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dayoo.com/society/57401/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00204/52644554982835752.jpg)
白求恩当年使用过的6件医疗器械 张海强 摄
![](http://images.dayoo.com/society/57401/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00204/6184281279399347045.jpg)
白求恩(右)、陈昌业(左)在为伤员检查伤情 张海强
近日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接收到6件珍贵的物品,它们都是当年白求恩抢救伤员时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这六件医疗器械此前一直被曾任白求恩助手的老红军陈昌业珍藏。2003年陈昌业病逝前托付女儿陈梦珠,一定要把这些医疗器械捐赠给纪念白求恩的相关部门,以表达对白求恩大夫的热爱与怀念。
新闻事件
老红军妻子捐白求恩医疗器械
11月12日,是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逝世70周年纪念日。近日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接收到六件珍贵的物品,它们都是当年白求恩抢救伤员时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历经七十年风雨,这些医疗器械犹如人们对白求恩的追思,依然如故又如新,承载着一段历史的伟大功绩。
值得一提的是,这六件医疗器械此前一直被老红军陈昌业珍藏。2003年陈昌业病逝前托付女儿陈梦珠,一定要把这些医疗器械捐赠给纪念白求恩的相关部门,以表达对白求恩大夫的热爱与怀念。
陈昌业的家人表示,陈昌业生前希望把这些珍贵的器械捐赠给合适的部门。为了却老人的心愿,陈昌业的女儿陈梦珠终于联系上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决定将这六件医疗器械捐出。今年10月中旬,陈昌业的妻子范女贞在北京亲手把这些医疗器械捐赠给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有关负责人手中。
捐赠前,中国白求恩研究会副会长张业胜进行鉴定,所赠医疗器械确实是白求恩生前所用。据了解,今后这些医疗器械将作为馆藏文物永久陈列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白求恩纪念馆内供后人瞻仰。
新闻背景
他曾担任白求恩助手
陈昌业,男,福建省上杭县临江镇人,1931年在家乡参加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后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后方医院一所所长。1939年担任白求恩助手,并负责其安全保卫工作。在革命工作期间陈昌业与白求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据了解,1939年10月30日,白求恩在河北省涞源县孙家庄小庙救治从摩天岭战斗中下来的伤员后,又带着医疗队来到易县狼牙山的一个小山村——干河净,为驻扎在这里的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后方医院一所的伤员做手术,陈昌业时任该所所长。
白求恩曾三进三出干河净,先后在这里工作了一个多月。当时,白求恩看到所里医疗器械很缺乏,离开时留下了一批手术器械,包括美国、德国、日本制造的各种刀、剪、钳子、镊子、拉钩等。
陈昌业后来调离干河净医疗所时,从白求恩留下的器械中挑选了六件常用的留作纪念和日后使用,并带着这些器械南征北战,到地方参加卫生工作也一直珍藏在身边。
记者探访
个别器械上仍残留血迹
3日下午,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史料室,史料室主任田国祥小心地拿出一个黄色包裹,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六个医疗器械,有镊子、钳子,还有剪子。令人称奇的是,历经七十年风雨,这些器械不仅没有生锈,而且保养得如新买的一样。仔细观察发现,个别器械尖端还残留着血迹,展现着当年白求恩抢救伤员的感人一幕,也印证了革命烈士不怕牺牲之精神。除了六件医疗器械,包裹内还有一个小型急救包,还未被打开过。
同白求恩工作照被收藏
面对这些医疗器械,田国祥介绍,干河净是河北易县狼牙山的一个小山村,这个山村处于山势迂回萦绕的幽谷之中,进入村中像是走进迷宫,虽然它离进山大道只隔几道山梁,但日本侵略军很难找到它。正因为干河净隐蔽条件好,陈昌业所在的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后方医院一所就驻扎在这里。
白求恩曾三进三出干河净,先后在这里工作了一个多月时间,那时任该所所长的陈昌业和白求恩的关系十分密切,经常协助白求恩大夫一起对伤员进行检查治疗,至今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白求恩纪念馆内,仍陈列着一张当年陈昌业随白求恩大夫一起在干河净检查前方送来伤员的珍贵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