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路史话 >> 回忆史料
叶青山:白求恩在华北抗日前线
2011-03-31 14:34:07
作者:本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一)

  诺尔曼.白求恩同志为了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远渡重洋,艰苦跋涉,在1938 年6 月17 日下午,到达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一山西省五台县金岗库村。我当时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长,跟随聂荣臻司令员一起热情地欢迎了这位加拿大劳工进步党(即共产党)党员、世界著名的胸部外科专家。这位身材高大、态度非常谦逊的第一流的外科专家,曾随加拿大志愿军参加过西班牙人民反佛朗哥的正义战争。回国刚刚3 个月,就启程来中国。当时他身穿灰布的中国式服装,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头发虽已斑白,精神却依然十分健旺。

  谈话一开始,自求恩便急切地提出医疗方面的一连串间题.那时军区的卫生医疗事业处于初建时期,医务工作人员很少,而伤员却有600 多名。更困难的是,我们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器械和药品非常缺乏,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也不健全。聂司令员介绍了这些情况后,当场请他担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以加强军区的卫生工作建设。翻译还没有把话讲完,白求恩同志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他急于要工作,第2 天便来到军区卫生部,随后就到了后方医院。一连4 个星期,他成天忙着给伤员们进行治疗,并且向院方提出了许多改进工作的意见他一面工作,一面思考着如何在现有物质条件的基础上,把原来的一所后方医院改建成一所模范医院。他的计划得到聂司令员的热烈赞扬。白求恩立即投入了紧张的筹备工作他每天一大早就起来,除了给伤病员诊治外,便忙着指挥和帮助工人们盖手术室,做骨折牵引架和妥马氏夹板,打探针、镊子等等。甚至连裁缝做衣服、床单,他也要亲自过目、查问。晚饭后,他还要给医务人员上课。深夜,山村已经完全沉寂了,他的紧张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在暗淡的灯光下,他用极快的速度赶写适合我们医务人员需要的医学教科书,给毛主席、聂司令员和美国、加拿大党组织写工作报告,或是孜孜不倦地学习。有一次我去看他,他正在着书,我说:“你年过半一百,要注意休息!”他笑嘻嘻地握着我的手说:“你们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嘛!”就是这样,白求恩以极其高昂的热情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辛勤地工作着。两个月以后,模范医院建成了。在落成典礼上,他以主人的身份登台讲话。他说:“伤员们为我们打仗,我们也必须替他们打仗一俄们要打倒的敌人就是‘死亡’。因为他们打仗,不仅是为了挽救今日的中国,而且是为了实现明天的伟大自由、没有阶级的新中国。”

  会后,白求恩领大家参观了刚刚落成的模范医院;伤员接待室,内外科室,奥尔臭氏治疗室,罗氏牵引室,妥马氏夹板室等等。各种设备,虽然简陋,但却整齐、清洁、井井有条。接着,他又在广场上做了一次实际的手术表演和换药表演,人员分工、工作秩序、进行速度,都使人们惊叹不止。这天,来参加医院落成典礼的各军分区卫生部长、各医院院长和医生、护士都得到极大的启发,都说:回去后一定要按照白大夫的做法,把我们的医院办好。

  勇于克服困难,艰苦朴素,是白求恩一贯的作风。为了减轻伤员的痛苦,他提倡下病房换药,并创造出一种用木板制成的药篮子(我们称为“白求恩篮子”) ,下病房换药时用它非常方便。对于敷料和绷带消毒的工作,虽然在白求恩来边区以前我们也做过,但不够完善。有些消毒棉花、纱布使用过1 次便扔掉了,浪费很大。他来后经过一段摸索研究,提出了“消毒十三步”的建议,这个办法不但把用过的纱布、消毒棉花更合理.更充分地使用起来,节省了大量材料,而且使敷料和绷带消毒的工作更趋完善。以后,为了适应战地流动环境,他又苦心设计了一种可以用两个牲口驮运的轻便手术室设备,其中包括一张能折叠的手术台,一整套外科器械以及可供做1000 次手术、上500 次药的药品和敷料。

  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态度非常认真。有一次,他发现护士换药时,瓶里的药和瓶签不一致,他生气地立刻用软膏刀把瓶签刮掉。护士站在那里愣了一会儿。白求恩同志和蔼地拍拍他的肩膀说:“亲爱的小同志,我刚才做的是对的,就是态度不太好要知道,这种粗枝大叶的作风会致人死地的,今后绝不允许再有类似事情发生我们要对病人负责啊,”护士听了非常感动,当时敌后的生活非常艰苦。党为了照顾自求恩的健康,每月给他100 元(晋察冀边区币)津贴。但他马上写信给毛主席,谢绝了,而且建议把这笔钱作为伤员的营养费。他的理由是:聂司令员每月才5 元钱津贴,自己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不应有特殊的享受。他在日记中这祥写道:“我不需要钱,可是我万分幸运,能够来到这些人中间工作一我已经爱上他们了,我知道他们也爱我。”

