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rt.com.cn/2022images/5/hs481.jpg)
青年当有笃定之行。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
时代的每一次向前,都映照着年轻人的身影。
近期,因新一轮疫情反弹,北京市第一时间开启了大规模核酸检测,为动态清零争取时间。在车站、医院、社区,我们随处可以看见年轻的核酸检测工作者们,正在忘我的工作,为守护平安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crt.com.cn/2022images/5/hs482.jpg)
5月3日,志愿北京“昌平小伙伴”志愿者服务队和医护人员,走进昌平区回龙观龙博园社区,为社区居民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人们发现在30多名工作人员中,有一半是充满活力和干劲的青年人。其中有一位年龄最小的名叫谢文宜的女孩今年才19岁,正在北方工业大学计算机系上大学一年级,她担任本次志愿活动的领队。别看年龄小,不但能身先士卒,而且组织指挥能力很棒,非常会协调工作,知人善任,把志愿活动安排的妥妥的。
![](http://www.crt.com.cn/2022images/5/hs483.jpg)
其中有一位青年叫熊福银,今年33岁,他的任务是负责上门去给老人、孕妇、残疾人员做核酸检测和信息釆集。队长安排他负责这个任务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上门入户态度要好,因为疫情期间核酸检测要照顾人们的情绪,另一方面爬楼梯是一个体力活儿,身体素质要过硬。
原来,这位来自湖北黄冈的小伙子曾经在“铁军”部队当过5年兵,2008年曾随部队前往汶川参加抗震救灾。他退伍后在北京创业,平时主要给学生们做军事化训练和培训工作。这段时间因为业务全停了,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在家里躺了一段时间。他在浏览志愿北京网站时,看到“昌平小伙伴”正在招幕志愿者,于是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
![](http://www.crt.com.cn/2022images/5/hs484.jpg)
“我们都是穿防护服爬楼,很多是5层、6层。因为那里是老旧社区没有电梯,穿戴严实,无法呼吸,确实很考验一个人的体力。我感觉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确实很不容易。录入信息的时候很多人都没带身份证,所以只能手动录入。有的人因发音不准,和他多次确认姓名是否正确,还一脸的不耐烦。大多数人也非常的配合。疫情防控已经有三个年头了,确实有很多人因为疫情影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同样也是疫情的受害者。所以核酸检测和疫情防控工作一定是在人们相互理解和包容的过程中才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我这一次最欣慰的是上门入户检测,看到中国的老人们非常阳光,积极向上,对我们年轻人工作也很配合,也很热情友好。因为第一天就爬了9幢楼,一天下来倒换了3套防护服。一直干到晚上9点,虽然没有赶上末班公交车,自己一个人打车回去,但让我感到充实,也很有意义,虽然是疫情期间,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要么在家读书学习,要么出来当志愿者,希望疫情能早点结束,然后继续创业和工作”。熊福银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第一次当志愿者的体验和感受。笔者完稿时得知,熊福银又紧急接到通知,今晚5点~8点,还要去回龙观社区做志愿服务。他说一定会准时抵达,全力以赴,支持医护人员做好核酸检测和疫情防控工作,一定要打赢这场防疫硬仗。
![](http://www.crt.com.cn/2022images/5/hs485.jpg)
这就是当代中国青年一代的真实写照。身处困境,依然积极主动奉献自我,展现青春风采。走向一线,到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里去,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
![](http://www.crt.com.cn/2022images/5/hs486.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