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一个人的长征史(组图)
2016-09-27 17:02:02
作者:何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李崎与朱德元帅外孙刘建将军合影

李崎代表都江堰市长征研究会和长征书院在大会上做交流发言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

    1、农家院中建起长征书院

    2016年夏天,我慕名参观了位于四川都江堰市郊区的长征书院,拜访了长征书院的主人,被称为“长征之子”,一个人重走长征路的李崎。

    长征书院建在川西坝子农村中极为常见的一座普通四合小院中,粗略一看甚至还有些简陋,但当你跨进院门的一瞬间,一股红色的热浪便扑面而来。门楣上悬挂着“长征书院”的匾额,门枋上挂着“都江堰长征历史文化研究会”的牌子,四周的墙上是宣传长征的各种图片文字,在一幅“精神家园,红色学堂”的大横幅映衬下,小院充满了红色氛围,显得生机勃勃。小院的十数间屋子被布置成各种展室,有长征文史博物馆、毛泽东思想文献资料馆、川西地下党历史资料室、领袖画像展览室、家庭红色档案资料馆、抗震救灾精神陈列室、英雄文化陈列室、百姓图书阅览馆、治水文化陈列室”,它们组成了都江堰市民办红色教育基地。

    我们一边参观,一边为长征书院中蕴藏的红色力量所震撼,一万多册和长征及中国革命相关的珍稀图书,几千幅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数百件长征历史文物,这些都是李崎一个人十几年来重走长征路所收集的。当它们散落在民间的时候,它们默默无闻,当它们经过“长征之子”之手聚积在一起时,它们便熠熠生辉,闪耀出红色光芒。

    李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他仅仅是都江堰市新闻中心一个普通的新闻从业人员。那么,是什么精神和力量支撑着他14年重走长征路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长征书院采访了他。

    李崎告诉我,他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常常被书本上那些长征故事所感动,所激动,如《闪闪红星》《金色鱼钩》《翻越老山界》《七根火柴》等,从小的梦想就是重走长征路,亲自感受红军长征的光荣与辉煌。参加工作15年后,李崎改行成了一名新闻工作者,他阅读了大量红军长征的历史书籍和文学作品后,重走长征路的梦想变得越来越强烈了。他曾将重走长征路的想法和计划告诉亲戚和朋友,大家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都觉得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都是山穷水恶的地方,凭一已之力能完成么。甚至有人认为,红军长征已成为历史,一个人重走长征路有什么意思呢?

    这个时候,父亲的支持成了李崎实现他重走长征路梦想的重要保证。李崎的父亲是个老党员,曾经在红军当面过沼泽的松潘草地(今红原县、若尔盖一带)剿匪。退伍转业后,他父亲虽然生活在农村,却是时时教育子女关心国家大事,用他朴素的语言给孩子们讲党的历史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别是红军长征的故事,红军长征中那些英勇卓绝的战斗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李崎,成了他脑海中一辈子挥之不去的精彩画面。李崎出生在1964年10月19日,而这一天正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日子,现已定为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纪念日。

    历史的机缘巧合注定了李崎将成为中国一个一生都要重走长征路的“长征之子”。

    2、一个人重走长征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2003年8月,李崎背上简单的行囊,只身踏上了重走长征路的路途。

    重走长征路,李崎首先选择的是红军在贵州的路线。遵义会议、娄山关战役、四渡赤水,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和故事,曾经无数次地在他的脑海中出现过,但当他一旦亲自踏上这片热土,走过这条红色道路,亲临其景的感受仍然让他一次又一次地热血沸腾。特别是那些红军长征中住过的房屋、用过的枪炮、军号、墙上留下的标语口号,甚至一支斗笠、一盏马灯,都会让李崎激动不已。

    李崎一边看,一边写。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本能让他觉得必需要把他在重走长征路上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和他一样从精神上接受一次长征的洗礼。特别是在赤水河畔,望着滚滚而去河水,毛主席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神来之笔震撼了年轻的李崎。

    在李崎重走长征路的行程中,他已是四次沿着当年红军在赤水河的行军路线考察学习,并将他的感想和体会写进他的《一个人的长征》一书中。

    第一次重走长征路,李崎从都江堰出发,经古蔺、叙永、赤水、习水、茅台、毕节、威信(扎西)、彝良、赤水源、昭通市,往返12天,迂回行程1500多公里。一路走来,他感觉到时间是那样的不够用。李崎是个公职人员,他平时要工作,要挣工资养家糊口,他知道要实现一个人重走长征路的梦想,他没有足够多的时间集中在一起来一口气完成他的重走长征路的计划,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来支持他一口气走下去,他决定把他所有的公休假利用起来,根据时间的长短,制订出分时分段重走长征路的计划。

    2004年春节,当千家万户的人都团聚在一起,喜气洋洋地包饺子、看电视、放鞭炮时,李崎一个人又行进在通往革命圣地延安的路途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他在心中朗诵着著名诗人贺敬之的诗句,大步流星地朝延安奔去。自此,十个年头的春节,李崎都是在长征路上度过的。

