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籍老红军朱国栋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多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但那时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革命干部绝不仅仅是文职人员,不但是宣传员,更是战斗员。
朱国栋经历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跟随红28军坚持了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先后参加了河南光山白菜园战斗,湖北英山县掌山冲战斗、英山县西界岭战斗,淮南路西反顽战斗,攻打吉林战斗,围困长春战斗等50多次作战。
他英勇善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甘为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品格。
这里说的是他抗日战争中的一些战斗故事。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遵照中央指示,鄂豫皖边区的中国工农红军和豫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4支队,整编为七、八、九3个步兵团和1个手枪团,奔赴皖中抗日战场。
1938年1月起,朱国栋先后担任七团政治处宣传员、团直属机关支部书记、总支副书记。
当时朱国栋所在的部队,所能获得的武器弹药和军饷少得可怜,每人平均只有4枚手榴弹,还有少得可怜的子弹,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军,新四军面临着太多的困难。
说起这些,朱国栋温和而坚定地说:“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以战胜的,只要我们不断地去尝试和努力!”
1938年9月的一天,朱国栋和另一位教导员去侦察地形时发现,日军第六师团坂井支队的运输汽车经常出入安庆至桐城公路一带,当时日军正准备攻打武汉,这条公路是敌人向中南运送物资的重要通道。
部队当即决定在安庆棋盘岭附近一处小山岗上设伏。
上午8时左右,日军的运输卡车从安庆方向开了过来,当第二辆车驶进伏击圈后,憋了很久的战友们兴奋不已,连续投掷手榴弹,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由于战斗来得太突然,日军的车队乱成一团,敌人很快倒下一片,其余的一边乱开枪,一边退到后山负隅顽抗。
战士们的子弹和手榴弹很快就用完了,大家就乘势冲了下去,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
朱国栋冲到一辆卡车旁,发现一名日军隐藏在卡车下方,正在瞄准,准备打“暗枪”。他立即推上最后一粒子弹,对着敌人就是一枪,那名日军当场毙命后,朱国栋收获一把步枪、两盒子弹。
这次战斗,朱国栋所在的部队一共炸毁日军卡车50多辆,毙敌70余人,还缴获三八式步枪30多支、子弹1000多发,另有一大批毛毯、大衣、防毒面具等军用物资。
此后,朱国栋的部队共进行过大小战斗70多次,开辟了皖北抗日根据地。
1939年,朱国栋所在的部队挺进皖东,进入新的抗日战场。
1943年初,朱国栋听从组织安排,由皖东赴延安学习。从皖东去延安的路上,到处是敌伪占领区,到处有敌人封锁线。他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历尽千辛万苦,才胜利抵达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中央党校四部学习长达两年多的时间,其间困难重重,九死一生,很多次都险些丢了性命。
谈到这些经历,我曾经当面问道:“朱老,您真了不起!经历了那么多战斗,立了那么多的功劳!真的是不容易!”
朱老只是淡然一笑:“其实参加战斗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战斗也需要智慧,在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中,要不断地实施运动战,这样才会有生存的可能,你哪怕是在某个地方多停留一秒,下一颗子弹就打过来了。看着一个个战友倒下,我只要能够多活一天,我就要用全部的热血和生命,去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即使我倒下了,还有千千万万的同志们继续冲上去。我们加入部队的时候,有的是单纯的凭着一腔热血,有的因为家庭困难没有吃的喝的,有的像因为父母家庭的仇恨等等,但最后我们都是志同道合的同志,我们有共同的目标,我们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我坚信,在这种思想鼓舞下,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