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的兵匪之乱,怕还未平静吧——这是不能平静的呵。在社会未变革,上下未颠倒以前——这不独是中国,全世界都走到五叔所常说的“大劫”的关头,但也是黑暗和光明的天晓。日本近日全国捕去了千多革命者,但是劳农的反抗也就随着更加高涨起来,压不下去的。
我在求学之时,听到或看到这些事情,就常常不禁浩叹——我家为什么这样破落?你老人家年老了,为什么不能得到事养?我读书之年为什么没钱读书?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以后来信,统寄日本东京府下大冈山李仲明样,内封长荣收。因为春假要去他处旅行,以后又要住贷问的。
诸长,诸兄,诸友,皆问好!
敬叩金安!
荣儿
三月二十日
伊作衡致儿子
你们不可使母亲有半点伤心
伊作衡(1912-1943),齐齐哈尔人,1929年春考入省立第一中学,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为寻求救亡道路去北平读书。1936年春考入辅仁大学。1938年受国民党地下抗日组织派遣,以《营口日报》社长为掩护,开展抗日活动。1941年秋到齐齐哈尔,任国民党东北现地委员会哈尔滨地区负责人。同年12月被捕,狱中受尽酷刑,宁死不屈。1943年5月7日,他高唱战歌走向绞刑架,英勇就义。时年31岁。忠汉、忠义:
在你们的记忆里,已经没有了我的影子,因为你们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爸爸!你们的爸爸是为了国家民族而牺牲的。你们的一生教养,我没有尽到一点儿力量,都要靠你们的母亲。她的青年时代,没有得到一点儿幸福,今后的生活更是苦不可言。在这千辛万苦之中,她还要担起你们的教育之责,不但你们感激,就是我在地下也要感激的。所以,当你们在长大成人之后,处处要遵循你们母亲的教训,不可使她有半点伤心!在求学时要努力刻苦用功,不负母望!在社会时要做一良好的青年,如此方不辱家门!你们兄弟之间应互勉互助,方不负父亲最后之希望。
父作衡遗嘱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