“三全”才是上品。与西方追求的“原光”,不计较图案缺失的观念产生思想碰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