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边游击区是指湖北、河南、安徽三省接合处且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总面积约五万平方公里,游击活动范围达到四十五个县的著名游击区。它的前身是鄂豫皖苏区,当时即为全国第二大苏区,鄂豫皖苏区的革命干部和群众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略转移后,继续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又开辟了鄂豫皖边游击区。
鄂豫皖边游击区存立时间为1934.11---1938.2,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略转移开始后,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1907年-1939年) 决定在中共赤城县委、县苏维埃驻地熊家河(今属安徽金寨县)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一八团开始,到1938年2月根据党中央指示鄂豫边游击区和鄂豫皖边游击区的红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而结束。在三年多的时间里,鄂豫皖边游击区先后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一八团,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鄂豫皖工农抗日联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四支队等不同时期的主力部队。
鄂豫皖边游击区在三年游击战争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这块游击区也有许多特殊性,现总结若干如下:
鄂豫皖边游击区是南方八省十五个游击区中面积最大的游击区。分布于赣、浙、闽、粤、鄂、豫、皖、湘八省的赣粤边、闽赣边、闽西、闽北、闽东、闽粤边、闽中、皖浙赣边、浙南、湘鄂赣边、湘赣边、湘南、鄂豫皖边、鄂豫边、广东琼崖(在今海南)等十五个游击区中,以鄂豫皖边游击区活动面积最大,约五万平方公里,游击部队活动范围达到鄂豫皖三省四十五个县,同时期横跨三省的只有皖浙赣边、湘鄂赣边两个游击区,同时位于水陆要道的鄂豫皖边游击区以其南临长江,北濒淮河,东接江淮平原、津浦铁路,西扼平汉铁路,大别山又魏巍于中央,北为河南省南大门信阳,南遏国民党湖北省府武汉(武汉也为民国时全国最大的城市),东胁国民党安徽省府安庆和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因此其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鄂豫皖边游击区是唯一保留整建制且人数众多的游击部队的游击区。1935年2月,高敬亭在安徽岳西县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下辖红八十二师和手枪团,全军约一千一百余人。同时,全军在局部地区革命低潮时期加强了政治工作,军、师、团、营都设有政治委员,连队有党支部,还有师政治部,及时印发《红军政治教材》、《红军须知》等宣传文册,明确和加强了红军部队性质和纪律严格党指挥枪和思想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先后还有一、二、三、四、六、九路游击师作为辅助部队。同时鄂豫皖边游击区到1937年春,还形成了一百一十一个总共约六百余人的地方武装便衣队。这支红军队伍也是三年游击战争中规模最为庞大的游击队。
鄂豫皖边游击区作为全国最北方的游击区,它有着独特的气候环境和社会环境。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同时也是亚热带和温带分界线,鄂豫皖边游击区地处北亚热带,冬季温度在0℃到-10℃之间,相比而言全国其他接近南方的游击区温度则较为高。这就意味着鄂豫皖边游击区的红军战士需要更多御寒衣物和冬季大雪封山的粮食匮乏的窘境。因此,鄂豫皖边游击区战士们有许多是冻饿而死而非死于敌手, 高敬亭妻子史玉清(1916-1986)后来撰文回忆到“1936年冬天,金刚台下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雪,整整下了几天几夜。金刚台变成了冰天雪地,碗口粗的大树都被雪压断。便衣队给我们的粮食,几次都因敌人阻挡送不上来。我们经常挨饿,只好在雪地里扒一些草根充饥。我们妇女排在金刚台上,吃野菜,吞野果,嚼草根,穿密林,淋风雨,卧冰雪,有力地支援了鄂豫皖地区三年游击战争。”这种严重的冻饿在其他游击区基本上没有发生。
开国少将邓少东(1910—1993)回忆“1937年5月上旬,鄂东北独立团在光山县天台山,遭敌102师一个团包围,被迫分散突围。6月7日转移到礼山县东高庙,又遭敌47师一个团包围,部队被压迫在两义河内。适值山洪爆发,淹死了许多同志。最后,该团返回东大山苏区时,只剩下30余人。”尽管自然条件如此恶劣,依然没能阻止革命者革命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