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史志办主任刘治平上门将《文物捐献证》送给盛治久先生
黄平县史志办主任刘治平在接受盛治久先生捐献的“长征壶”
历经反围剿考验的两件红军文物
图盛治久先生珍藏了80多年的“长征宝贝”
图为盛治久先生(右)将“红军杯”捐献给原黄平县史志专家潘世仁同志
中红网贵州黄平2016年9月27日电(廖尚刚)在全国开展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同时,贵州省黄平县即将在9月28日至10月6日迎来第五届AOPA国际飞行大会暨黔东南州旅游发展大会隆重举行之际,该县革命历史陈列馆喜获两件由民间捐献出来的红军珍贵文物。这是黄平县革命历史陈列馆自开馆以来的首次获得的长征实物,由此成了黄平县革命历史陈列馆的镇馆之物。
这两件“长征宝”分别是锑杯和背壶。捐献者为黄平县文化局退休干部盛世久先生。据盛先生介绍,这两件文物是1934年12月26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黄平县城,并在他家寄宿时留下的,保存至今已近82年。盛先生说,家里珍藏的这两个宝贝,母亲李洪英生前经常给他们讲述红军在自家生活和宿营两个日夜的动人故事。
过去,盛先生家是黄平县城临街的一个小商户,父亲盛辑轩做布匹生意,母亲李洪英则从事蚊烟香和豆腐加工小本经营。1934年12月25日,红军长征到达黄平县境,县城的许多百姓误听国民党反动派的恶意造谣,担心共产党来了真的共产共妻,都跑到外面躲藏起来。盛辑轩也收拾货物到远离黄平县城的旧州镇去“避难”。因为担心家里的财产无人看守被他人掠走,李洪英就没有往外跑,便硬下头皮留守下来。
26日凌晨,红军在攻下县城后,部队就陆续进入城里。到了天亮,李洪英怀着好奇的眼光,悄悄打开窗户往大街上一瞧,眼前的情景着实令人惊呆了:大街小巷都是背枪和扛大刀的红军队伍,他们有穿草鞋的,也有穿布鞋的;有躺在担架的,也有骑着马匹的,似乎把小小的黄平县城都挤得满满当当。连忙屏住气息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谁知过了一会儿,院前响起杂乱的脚步声,还听到有人在喊:“老乡,请出来吧!”眼看自己已不法躲藏下去,李洪英就硬着头皮开门出来。只见20多个红军官兵齐刷刷地出现在门口,李洪英一下觉得“自己完了”,站在门前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这时一位腰挂手枪和背后别着大刀的人笑容满面地对李洪英说:“大嫂,不要怕,我们是朱毛红军,专门打坏人杀坏人的。我们现在来你家找个住处,过两天就走。”听了那位红军和蔼可亲的话语,李洪英这才悄悄地舒了口气,情神才逐渐恢复平静。她给红军将堂屋收拾干净后,在红军战士忙于铺床垫草时,就下厨为他们烧水煮饭,还磨豆腐给这些“长官”吃。
盛治久先生母亲在给后代回忆中说,她还从来没有见过红军在烧煮猪肉时的一件趣事。她说,第二天早上,红军从外面弄来一头肥猪在自家屋边宰杀后,战士们没有像黄平当地的百姓那样,事先要用开水把猪毛泡软,以刀刮除干净才下锅煮。而红军是把肥猪杀死就直接砍成条块,用火把毛烧掉用水清洗一下就下锅食用。当时,红军还割下一块带毛的猪肉送给李洪英,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