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承续乡土文化 传承文化基因——中马峪村志出版座谈会成功举办(组图)
2021-07-16 09:41:17
作者:本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中红网河北石家庄2021年7月16日电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为了打捞红色记忆,传承文化基因,真实地再现历史,承续乡土文化,继承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弘扬优秀村德村风,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感恩意识和自豪感,学习英模和先贤的思想品德,坚定理想信念,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中国服务文化网携手中国共产党黄北坪乡委员会组织“庆祝建党百年 学习习近平讲话——祝贺《中马峪村志》出版座谈会”。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盛世修志,志载盛世。村志同国史、方志一样,起着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努力呕心沥血,由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的张凤金女士主编的《中马峪村志》终于面世了,从此结束了中马峪村没有史志的历史,填补了赞皇县乃至河北抗战文化和太行精神的一个空白。《中马峪村志》用15章数十万字和大量的珍贵文物照片,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革命老区赞皇县的淳朴民风和光荣历史,歌颂了抗战英模的先进事迹,印证了“冀西十三县、赞皇是模范”的示范经验,极大地丰富了赞皇县和太行老区红色文化旅游的内涵外延,是一件告慰先人、惠及当代、泽被后世的历史功德。

    2020年12月8日,因张凤金在主编村志上的突出贡献,与八位英模工匠受邀参加河北省“服务文化26年联谊会”,并享受专家领导企业家的赠书。也由于中马峪文化建设影响的不断扩大,在中国服务文化网组织的“庆祝建党百年暨李文明长诗《中国共产党颂》研讨会议”上,黄北坪乡原党委书记曹冬敏作为唯一的青年书记受邀参会,参加向光荣在党50年的八位老党员赠送书刊等活动,并应邀作了文化分享。

    河北省文化厅老厅长李九元、省高院原副院长王越飞博士、省老干局原副局长商志福、采风网总编张炳吉、石家庄社科联老主席路继舜、河北省科社学会副会长陈忠升、知名作家刘峰。赞皇县政协副主席胡辰贵、黄北坪乡人大主席刘世超、以及老领导老干部王占民、杨录祥、刘连鹏、智吉民、张金乾、韩振堂、杜文香以及县政协村志审核的同志一大早就来到“河北省红色法制教育基地”中马峪,参观考察了了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杨秀峰的故居、承审处(法院)、民事调解委员会旧址、看押所等法制建设旧址,和抗战文化一条街,感悟了浓厚的红色法治文化。对前辈的艰苦奋斗精神和一丝不苟的革命精神所感染,很多人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自己的感想和祝愿。据悉,中马峪村位于革命老区赞皇的深山区,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八路军129师385旅司令部、太行行署一专署、抗日县政府的所在地,有大量的红色革命遗存。近年来,在省高院副院长王越飞同志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抢救、开发了部分旧址,正在筹划建设红色法制教育博物馆,红色法制旅游正在逐步成熟。

    座谈会由中国服务文化网与中国共产党黄北坪乡委员会联合主办,赞皇县中马屿两委承办。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研究员,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陈步峰主持座谈会。座谈会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曲声中开始,中马峪村党支部书记胡首先建立致欢迎词,介绍了中马峪打捞红色记忆、加强红色法治文化建设、促进村风村容改变,夺取脱贫攻坚胜利的基本情况,对各级领导对中马峪的关注支持表示感恩感谢。主编张风金女士介绍了编写村志的经过与感悟。

    赞皇县政协胡晨贵副主席代表胡建忠主席做了总结发言,感谢专家学者对赞皇和中马峪文化建设的关注支持,高度评价了张凤金及其主编的《中马屿村志》的示范意义。介绍了赞皇县在挖掘梳理编辑出版文史资料方面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对进一步做好村志等文史资料的挖掘编辑工作、助推红色文化旅游、助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县提出了指导意见。

    与会专家一边翻看品读着印刷精美的《中马屿村志》,一边进行沟通交流踊跃发言,就编写村志的重要意义发表了意见,对中马屿村志的出版表示祝贺,对中马峪两委对村志的的关注支持尤其是张凤金女士的坚韧执着奉献担当给予高度评价。李九元厅长路继舜主席陈忠升会长还分享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的学习心得,上了一堂精彩的党课。并强调要着力发挥“河北省红色法制教育基地”这块金字招牌的效应,下大力打造红色法治文化旅游品牌,以此带动文化旅游强县建设。

    李九元老厅长向中马峪两委赠送书法作品《习近平语:红色基因》《弘扬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

