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
刘少奇奔向沂蒙
刘少奇同志抗战时期通过苏鲁交通线东海地段
苏鲁交通线上的部分领导。左二起:邓崑山、刘锡九、周镜涵
苏鲁交通线上的交通员
通过苏鲁交通线的沈其震
王家大院
以东海县朱樊王家大院为蓝本建造的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
中共中央致刘少奇电
从1941年下半年起,中共中央开始酝酿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为召开党的“七大”作思想准备。身在延安的毛泽东急需刘少奇回中央帮助工作。这时,刘少奇离开延安已经三年多了,党中央交给他“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重要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毛泽东对于刘少奇回延安高度重视,一封封加急电报雪片似的从延安飞向华中抗日前线江苏盐城阜宁,现已保存的加急电报15件,其中: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出1件,以中央书记处的名义发出6件,以毛泽东的名义发出8件。其中,毛泽东的电报内容主要以保护刘少奇安全为主,充分体现了革命领袖的人文关怀和对刘少奇的战友情谊。刘少奇在毛泽东的关心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开始了披星戴月、沐雨栉风、攻坚克难的“小长征”。
中共中央的电报
早在1942年1月13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电报,通知刘少奇回延安。1月20日—2月8日,刘少奇在江苏阜宁单家港主持召开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预备会,华中局委员、华中根据地所属区委党委书记以及专区(行署)、军分区和华中局、新四军直属机负责人和各师主官94人参加。
2月4日,毛泽东致电并将山东分局和八路军115师主要负责人向中央反映情况的材料转寄给刘少奇,请刘少奇路经山东时予以考查解决。2月13日,毛泽东为了保证刘少奇的安全,专门致电陈毅、刘少奇并特别提示:“少奇返延,须带电台,并带一部分得力武装沿途保卫” “山东问题,请到当地调查,此间材料不足”。2月15日——3月5日,刘少奇主持召开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既是一次班子交接会议,又是一次战略部署会议,刘少奇在会上作《目前形势,我党我军在华中三年工作的基本总结及今后任务》的工作报告。
2月2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刘少奇及华中局,作出三点指示:“(一)除吕振羽、贺禄汀外,其他高级文化人亦望抽调一批带来延安从事学术研究,他们在苏北游击环境无研究学术可能,不如来延安成就较大。(二)护卫刘少奇的手枪班,必须是强有力的,须有得力干部为骨干,须加挑选与训练。(三)新四军各部及山东部队的电台密码,望少奇督促重新编制,亲自带来”。
3月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刘少奇,指出:“目前山东工作处在比前更加艰苦阶段”,“不仅由于敌人残酷‘扫荡’,地区缩小与分割,主观上亦存在相当严重的弱点”、“在执行政策、主力部队与地方干部的关系、军队干部与地方干部的关系,以及地方干部与本地干部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要求刘少奇“路过山东时,帮助解决。”3月5日,刘少奇在会议上作总结讲话并宣布:中共中央决定要他回延安,在他走后由饶漱石代理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委,由军长陈毅代理新四军分会书记。3月13日,毛泽东再次来电:“我们正在调查由华中到华北道路上的敌人封锁线的情形、安全保证的程度,若得复电即行转告。望你等候这一复电”。
夜过陇海铁路
3月19日,刘少奇带领华中局一百多名干部战士,在八路军115师教导5旅13团护送下从单家港出发踏上回延安之路。刘少奇一行在未收阅毛泽东3月13日来电的情况下已经踏上回延安之路,昼伏夜行,勇往直前。
3月21日,毛泽东第三次来电:“兹将彭电转上,你看此种情形有安全保障否,山东尚无回电,请你直接询问。必须路上有安全保障才能启程。”此时,刘少奇一行已经到达淮海军分区、淮海行署所在地沭阳县周集乡小胡庄村,在这里向彭雪枫、邓子恢等传递扩大会议精神、指导部队地方工作,停留十余天之后,于4月初经桑墟镇越过陇海铁路,在海陵县苏鲁交通线白石岭地下交通站护送下,从入鲁第一站前往石梁河镇西朱范村王家花园中共中央北方局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和八路军115师驻地,按照中央要求着手解决山东问题。因为日军对根据地实施烧杀抢掠大扫荡,刘少奇先后于5月12日和5月27日随山东分局机关和115师司令部移驻临沭县夏庄村、东盘村。
6月1日,毛泽东来电:“因沿途通过无保障,山东又缺乏统筹之人,故不宜西进亦不宜南返,以中央全权代表资格长驻115师,指挥整个山东及华中党政军全局似较适宜”。 6月,刘少奇专门写信给淮海区潼宿海县委书记章维仁,表扬他们在苏鲁交通线上作出的成绩,并要求县委加强这方面工作,做到万无一失。从此,淮海区党委和潼宿海县委更加重视这一工作。
少奇同志在朱樊
194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委托,3月下旬由苏北穿过日军严密封锁的陇海铁路,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八路军115师师部驻地朱樊(朱范),检查、帮助、指导山东工作,历时3个多月,对扭转山东危局,实现胜利转折,起了重大作用。
