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每一部“战争题材”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各有什么不同?
《朝鲜战争》,我是写了四个字:民族风骨。
一些年轻人说,我们认为朝鲜战争不该打,死这么多人。我告诉他们,如果不打朝鲜战争,你知道是什么后果吗?不打就根本没有今天。毛泽东当时说了,打不好咱上井冈山。你知道当时中国是什么样情况吗?新疆、西藏还没有全部解放,西南还有几十万土匪,全国的土地改革还没有完成,各级政权还没有完全建立,蒋介石主力部队退守到金门,还准备打回来呢!这个时候你让稍微稳固一点的东北解放区上千公里的边防线压上西方势力的军队,新中国还能挺着腰杆站立起来吗?抗美援朝第一位的指向是要保护新生的国家政权,不能让共产党人数十年的流血牺牲化为乌有。我说我也问你一个问题,没有朝鲜战争的胜利,能有建国初期的建设环境吗?能有70年代我们加入联合国吗?他们说,那咱们充其量跟人家打了个平手嘛!你也没打败人家嘛!我说如果和泰森打拳,我打个平手,你说是谁胜了?当时我们国家是什么国家?战争废墟,百废待兴,拿着万国武器。美国是什么,一号工业强国,刚刚参加二战,飞机大炮、航空母舰什么没有啊?原子弹人家都有。打个平手,你们说谁胜谁负?拿外交地理的概念来讲,我们就是要把敌人遏制到三八线附近。与西方阵线有几百公里的缓冲地带,就有新中国的安全与和平建设。
民族风骨你得这样去理解:这是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第一次参加国际间作战。这可不单是跟美国人打仗,是跟联合国军队打仗,是15个国家跟我们开战。你难道不为我们的先辈感到自豪吗?新中国可不是好惹的,你接纳也好不接纳也好,新中国很厉害,最后它还是当了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从而才有从1951年开始到现在的和平生活。你说不打成吗?这是我对朝鲜战争的评价。
《长征》也是四个字:永不言败。这是一个人生的哲理,死里求生,死而后生,只要没有扑倒在地,没有了生的气息,我永远不说我失败,我还是爬起来往前冲。长征就这个样子,多少次都觉得没希望了,剩下五六千人,可就是这五六千人最后成就了千秋大业,长征把永不言败演绎到了极致。
《解放战争》是人民的胜利。一个国家机关干部曾问我,你这本书是不是写给现在从政者看的?我毫不隐晦地说有这个意思。回顾这场战争,至少能够提醒我们衣食父母是谁。我们共产党人离开老百姓就什么都没有了,解放战争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我查遍世界战争史还没有过这样的战争:在战场上,60万部队在前面打仗,500多万老百姓在后面支援。淮海大战,国民党军精神上早溃败了。老百姓凭什么支持共产党?共产党给了老百姓土地。所以毛泽东说,解放战争能不能胜利,就看我们土地革命能不能成功。你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你主张公平,老百姓能不支持你?!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让我特别高兴的是,这几本书出版以后,受欢迎的程度出乎我的意料,也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因为写的时候别人几次问,老王这些年你干吗呢,我说我写书。人家说你有毛病,现在谁还拿五六年写一本书啊?人家都忙着挣钱呢,你这东西写出来谁买啊?你吃什么喝什么啊?我有一种自信,我说你写出来没人买,我老王写出来就有人买。果然,读我的书的年轻读者很多,《解放战争》才上市3个月,这么大一码洋的书,已经再版到14万套,这已经远远超出畅销书的范畴了。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果?就是说你的那些忧患实际上是与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当代青年人的忧患契合的,你写出了广大读者的心声和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