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和陕西、甘肃人喜欢秦腔,安徽人喜欢黄梅戏,河南人喜欢豫剧,湖北、湖南人喜欢楚剧、汉剧,天津、河北、山西人喜欢评剧、梆子戏一样,扬州、泰州、盐城地区的人喜欢淮剧。我生在淮剧之乡的盐城,这种喜欢是生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老老少少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喜欢。
我喜欢淮剧,也喜欢歌剧和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戏,去过巴黎歌剧院、莎士比亚故居,在北京工作四十多年,世界各地的歌剧和山东的柳琴戏、陕西的眉户戏、碗碗腔、内蒙河套地区的二人台等全国所有的地方戏差不多都看过。写过许多跟戏有关的作品《夜与莎士比亚为邻》《中国芭蕾舞用足尖走向世界》等。多年前我还写过《大河流域与戏剧的传承》,成为许多戏曲院校专门研究的课题。
那年在京城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的夜晚,观摩了盐城市淮剧团的《菜籽花开》。
家乡在改革开放中取得重大成就的今天,天变蓝了,水变清了,老百姓变富了。当然,此时人与人之间再不是“鸡毛蒜皮”(注)的邻里纠纷,因应而生了许多新情况。该戏一开始就呈现了农民企业家顾双成被一个名叫菜花的小女孩突然叫出的一声“爸爸……”而带进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人物冲突、心灵纠葛。勇敢的面对矛盾,直面如烟的往事,坚定、勇敢,责任、担当。戏的主人公顾双成拷问自己,直击心灵:倘若不把菜花认/谈何友谊和忠诚/倘若不把菜花认/谈何担当和责任/倘若不把菜花认/谈何报答救命恩/倘若不把菜花认/双成注定悔终生/春兰啊,春兰啊/我这里卸下名声这座山/做一个守德有担当知恩图报的真男人/。
《菜籽花开》通过戏剧的手段,运用淮剧优美的曲调,抽丝剥茧的心理疏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入情入理的展示。台上的演员真情的投入,台下的观众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教育。好多年没有看过这样的好戏了,盐城市淮剧团的出色表演,与中央一些大的院团的演出难分高下。这是因为大家所处的角色虽然不同,环境不同,心灵的撞击不同,但情同,理同,在社会主义旗帜的召唤下,感恩的心相同。关键是题材,深入实际的家乡淮剧团,在现实生活中捕捉了一个好题材。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人口的大量迁徙,农民工大规模的进城,因此而带来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异地嫁娶、非婚生子女等社会问题接踵而至。据不完全统计,这40多年来,仅单亲家庭、非婚生子女,全国总人数早已超过百万之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富不均、道德伦理关系等是非难辨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处理不好会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面对富裕起来的亿万中国农民,如何处理道德规范、邻里相处、家庭和睦、子女教育等具体的社会矛盾,成了党在广大城乡社会经济建设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该剧不回避矛盾,直面现实,客观反映一个普通农民进城打工而带来的情感往事。看似单一的,实际上是带有共性的社会矛盾。该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把人世间的亲情、友情、爱情,进行热情的讴歌和弘扬,这一矛盾最终在中国人固有的宽容友爱、扶助弱小的传统价值观中得到了正确的处理。这一社会矛盾在全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怎么办?站着看,不如动手干。该剧以此告诉我们的各级党委、各级领导,面对社会矛盾,必须迎难而上。
那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明确指出:“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该戏的编剧导演遵照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把一个在当前城乡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矛盾,化于友好和亲情之中,看了感人至深。这部戏,对这一社会矛盾的处理,揭示了家乡区、乡镇、街道社区和村等党的各级组织,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仅领导农民脱贫致富走向小康,更重要的是对富裕了的农民,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普及和教育,为全党、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实现了习总书记的期望:“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这部戏为我们的党,构建了中国城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高地。也为我们的党加强城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榜样的力量,带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引领作用和导向作用。
类似于这样的问题今后还会很多,我们的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县委宣传部,都应该以该戏为样子,努力加强对各类社会矛盾的研究,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告诉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如何做好工作,化解矛盾,找出好方法,想出好点子。在这方面,家乡的市区党委为全党、全国做出了榜样,走在了全国的前头。
在北京经常看到家乡的淮剧,每次内容都不一样,但总能让人从这些戏中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家乡不断走向富裕,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历史文化知识在不断的丰富,人民的精神面貌在不断的奋发向上。
我没有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不便下结论,但有一条是肯定的,这一切都是由于家乡地方党委地方政府科学的领导,正确的决策。我知道家乡是个地少人多、无资源、无能源的地方。盐都地区的人又不同于盐城市其他县市区,我和所有的盐都人都有同一个德行,许多年轻人除了当兵、上学,其余一概遵循“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情愿在家里守穷,也不愿意出门打工。多少年前,我曾到长江三峡的巫山县搞过调研,当地的领导告诉我,县财政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没见到过一个在北京打工的盐都人。仅此一项,盐都每年要比四川、河南等人口大省的县市财政收入少多少个亿。
但盐都人民就是富了起来,靠的是什么?农业税的减免,功不可没,也已成为千古盛事。但就全国范围内的广大农民来说,这只能是让农民脱贫而决不能让农民致富。唯有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营方式,让足不出村、人不出户的农民,通过互联网+,立足第一产业,夯实第二产业,全方位的进入第三产业,在第四产业的大盘子里抢得先机,分享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共同财富,这才是中国农民走向富裕的根本出路。我的家乡市区党委人民政府在这些方面,已经先手于人了。
最近,回家乡看了一些乡镇,白墙粉黛的村庄连成片片,洁净的河水熠熠生辉,金色的田野无边无沿,宽阔的马路指向远方直到海岸线。各种型号的收割机忙着收割稻子,地里少有农民兄弟,也听不到悠远流长的号子声,再也见不到高高堆放草垛的打谷场。即使到了傍晚时分,无论在水田旁边还是在庭院中间,竟然没有了追逐人群的蚊子了。这种情况,即使在我居住的北京城里部队大院中的花园里,晚间仍然难免不受蚊虫的叮咬。我相信这绝不是杀虫剂的作用,家乡再富裕也还没有富到把杀虫剂当自来水那样满世界的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