刘少奇到达之前的山东,由于敌伪顽夹击,各抗日根据地被分割、蚕食,日益缩小,交通阻塞,部队减员,组织遭摧残,生产受破坏,加上灾荒严重,军需民食极端困难,局面严峻。针对山东存在的问题,罗荣桓电告中共中央,希望派人到山东指导工作,帮助解决问题。鉴于此,中共中央要刘少奇在回延安的途中到山东检査指导工作。
到山东后,他不顾疲劳,深入群众调查访问,了解群众组织、减租减息、群众生产生活、阶级关系等情况。在朱樊,他和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115师、山东纵队、山东省战工会的负责人分别谈话,听取汇报;组织随行人员系统翻阅山东党政军民各方面的有关资料和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党刊《斗争生活》、党报《大众日报》;并耐心地听取干部群众反映。经过调査研究,4月16日,召开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会议。会议由分局书记朱瑞主持,罗荣桓、萧华、黎玉、陈士榘等参加会议,刘少奇在会上充分肯定了山东工作的成绩,同时严肃指出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引导大家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对照实际情况进行检查,从思想路线上找原因,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经过几天的讨论,取得了一致的认识。从4月25日开始,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召开扩大会议,部分县委书记参加会议。
朱瑞作《山东抗战四年我党工作总结与今后任务》的报告,着重对形势估计、独立自主方针、群众工作、除奸政策、领导作风、党内斗争等几个主要问题作了详细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刘少奇对山东工作作了全面指示,并针对山东党内存在的问题,先后作《关于山东工作》《群众运动问题》《中国革命的战略与策略》《改造政权问题》《党内斗争问题》《思想方法问题》(即《人为什么犯错误》)、《关于财政粮食问题》等报告,对干部进行了一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解决五大问题
在东海县朱樊等地,刘少奇同志用民生至上的群众路线圆满解决山东问题。
(一)形势问题。抗战以来,山东各项工作成绩很大,党组织扩大,军队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建立了政权,为坚持抗战创造了条件。问题是党中央1939年12月指示的“在山东争取优势”的任务没有完成。敌、友、我三方面力量对比,敌为第一位,友为第二位,我为第三位,我处劣势,而我们有些人却主观地认为已取得“初步优势”,盲目乐观,不做艰苦的工作,导致目前极端困难的局面。刘少奇指出,“今后只要不再犯错误,条件好转有可能,否则牺牲掉这一局面也有可能。由于根据地被分割、蚕食,战略上起了某些变化,革命处在退潮、低落,今后可能更艰苦一些,同志们要振作起来,准备担负艰巨任务,坚持斗争,至少两年,直到最后胜利”。根据刘少奇的指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决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斗争的总方针,即: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动员起来,团结全党全体人民,咬紧牙关,继续坚持长期抗战,巩固各抗日根据地,加强各游击区,积极反“扫荡”、反“蚕食”,运用一切斗争方式,积蓄力量,克服困难,准备条件,在三角斗争中求得于己有利之若干可能的转变,迎接国内外之伟大事变,争取最后胜利。为贯彻这一总方针,在对敌斗争策略上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如善于隐蔽力量,积蓄力量,巩固阵地,加强对敌政治攻势,加紧瓦解敌伪军工作,争取扩大某些根据地等。对敌人的“扫荡”“蚕食”,则予以有力还击,使其不敢轻犯。同时,在根据地、游击区实行精兵简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115师师部、山东纵队机关带头将过去的1万人减为3500人。这些措施使对敌斗争逐渐转入主动。
(二)群众工作问题。刘少奇说:“群众工作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最薄弱的一环。过去存在着不应有的轻视,以致减租减息还未开展起来,因而基本群众还未真正发动起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根据刘少奇的指示,当即于5月4日发出《关于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开展群众运动的决定》,要求自麦收至年底,各根据地要把这一工作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抓好。为解决这个问题,刘少奇身体力行,坚持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要求党政军干部一齐抓,先搞点,待中心村突破后再在面上展开。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组成两个大型工作团,一个到莒南大店一带,一个在临沭县东盘、大兴一带。由于刘少奇的耐心教导和具体指示,“双减”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使党在农村迅速扎下根,各方面工作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