  1938 年9 月下旬,日军以步兵、骑兵、炮兵共23 万多人,配合空军和机械化部队,分10 路向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攻。白求恩同志振臂而起,向医生们提出了响亮的口号:“到伤员那里去!哪里有伤员,我们应该在哪里!”在他的主持下,军区成立了几个医疗队,分赴各地。

  白求恩率领1 个医疗队,来到了军区医院第l 所工作还不到3 天,就接到第359 旅王震旅长自雁北打来电报,告诉他前线的战况。他一听到那里战斗频繁,饭也没有顾得吃,黑夜便出发了。11 月的雁北已是严寒气候。白大夫走了40 公里山路,披着一身雪花,黄昏才到达驻在山西省灵丘县河浙村的旅后方卫生部。一进村他就急忙间旅卫生部顾正钧部长:“病房在哪儿?”顾部长说:“不远,吃完饭再去吧。"

  “吃饭还有多久?"

  “20分钟”

  “那太久了,先去看病号。”

  他检查了一些伤病员,其中有几个是刚从前线抬下来的。一个叫肖天平的伤员躺在手术台上,脸色苍白,腿上的伤口发出一股腥气。看来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白求恩激动地说:“是哪个医生负责?为什么不上夹板?中国共产党交给八路军的不是什么精良的武器,而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锻炼的干部和优秀战士,对于他们,找们必须倍加爱护,宁可自己累一点,饿一点,也不能让伤员受痛苦。”说着,他俯下身去,碗惜地对伤员说:“时间太久了,腿要切掉的呀,好孩子!"

  直到深夜12 点钟,把全部手术做完他才离去,当他刚脱下外衣准备吃饭时,又跑回了病房,用生硬的中国话问那些刚动过手术的伤员:“好不好?" 伤员个个很平静,都说:‘好! ”他快乐得简直跳了起来,对旅卫生部潘世征政委说:“只要伤员告诉我一声好,我就不知该怎么快乐了。”

  吃饭的时候,他还在为那个伤员的腿惋惜:“假使一个连长丢掉1 挺机关枪,那不消说是会受到处罚的可是,枪还可以夺回来,而一个生命,一条腿失去以后,就不能再挽回了我们花了多少年的功夫,工作学习,就为的是保护自己同志的生命和健康。”这时候,他在想着如何缩短运送时间,使伤员得到及早的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最后,他决定在沿途设立救护站这样,便使伤员们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大大减少了伤员的痛苦和死亡。

  从359 旅回到1 所,白求恩就忙着筹备建立特种外科医院,培养一批医务人员,给300 多名重伤员进行治疗。他差不多每天要给10 个以上的重伤员动手术。

  有一次,一个股骨骨折的伤员需作离断手术。可是,这个伤员因流血过多,体温很高,精神萎靡,看样子难以经得住这种手术。为了抢救这个伤员的生命,白求恩决定给伤员输血。

  当时,血的来源比较困难。我要求偷血,可是白求恩却对我说:“你刚输过血不久,不能再输你的血了,我是“O”型,万能输血者,这次输我。" 我们考虑他的年纪大了,而且身体又不太好,因此都不同意输他的血。这时,白求恩严肃地说:“前方将士为了国家民族,可以流血牺牲,我在后方工作,拿出一点点血,有什么不应该的呢?以后,我们可以成立自愿输血队,把血型预先检查好现在,不能再耽误时间了,抢救伤员要紧,来,快动手吧!”说罢,便伸出了他那青筋隆起的瘦弱的手臂于是,加拿大人民的优秀儿子一一自求恩同志的300CC 血液,徐徐地流到了中国人民战士的身上。国际无产阶级朋友的血,使这个战士获得了第2 次生命。此后,根据白求恩的倡议,志愿输血队组织起来。医院的政委、翻译、医生、护士,甚至附近的老乡也都争先恐后地报了名。白求恩大夫也报名参加了这个志愿输血队从此,输血在晋察冀边区逐渐推广,不少伤员因此从生命垂危的边缘上被挽救过来。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刘伯承:我们在太行山上
·下一篇:帅荣李健:水上游击建奇功
·故居馆工作人员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参观学习
·陈龙狮、田悦慧:祝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讲解员连小敏同志荣获“首届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
·特稿:祝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讲解员连小敏同志荣获“首届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赛”的二等
·论博物馆的公共安全和应急机制建设——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为例
·八路军纪念馆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
·太行民兵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试论革命纪念馆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
·军号在抗战中特殊意义——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藏品为个案的研究
·近代中国“万国牌”枪械溯源
·2015年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方案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版权所有 2010 八路太行纪念馆
技术支持: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邮箱:bljl-001@163.com
电话:0355-6437583(办公室)、传真:0355-6438666(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