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大一个铁家伙,子弹打不穿,手榴弹炸不破,掀不倒,砸不烂。心里一急,一时间确实不知该怎么办。幸好电话员给他接通电话,他又一次向团指挥所请求支援。张一波团长回答:“通向你们阵地的通道,敌人仍然封锁太严,炮火太猛,援兵暂时上不去,而且……”团长的话只说了半截,线又断了。但工夫不大,通讯员送来一封信,罗忠立即打开:
罗忠营长并转坚守突破口的全体同志:
你们打得很好!不仅最早突破内市沟,还能牢牢地坚守突破口。这便有力地配合了兄弟部队的全面突破。不仅赢得了时间,可使此次战役缩短三倍,而且还会减少伤亡和其它损失。上级要通令嘉奖你们!望你们一定要坚持到下午三点,祝你们再接再厉,获取更大的胜利!
唐延杰
王 平
1947.11.10
罗忠一看是纵队司令员唐延杰和政委王平的来信,精神突然振作起来,禁不住冲着战士们喊了一声:“纵队首长给我们来信了!”稍停了一下,他又继续说,“让我们一定要坚持到下午三点。援兵一时来不了,但我们并不孤立,团、旅和纵队首长都在瞅着我们,我们一定会再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这时,在丁字路口的南面,远远望见敌人的三辆坦克,像三个大蜗牛似的,慢慢腾腾朝着一连阵地开来。每辆坦克后面跟着十多个敌人。再后面,隔着一大节儿才是刘英那敢死队。
从发现敌方使用坦克进攻起,罗营长不管是接电话或看来信,时刻也没断了思考如何打坦克?他想到练兵时讲的办法:可以挖丁字沟,也可以往地上铺稻草,稻草会缠绕坦克的轮胎,使它不能走动,丁字沟也可阻挡。但是,这要挖多少?要铺多少?一时从哪儿弄来这么多稻草?一时也挖不出遍地的丁字沟。这都来不及!
忽然想起看过的一本小说,书里讲的是保卫莫斯科的故事。当德军的坦克攻来的时候,苏联红军使用“肉弹”把坦克炸掉了。对啊,这是一个好办法,地堡可以炸,内市沟可以炸,坦克照样可以炸。
罗营长将他的想法一说,战士争相报名,即刻组成九个爆破组,三人一组,每人身上都挂满了炸药包和手榴弹,准备三组对付一辆坦克。同时还组织了突击队的火力配合。
突击队和爆破组冲着坦克的两侧,慢慢运动过去。当接近坦克的左右两翼时,突击队的机枪突然开火,将坦克后面的尾巴——每辆后面跟着的一串士兵,全都打掉了。
爆破手们蜂涌而上,三组围上一辆,全都接近了坦克。坦克发现了这些不要命的解放军,带着满身炸药,不顾一切地围上去。坦克立即开枪射击,因为爆破手距坦克已近,卧倒后即打不着。坦克又想冲着人碾上去,只因它的身子太粗太胖,行动不太方便,待它掉过头时,人早转到了另一边。
这么调来转去,闹了几个回合,爆破手们全都靠近了坦克。有的已经爬上了它的顶部,有的把住了它的死角部位;有的将捆在一起的几棵手榴弹,从它的顶部投进去,有的将炸药包的导火线点燃,放在了它的轮胎下面。
只听几声:“轰隆!轰隆!”的爆炸声响过,有两辆坦克一动不动了,不是仅仅负伤,而是已经炸死了。还有一辆,虽然受伤不轻,但它的轮胎还能转动,急急忙忙掉转头就跑,爆破手追了一段没追上,将它放生了。
后面那些迟迟不前的刘英敢死队,起初只是远远观察着共军爆破手与坦克的搏斗,及至坦克败给这些“肉弹”,被炸得死的死逃的逃的时候,他们自愧比不上坦克坚硬,敢死队也怕死了,即刻掉转头,比那辆受伤坦克逃得要快,一霎时便无踪无影了。周围那几面同时出动的敌人,可能自愧连敢死队都比不上,更甭说比坦克,这里一撤,他们一分钟都不多呆,即刻收兵回巢。
此刻已近下午三点,石门周围的枪声、炮声和炸药的爆炸声,突然激烈起来。乒乒乓乓,轰轰隆隆,如万炮齐发,响成一片。一直扶着罗营长指挥战斗的这位小通讯员,一时忘了他的任务,竟然高兴地跳起来嚷:“真好听!就像大年三十儿午夜12点放起的爆竹,响鞭、二起脚、十丈高……,千家万户同时点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