    路继舜主席向中马峪两委赠送专著《继舜隶书千字文》《路继舜隶书》《中华道德歌》和书法作品《老区革命红色记忆 乡村振兴浩荡春风》。

    陈步峰艾九銮赠送书法作品《打捞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承续文化 记住乡愁》。

    陈步峰代表中国服务文化网向赞皇县政协、黄北坪乡党委和中马峪两委赠送书刊《太行风韵》《服务文化》和长诗《太行颂》《毛泽东颂》《中国共产党颂》暨研讨会纪实。

(赞皇县直工委书记、原赞皇党史办主任郭朝晖专程从县城的党代会会场赶来祝贺座谈会圆满成功)

    在《中马峪村志》研讨中,大家普遍认为,该书内容详实,涉及面广,体式合乎史志书籍规范。全书用17章、36万多字和大量的珍贵照片,展示了该村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与资源、党的建设、医疗卫生、文化建设、传说故事、民风民俗、精英人物等,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村志。大家认为,该书的主编张凤金同志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多年坚持收集资料、编写村志,为传承历史文化尤其传承红色历史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坚韧执着敢作敢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私奉献的精神应予充分肯定、学习和弘扬。

    王越飞、李彦良、王占民、杨录祥、张炳吉等专家认为:“小小中马峪,可做大文章”已经和正在做一篇大文章,具有独特的文化亮点和示范指导意义。

    就中马峪村而言,是小得不能再小、最容易被忽视的村落,满打满算200多人;但是中马峪地理、历史、文化、民风独特,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具有许多独特的亮点。一、红色法治文化。杨秀峰曾留学法国,在苏联工作一段时间,回国是法学教授,是一二.九抗日民主学生运动的真正领袖,从北京带来一批先进的大学生和知识分子,为冀西根据地的创立做了思想和人才的准备。他们除了行政管理,还创立了民调处、承审处、监狱股三位一体架构,堪称我党我国红色法治开创性、探索性、奠基性的实践。这是最大的绝活和亮点。二、太行山红色堡垒。一方面是129师陈锡联385旅、太行一专署、赞皇县委、抗日县政府、独立营等省、地、县三级党政军法等组织集中驻村,一方面是村民拥戴共产党领导,最早建立了党支部、农会、妇救会、民兵、共青团、儿童团等完备的村级组织,配合上级优秀地完成了抗日自救、支持全国的历史重任,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三、“中马峪事变”掀开我党我军武装反摩擦第一页。毛主席提出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十六字方针”光照千秋,至今在国际斗争中表达斩钉截铁的坚定立场和发挥震耳发聵的震慑力量,仍具有很强的现实作用,可以说是实现全面民族复兴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动力。四、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的“中马峪模式”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胡建立书记曾应邀在中组部组织的会议上介绍经验),它必将在乡村振兴的下一个百年目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人民是历史的书写者,中国历史是由广大城乡群众共同书写的,今天应挖掘、重现历史文化,“还史于民” ,助力于今,造福于民)。五、军事文化。中马峪从清代康熙年间就是军事要塞,“马峪汛”有把总带兵驻守,把总武衙门品级不低于县令,王家坪的守备不低于州级(市级)。现存官兵捐资重修观音堂的古碑。六、村风民俗文化。这个在全县具有普遍意义,而中马峪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中马峪、黄北坪乡乃至赞皇县应巩固拓展这次座谈会的成果,积极打造中马峪的文化旅游品牌。

    韩振堂、路继舜、陈忠升、刘峰等专家提出了“张凤金现象”由此引发出中马峪现象、张凤金精神和中马峪精神。

    大家认为:尽管赞皇县已有八个村已写完村志、还有十几个村正在编写之中,尽管在全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村庄进行了村志的搜集编写工作,但张凤金主编的《中马峪村志》及其艰辛历程具有独特的文化亮点,其事迹可圈可点,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由此引发人们开始关注“张凤金现象”。

    1、张凤金身上体现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韧执着、敢作敢为、锲而不舍、担当贡献”的太行脊梁精神。她从一个退休女职工到红色文化的传播者,从开始热心搜集历史故事到一部村志的打捞、拍摄、梳理编辑校对、成为符合村志要求的36万字村志的主笔主编。在这种近乎脱胎换骨的“华丽转身”和二次艰辛创业中,张凤金遇到了难以想象的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但她不叫苦不叫累、不退缩不抱怨,不怕冷言冷语和冷嘲热讽、不怕吃闭门羹坐冷板凳,历尽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想尽千方百计,一人担当了几个人乃至几十个人的工作,“一人全包、一包到底”。  终于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完成了一项艰苦复杂的浩大的文化工程。

