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中央军委华中分会书记刘少奇奉中共中央命令从阜宁单家港出发,在苏鲁交通线沿线军民护送下,安全抵达八路军115师司令部驻地朱樊,在解决山东问题后,安全返回延安。
2月13日,为保证刘少奇安全,毛泽东专门致电华中局:“少奇返延,须带电台,并带一部分得力武装沿途保卫”。2月2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刘少奇及华中局,作出三点指示:“(一)除吕振羽、贺绿汀外,其他高级文化人亦望抽调一批带来延安从事学术研究,他们在苏北游击环境无研究学术可能,不如来延安成就较大。(二)护卫刘少奇的手枪班,必须是强有力的,须有得力干部为骨干,须加挑选与训练。(三)新四军各部及山东部队的电台密码,望少奇督促重新编制,亲自带来。
3月19日,刘少奇从阜宁单家港出发,经陇海铁路南的东海县大稠、赵庄、张谷,赵庄站负责人周朝瓛带路,越过陇海铁路。转白石岭、刘湾等地下交通站,路北由教导二旅敌工科李光明和海陵县战时邮局刘剑带路,4月初到达八路军115师司令部驻地朱樊。
在朱樊,刘少奇深入群众搞调查研究,作理论报告,统一思想,指导军民开展整风及减租减息运动,拨开迷雾,化解危局。
7月下旬,刘少奇从朱樊出发,奔赴延安。
12月30日,经过9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穿越敌人103道封锁线,安全回到延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