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献身教育事业——谈和县中学烈士校长张亮办学(组图)
2020-11-25 11:29:39
作者:傅永曙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内容摘要]张亮,家谱名为张家锦,字叔明,又卬亮,安徽和县白桥镇张家湾村人。两度出任和县中学校长,竭力办好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编写校歌,凝聚人心;关爱教师,献身教育,为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受世人尊敬。

    [关键词]和县中学校长 张亮 以身殉职 教育

     张亮,家谱名为张家锦,字叔明,又卬亮,安徽和县白桥镇张家湾村人。曾两度出任和县中学校长,热爱教育,治学有方,办学有道,深受师生爱戴,社会好评。1942年2月,从香泉到县政府所在地善厚洽领钱款,途中被日寇杀害,献身教育。

    一、真心热爱教育,竭力办好学校

    1910年,张亮前往和县县立高小求学,“每遇夜阑人静之际,辄见其孳孳不已。”①,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后“求学于江苏省立一中,学大进,品益敦,师友称之”②。后入山西大学再进北京大学学习,“专攻哲教,旁及政治经济。国府成立后,乃致力于党政”③,任县政府科长,备极辛勤。1930年,“旋因地方教育亟待推进,遂长县立初中”④。张亮热爱教育,初任和县初中校长后,团结带领老师认真教书,真诚育人;竭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服务学子。他积极筹划扩建学校,多方落实经费,在老和县一中喜雨亭四周建造房屋7座,随后又建造大礼堂。学校由接手时1个班58人,扩增为5个班200余人,和县学生踊跃上学,教学秩序日趋正规,在社会上获得较高评价。

图为张亮年轻时照片

图是照片背后说明

和县县立初级中学校长印

    1939春,在“倭奴入寇,神州震惊。兽兵所至,闾里为虚;铁蹄所及,民命不保。”⑤国难之际,学校难以为继,“先生不避艰险,毅然重长县中。”⑥再度出任校长。日军入侵和城,学校迁址和县南乡戚桥,远离公路。学校虽在乡镇,但张亮他仍以教育为重,竭力办好教育,一心提高民众素质,教育成绩尚佳,受到省教育厅嘉奖,将原定教育补助费增加一倍半。他狠抓教育宣传,扩大招生,在省教育厅批准下,增设高中部,提高和县办学层次,提升学生学识水平。1940年,为保证教学顺利开展,确保师生安全,他带领师生将学校迁到香泉。随后,因战乱又将学校迁往高皇殿。学校虽搬迁多次,他不因战乱而停办学校,他真心热爱教育,竭尽所能,继续办学,力争确保师生安全,一心办好学校,为和县学子有书读,读好书作出了最大贡献。

    二、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办好学校

    1930年,张亮“遂长县立初中”。初任和县初中校长后,便一心扑在办学上。他制定学校规划,积极筹划扩建学校,多方落实经费,加大资金投入,极力改善办学条件。在老和县一中喜雨亭四周建造房屋7座,随后又建造大礼堂。学校则由1个班扩增为5个班,为和县学子提供较好的读书学习地方。真如齐坚如在传中所写“今日吾和青年之佼佼者,莫不出其门下甚盛矣哉!”1939春,日军入侵和城,学校迁址戚桥,张亮再度出任校长。他积极筹募资金,解决校舍及师生生活困难。因战事学校又迁址香泉,时有学生350人,高中51名,教职工10余人。他想尽办法募钱款,花费脑筋找校舍,力争继续办学,决不停课,荒芜学业。由于战事紧张,张亮校长考虑师生安全,又带领全校师生将学校从香泉迁往高皇殿。在新校址,面临无教室、无宿舍、无粮食等困难,张亮仍然坚持办学,找乡亲、找朋友,借祠堂做教室,用稻草和泥捣成“泥牯牛”作凳子;住草房作宿舍,铺稻草当床垫,想方设法解决办学困难,克服重重障碍,改善办学条件,坚持按期开学上课,确保200名学生继续读书。

    三、主持编写校歌,凝聚师生心力

    1939年,张亮再次出任和县中学校长。为扩大学校影响,凝心聚力,整顿教学秩序,张亮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弦歌赖以不绝,教育于焉复兴。”⑦组织编写校歌,加强学校思想教育。师生同唱校歌,对内鼓舞师生士气,激励师生奋发向上;对外展示学校责任、形象和宣言,吸引师生前往。学校搬迁到戚桥时,张亮校长亲自编写校歌,由教员朱霜菊作曲。校歌:“仗剑天门,弯弓乌浦,江上起惊雷。文献昭垂,雄风斯振,桃李尽成材。茹古含今,融中汇外,极目山河改。三年有成,万方多难,黾勉在吾侪。”至今流传在和县一中校园。和县一中百年校庆赋中还引用其中歌词。整首歌词简明通俗、富有号召力;又不乏传统诗词的韵文美感,很具吸引力。校歌“四四五”句式,共四段。篇幅不长,颇有字斟句酌之感。第一段介绍地理位置及形势变化;第二段是学校任务,培养学生成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第三段是教学方法和目标,“融中汇外,极目山河改”,用中西先进文化教育学生;第四段是责任担当,,勇于为国家赴难,“黾勉在吾侪”。从校歌中可见张亮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更展示了张亮校长的才华,更体现张亮撰写校歌,凝心聚力,办好学校的能力。

    四、一心关爱师生,以身殉职教育

    1939年,张亮在日军入侵和城,学校迁到戚桥之时,再度出任和县中学校长,主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1940年战事紧张,张亮他心系教育,心系师生,关爱师生,为了师生的安全,他带领全校师生,将学校迁址香泉,继续办学。学校迁到香泉后,他立即联系校舍,安排师生住宿;积极筹措钱款,解决吃饭问题,保证师生安心教书学习。尔后,张亮校长考虑香泉离和城较近,为保证师生安全,又带领全校师生将学校从香泉迁往高皇殿。几次搬迁,他考虑的全是师生安全,而自己妻儿家小最后全部留在香泉。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常州淹城野生动物抱团取暖,抵御寒冬!(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常州淹城野生动物抱团取暖,抵御寒冬!(组图)
·特稿:溯源:“同心”思想根在延安
·特稿:寻找坚持斗争至1949年活着的信丰籍红军(组图)
·特稿:红军后代回故乡 传承好家风(组图)
·特稿:红军后代回故乡 传承好家风(组图)
·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特稿:退役军人不褪色 老区教育显丹心——原62军老军人陈荣超、杨玉仙夫妇向芦山县龙门
·特稿:常州淹城野生动物抱团取暖,抵御寒冬!(组图)
·特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研究
·特稿:“奋进新时代 共圆小康梦”重庆市文艺家送欢乐进基层活动首场展演在涪陵举行(组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傅永曙:献身教育事业——谈和县中学烈士校长张亮办
特稿:献身教育事业——谈和县中学烈士校长张亮办学
引子
第一章:北大就读 黄埔学习
第二章:农运所里担重任 亦师亦友毛所长
第三章:文家市力挺毛委员 芦溪县歼敌报血仇
第四章:莲花县决定转兵 三湾村改编部队
康瑞祥中医·健康大讲堂——举办“前列腺疾病防治”
康瑞祥中医·健康大讲堂——举办“前列腺疾病防治”
特稿:常州淹城野生动物抱团取暖,抵御寒冬!(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