    2、张凤金敬业乐业精神强、职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主编”。有人说张凤金好像得了“魔怔”,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捕风捉影”“听风就是雨”。对别人只言片语、三言两语、道听途说、随口一说,他都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打破砂锅问到底、一追到底,反复印证论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众多散在的传说变成有根有据的史料。为追求材料的真实性,她几乎走遍赞皇的村村寨寨;并多次奔波邢台、邯郸、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找线索、查证据,采访百余人。跑旧书市场买资料,图书馆找答案,爬山登岭到现场考察,有时查证出现梗阻,往往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忘了做饭或烧干了锅;有时为了一个取证,带着孙女让老伴开车跑好几趟。有时竟日夜颠倒,常常被老伴凌晨起来勒令睡觉。也真有遇到为难的时候,孙女高烧、住院,自己感冒发烧;为追踪姓氏来历找不到线索时,禁不住发出慨叹:“写志真艰难,取证咬牙关,祖先长眠不开口,今人着急干冒汗。”

    3、倾其所有、倾尽全力的无私奉献精神令人敬佩。为了方便出行调查走访取证。他自费购买了照相机、摄像机、汽车、电车,配齐了“全部装备”为及时有效的搜集“证据”,提供了坚实的保证。为与采访对象拉近距离,有时送点小礼品、吃顿饭,面对面交谈也是常事。

    4、张凤金“不干则已干则干好、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拼命三郎精神”感天动地。2020年7月11日,为拓一个古碑的碑文,两次都没拓成,第三次请专家拓碑时,遇到天气阴湿,需要用灯泡烤。为找电源和电线时,不幸意外摔伤,造成“左肱骨粉碎性骨折”,住院18天进行了“穿钉手术”,身体受到严重亏损!因为伤及接近肩胛骨,不宜挎胳膊,三个月之内只能卧床休养。为弥补骨伤造成村志编写时间的推迟,就在病床上利用手机微信编写村志内容。编好了,挪下床坐在垫着棉被的电脑椅子上,将编写的微信内容贴在各章节里。只要能坚持就继续编写微信。36万多字的《中马峪村志》几乎都是靠手机微信完成的。虽然身体严重创伤,但想到中马峪的红色文化,自己肩负的光荣使命,再多的委屈也无怨无悔奋斗不止!

    5、张凤金“一丝不苟、严格细致、耐住寂寞、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圈可点。从文稿进了编辑排版室,编写村志就变成了她的专业,把看孩子、做饭、干家务全推给老伴,自己一门心思全力以赴搞村志。照片撤换了十多次,样书出了十来次,跑排版室多达28次,好几次在排版室加班到深夜,停了公交,只得打的回家。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于完成夙愿,向社会、向关心关注支持帮助的人们敬献了内容详实印刷精美、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巨作”。为进行文化传播文化传承和文化旅游提供了鲜活的教材。大家看得出,这是张凤金用心用情用智写出来的、是用全部心血打磨出来的感天动地的“佳作”。

    人们从参观考察中、从品读《中马屿村志》中、从意犹未尽的座谈会的浓厚氛围中,与会专家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与震撼,接受了一次鲜活的党史教育和太行风骨的感染。

    向张凤金学习致敬,向中马峪和太行老区的人们学习致敬!张凤金和他主编的《中马屿村志》必将载入史册和文化教育的教材。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回乡散记(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回乡散记(组图)
·章社友:难忘的红色之旅(组图)
·英勇抗战浴血晋绥——王道三同志晋绥抗战追忆
·特稿:乡村振兴——妇女撑起半边天
·特稿:江苏省军区政委张孟滨瞻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组图)
·特稿:海纪馆党支部赴南京参观“百年征程、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组图)
·特稿:红七月:建党百年图展“记录岁月变迁·见证光辉历程”(图)
·中红头条:建党百年中国杰出女性的“红色故事”(组图)
·特稿:建党百年中国杰出女性的“红色故事”(组图)
·特稿:中国红军“六进姑田”——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革命故事(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中红网:承续乡土文化 传承文化基因——中马峪村志出
特稿:承续乡土文化 传承文化基因——中马峪村志出版
远航:回乡散记(组图)
特稿:回乡散记(组图)
章社友:难忘的红色之旅(组图)
英勇抗战浴血晋绥——王道三同志晋绥抗战追忆
乡村振兴——妇女撑起半边天
郝际广:乡村振兴——妇女撑起半边天
特稿:乡村振兴——妇女撑起半边天
“周恩来家风图片展”全国巡展走进江苏师范大学(组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