    井冈山头,他仰望着“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的辉煌历史画卷;娄山关上,他领略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苍凉与悲壮;雪山草地,他体验了“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迈与英雄气概。从瑞金到遵义,从湘江到大渡河,从两河口到延安,举凡红军三大主力长征所经历的重要路线和地方,他都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走。更为可贵的是,三大主力红军之外的红军,如红七军、红四军、红十五军、红二十五军及北上抗日先遣队走过的地方,他都一一重走,那些被时间逐渐淹没,已经淡出人们记忆的红色小县城、小乡镇、小村落,他都 一一寻访,如黔北深山中的苟坝,四川通江的王坪村,四川阿坝州的佳山羌寨等,他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镜头将文史书籍、资料、照片、书画、红色实物带回都江堰的长征书院,展现在世人面前。

    从2003年算起,到现在已经14年了,李崎利用每年的节假日,先后重走长征路、重访革命老区61次,总行程7.5万公里,走遍了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红四方面军、红七军、红四军、红十五军、红二十五军及北上抗日先遣队走过的地方,足迹遍及全国15个革命根据地、300多个县市,500多个乡镇(山寨)。拍摄长征路上图片25000多张,收集红军长征读物5000余册,书画500余幅,红色革命实物300余件,访问老红军50多人,收集红军歌谣1000余首,走访了50多位开国将帅(含十大元帅)故里,考察过全国100多家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烈士纪念馆、开国将帅陈列馆、红色博物馆及红色旅游景区。

    一个人要重走长征路已经很难了,更难的是他要年年走,这一走就是14年。

    3、传播长征精神

    李崎在重走长征路的最初几年,除了写作大量的文章和拍摄大量的图片,在各种报刊发表,宣传长征精神外,每到一处,他都要有意识地收集和购买与长征有关的红色书籍,只要看到红书,眼前就会感觉有一道亮光,在别人都不在意的时候,他却感到如获至宝,马上收集起来。有些珍贵稀缺的书籍,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长征新记》等,他会不惜出高价将其收入囊中。就这样,他在长征路上走一路搜寻一路,不觉之间上千册长征红书便摆满了他的书架。

    2006年,李崎在北京拜访杰出女革命家、女红军战士、谢觉哉夫人王定国时,王老为李崎一个人重走长征路的精神所感动,鼓励他要把长征精神向更多的人传播,并亲笔为李崎题词:一个人走长征路!李崎向王老汇报了想创办一个红色书院的想法,让更多的人分享他重走长征路的成果。王老听了很高兴,又亲笔为李崎题写了书院名字。

    从2006年起,李崎先后在成都青羊区、郫县安靖镇、都江堰青城山开办过红色书屋,展出与长征有关的书籍、图片、和实物,免费向社会开放。没有房屋,李崎就租房;没有资金,李崎就用自己的工资;没有人员,李崎就动员自己的家人和热爱长征红色文化的志愿者,一起办起了红色书院。

    前来参观和阅览的人都赞不绝口,认为李崎以一已之力创办这个宣传长征精神的红色教育基地,难能可贵。当然,也有人不理解,说李崎疯了,别人都在忙着整钱买车买房,你李崎却在掏自己的腰包办啥子红院,整得来两手空空。

    李崎不为所动,继续坚持走他的长征路,不断扩展他的红色书院。

    2008年5月21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都江堰是重灾区。李崎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看到,灾区人民不仅需要物质的支持,更需要精神的支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李崎在都江堰灌口镇的板房安置点办起了全国第一个板房红色书院,清理出在地震中遭到损坏的红色书院的长征书籍、图片、和实物资料重新整理后在板房中展出,并增加了抗震救灾的内容,宣传长征精神,鼓励灾区人民以长征精神重建自己的家园。那段时间,到板房红色书院来看展览和看书的不光有本地人,还有全国各地来都江堰帮助援建的人。他们在板房红色展馆参观后,都为都江堰人身上的长征精神所感动。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全国首届长征精神学术研讨会在甘肃通渭县榜罗镇召开(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全国首届长征精神学术研讨会在甘肃通渭县榜罗镇召开(组图)
·特稿:济南解放日当天缅怀先烈参观纪念馆团队明显增多(组图)
·特稿:单身独骑迫降马元海——兰彦明
·特稿:黄平县革命历史陈列馆喜获两件“长征宝”(组图)
·特稿:念奴娇·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外三首)
·特稿:历经磨难 忠心耿耿——记刘何少将
·特稿:原中央苏区福建省连城县山龙村——80多年前的红军标语村(组图)
·特稿:中央媒体“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麻城(图)
·特稿:红二十八军人物——少将蔡炳臣(图)
·特稿:青州市两部红色专著免费发放献礼长征胜利80周年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何民:一个人的长征史(组图)
特稿:一个人的长征史(组图)
中红网:全国首届长征精神学术研讨会在甘肃通渭县榜
特稿:全国首届长征精神学术研讨会在甘肃通渭县榜罗
田淑群、姚瑱:济南解放日当天缅怀先烈参观纪念馆团
特稿:济南解放日当天缅怀先烈参观纪念馆团队明显增
郑蕊、朱璧君:单身独骑迫降马元海——兰彦明
特稿:单身独骑迫降马元海——兰彦明
黄平县革命历史陈列馆喜获两件“长征宝”(组图)
廖尚刚:黄平县革命历史陈列馆喜获两件“长征宝”(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四野后代在建党94周年之际举办文化交流促进会筹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