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戎马难敌孤坟草,来人不识英雄悲寂寥
在安徽省霍山县诸佛庵镇石家河村韩家冲一座名叫烧子堂的山峰,崎岖蜿蜒不能辨认的小径,遍山的毛竹参天,厚厚的腐叶铺陈,纵横交错的荆棘拦路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孤独的坟茔,无字无碑,默默静立,不卑不亢,无欲无争。冷冷清清静立山腰寂然无言。 坟里葬的是谁?
韩启益。
韩启益是谁?
韩启益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皖西佛兴庵地区革命的播火者、党的发起人,是六霍起义的重要参与者之一,金寨当地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大革命失败后,在党的 “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鄂豫皖三省党组织领导红军从血泊中奋起,高举土地革命战争和武装斗争的旗帜,英勇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和进攻。在斗争中,三省党组织克服了第一次“左”倾错误的影响,分别举行了黄麻、商南、六霍等著名的武装起义,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及工农革命军潜山独立师、第三十五师,创立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韩启益开始了他短暂而辉煌的革命生涯。韩启益,学名伯超,1903年出生于霍山县诸佛庵镇韩家冲(原属六安县)一户地主家庭。父亲和伯父都是前清秀才,由于他们在数十里方圆的威望,六安州中书大人授以印令,代替官府受理民间官司和纠纷。他幼受庭训,饱读四书五经,少年时期就就在父亲办的私塾里任教,20岁时(1923年)考取省立第二甲种农校,成为本区仅有的两个大学生之一。1926年秋,韩启益在学校正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一员。1927年,他从学校毕业回乡成家,带着传播进步思想的使命一直在家乡开展秘密的宣传,并不断发展壮大着进步青年队伍。大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召开,中共安徽临时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决定以六安为中心,将六安、霍山、霍邱、英山、寿县划为第一暴动区,韩启益所在的金寨地区便是策划暴动的主力区域,为了此次起义,他殚精竭虑做了无数的思想宣传工作。他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一应俱全,虽然出身地主家庭,并受过高等教育,却没有丝毫纨绔子弟浮浪奢靡、嚣张跋扈做派,在家乡穷苦百姓中间没有一点架子,他思维敏捷,胆识过人,他口齿伶俐,能言善辩,谈笑风生,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话语,使父老乡亲很快接受了革命的道理,增强了与地主豪绅、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信心,为六霍起义的发动做出了充分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