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未动,兵马先行
几十万大军包围了北平城,万炮待发要轰北平城。困在北平城内的“剿总”司令傅作义该怎么办呢?他却迟迟下不了决心。连他的女儿都来向他劝降。不久,他还亲自来到了西柏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柏树坡的背后,在总司令住处的西面,有两间小平房。石头根脚,土坯垒墙,白灰砸顶。墙的内外都用白灰抹过,干净,亮堂。从外表上看,跟西柏坡老乡的住房一模一样,走进门去,看看室内的摆设,却是完全不相同的。
有两个人正在打扫整理。冲门放一张长条的暗黄色会议桌,桌面上没有台布,只有一把白瓷茶壶和几个带把儿的茶缸。桌子两边是几把同样颜色的靠背木椅,另一头,靠墙放一张小桌和两个木凳。
“为甚要拾掇这两间屋呢?”朱总的警卫员路过这里,顺便向打扫的人问了一声。往常,五大书记开会或商量个什么事情,多是在他们的办公室。要大一点的会,就在小礼堂。今天为什么要重新安排地方呢?
“房间不强,或许要办大事呢。办啥事,现在还不需要咱们知道,你还是别打听的好。”整理房间的人回答。
两间屋刚拾掇好,周恩来和朱老总边说着话朝这里走来,到了门口停下,又进屋看看。
“这样可以吗?”整理房间的人向首长请示。
“可以。只是凳子少了些,再搬两个就好了。”周恩来说。
周恩来和总司令是专门来检查准备情况呢,还是路过这里顺便看看?不管怎么说,可以肯定是要在这里开什么会,或者谈什么重要事情。
这时,辽沈与淮海两大战役都已结束,在长江以北这辽阔的土地上,蒋介石只剩了平津这一块地盘。而且已是“海中孤岛”,东北与华北的野战军,每人吐口唾沫也会把它淹掉的!
本来蒋介石该早下决心,放弃东北,把东北的五十万人马撤到华北,平津也许还能保得住。即使东北丢掉以后,早早放弃华北保淮海,也许还能保得住徐州。可他哪里都舍不得丢,毛泽东、朱老总摸透了他的心理,才命令淮海前委对杜聿明部在两周内不作歼灭的部署,使蒋介石还下不了放弃华北的决心,这么一来可就使解放军赢得了时间,使他平津这六十万军队想撤也撤不走了。
难道五、六十军队连个缺口都打不开?无一条路可走?本来是有的。东可以出天津、塘沽,由海上南逃江南,西可以撤向绥远。但是,已经晚了。
就在命令淮海前委对杜聿明部不做歼灭部署之前,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已向东北野战军总部发出电报:
“……你们即令各纵队以一、二天时间完成出发准备,于21日或22日,全军或至少八个纵队,取捷径最快速度行进,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天津三处敌人,不使逃跑。”
这时已经晚了!待他们下了决心要由海上南撤的时候,天津、塘沽以东的海岸线上早有六个纵队的解放军堵在那里,像铸起了一道铜墙铁壁,要想通过,谈何容易!
同时,毛泽东等人还向华北野战军的杨罗耿兵团发出电报,让他们部署在张家口、新保安附近的平绥线上,把西去的道路也堵住了。
这个时候,傅作义这六十万人马,假如收缩到一起,坚守一城一地,也许不容易被对方打下来呢。没想到解放军来了个“隔而不围”和“围而不打”,把这平津张唐分隔包围起来了,想收也收扰不到一块了!
解放大军早已完成平津战役的战略部署,蒋介石和傅作义却还没有搞清楚共军的战略行动。
12月22日,解放军突然占领了新保安,隔一天,把张家口也打下来了。不仅全歼五万守军,还把敌方西逃的路彻底堵死了。
下一步呢?蒋介石估计解放军要攻打北平了,命令傅作义迅速做好固守的准备。然而,解放军突然在天津打响了。
东北解放军的三纵与七纵经山海关进来以后,先在北塘集结。不久便奉命夺取塘沽。敌方以外盐滩地为防御前沿,从下面向纵深层层设防。七纵司令员邓华先派一个营做试探性攻击,因无掩蔽物,伤亡较大,遂令停止。邓华又做过地形勘察,认为攻塘得不偿失,提议先打天津对战局有利。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天津自然是两头之内的,即刻批准邓华的提议。六个纵队一齐行动,扫清外围做好准备以后,即向天津发起攻击,只用一昼夜的时间,便将天津攻下来了。全歼守敌十三万,并活捉了敌方总指挥官陈长捷。这么一来,把敌方出海南逃的路又彻底堵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