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以出养进”
“文革”期间,批判吃进口粮是“修正主义”,因此人们把从国外进口粮食当作一个禁区。1967年10月周恩来在接见全国粮食工作会议代表时就谈了不吃进口粮的问题。他说,毛主席的第一个号召,就是不吃进口粮。 [7](p.499) 然而客观现实是:当国内粮食收支出现大的缺口时,不考虑增加进口粮食,就得增加农民粮食负担和大大压缩社会各项用粮水平。这样做,势必影响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引起社会不安定,加剧经济生活的混乱,这无论如何是不可取的。但当时国家财政又有困难,过多地动用外汇进口粮食,对国民经济的全局也很不利,而且在当时政治影响也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苦苦思索,提出粮食“以出养进” ① 的做法。10月周恩来接见全国粮食会议代表和1969年8月接见全国农机工作会议代表时都谈到,通过进出口,可以调剂粮食品种,增加储备。出口好大米、好大豆,差不多可以换回两倍的小麦。 [7](p.499) 粮食部门和外贸部门通力合作,执行周恩来“以出养进”的指示,结果多得了粮食,又赚了外汇,一举两得。据统计,1971~1976年进口粮食514.42亿斤(其中玉米67.4亿斤),按这几年进口粮食平均价格计算,需支出外汇32.22亿美元。出口粮食327.09亿斤,按这几年出口粮食的平均价格计算,换回外汇39.49亿美元。进出口粮食相抵,国内增加粮源187.33亿斤,还给国家增加外汇收入7.27亿美元。 [18] 这种“以出养进”的决策,虽因挤出大米出口而使粮食品种供求有些小的矛盾,但在当时国家财力、物力都有困难的情况下,对于解决粮食问题,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失为一笔利大于弊的好买卖。 贯切备战备荒 致力藏粮于民
经过三年困难时期的粮食危机后,毛泽东对藏粮于民感慨系之,认为农民的“瞒产私分”是保卫自己的果实,是对付官僚主义的。周恩来认真贯彻毛泽东的藏粮于民思想。他对老百姓家里没粮食感到忧虑和不安。“文革”前夕的1966年3月,他在中共中央华北局会议上就表露了这一思想。他说:“如果一旦有战事,粮食供应可能比解放战争时期还差”。那时,家家都有几缸小米余粮可供应部队,“现在,老区尤其是山区,连余粮都没有了。对这一点我很不安心。”一旦有事,“华北可能是敌人的主攻方向,华北要作为主战场”。“备战、备荒,具体到华北来说,就是要建立战备体制”,在粮食方面要“做到队有余粮、国有储备”。 [2](p.21) “文革”中他不但多次阐述藏粮于民的思想,而且将其付诸实践。
1967年5月3日,周恩来在接见14省市夏季粮油收购工作会议代表时,就农民中存在的土地和粮食以多报少、人口和灾情以少报多的问题进行分析,鲜明地阐述了藏粮于民的思想。他指出:“毛主席说过,农民以多报少是藏富于民,粮食多了百分之十,只有好处,农民不会乱吃掉的,藏在农民家里比国家收购起来还好。”这不是提倡不老实,这是整官僚主义。“一九六一年以前实行高指标、高征购,整了农民,现在他们就以多报少。城市也是这样,多报人口,口粮就多算了。”如果我们实事求是,他们就会说真话。要相信农民。我们“粮食工作也有错误。以前有过大进大出,征购多了,必须返销,造成假象,徒劳往返。毛主席主张能少购就少购一点,藏富于民是好事。战争打起来还是藏富于民好。”他还就收购农副产品给农民以奖励的问题指出:“过去实行奖励政策是需要的。对产棉花地区要给些化肥和粮食,使他们的生产恢复得快些。”“必要的奖励政策不能叫物质刺激”。 [1](p.459) 不难理解,给农民以粮食等物质奖励,实际上也起到了藏粮于民的作用。
10月28日,周恩来在接见全国粮食工作会议代表时又强调了藏粮于民的问题。他说,毛主席要求不要多征购,要藏粮于民,备战、备荒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