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16日—8月11日,刘少奇到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省、自治区调查研究。图为刘少奇在林区。
1961年7月16日—8月11日,刘少奇到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省、自治区调查研究。图为冒雨深入林区考察。
中红网黑龙江伊春2018年7月25日电(周雨城)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丰富陈列展览内容,应中共伊春市五营区委宣传部邀请,刘少奇故里管理局局长、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馆长罗雄于7月14日前往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追寻刘少奇足迹,在小兴安岭五营国家森林公园调研考察刘少奇视察东北林区时乘坐过的小火车。
伊春市五营区委书记吴凤祯,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郑平夫,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牛衍明等参与调研考察。罗雄局长深入了解了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少奇号”小火车保护利用情况,并对区委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意识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对五营区委提出的在刘少奇视察地主办《刘少奇视察东北林区展览》、打造特色生态旅游景区的设想表示大力支持,希望长沙伊春两地景区加强文化交流、业务合作与资源共享,共建友好景区。罗雄局长还应邀参观了“红松故乡”——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也是刘少奇当年考察过的地方,一望无际、重峦叠嶂的原始森林保护区,红松遮天蔽日,林海蔚为壮观。
1961年7月16日至8月10日,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对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的国有林区进行了为期26天的调查考察。1961年7月23日,刘少奇来到五营区林业局第四林场调查,深入林区看望伐木工人、了解林业工人的生产、生活情况,他当年坐的森林小火车被命名为“少奇号”,以弘扬奇东北林区调查的民生情怀。
刘少奇在东北林区调查,深入林区工人家庭,看望林业工人,解决群众困难的优良作风在林区传为佳话。当时的林区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鸟语花香和令人心旷神怡。夏季的兴安岭虽然凉爽,但天气反复无常,经常有雷电风雨突然袭击。在浓密的树林阴暗潮湿,山路泥泞,蚊子能穿透很厚的衣服吸吮人血。63岁的国家主席刘少奇身穿雨衣、脚踏雨靴、头戴草帽,在陡峭的林区道路艰难行走。刘少奇白天深入林场看采伐、集材、归楞等生产操作流程,观察林地更新情况,访问工人生活区;晚间在火车上召开林业工人、干部座谈会,听取汇报和找工人谈话,详细了解林业职工生活情况。他关切地询问工人能否买到白酒,因为林区潮湿的工作环境,工人群众需要饮酒御寒祛湿。当时国民经济十分困难,物资短缺,缺少粮食酿酒,林区没有酒供应,刘少奇动情地对随行的领导干部说:“林区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常年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必须要保证让工人有足够的酒喝。”他立即指示有关部门,一定要保证林区白酒的供应,作为急需生活物资优先运到林区。看到林业工人因为生活条件差,普遍缺乏营养全身浮肿,特别批复商业部门保证林业工人每人每月供应两斤黄豆,以保证营养补给。刘少奇还提出:让林业工人把家属接过来就地安家,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让他们安心工作。会后不久,林业部门领导派人到林区给每个工人发了一双胶鞋、15尺布、一套秋衣裤,林区工人的住房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