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被战士们用担架抬着,由傅柏翠陪同,登上了上杭县的临江楼。面对政治逆境和体内重病,毛泽东仍写了一首有名的《采桑子 重阳》:
《采桑子 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但看黄花不用伤。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在1962年发表这首词的时候,毛泽东把“但看黄花不用伤”,改为了“战地黄花分外香”。古人诗词对重阳佳节通常是花酒愁肠,情怀怆然,抒发悲愁之气。毛泽东的这首词,虽带有些伤感,却一扫古人悲秋之气,强调“秋风劲”,而且“不似春光,胜似黄光”,以此自勉自励,读来顿起豪情。至于解放后修改后加上“战地黄花分外香”,更属横扫千古之句。古人写战场都是一副凄凉之感,“由来征战地,自古几人还”,毛泽东的笔下却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立意完全不同。这不仅是对革命战争的颂扬,同时还显示出毛泽东的独特战争观。
毛泽东从组织秋收暴动上井冈山,直至创建中央苏区,这一时期的诗词作品都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的写照和礼赞。如“霹雳一声暴动”、“唤起工农千百万”这类语言,表达了依靠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的观点,像“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则表达了敢于斗争的精神。
1949年,中国革命终于取得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最后胜利。1965年,年已72岁的毛泽东在离别36年后又重新登上井冈山,写下了《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 井冈山》。后一首词在毛泽东生前没有发表,前一首词在毛泽东去世前九个月即1976年元旦发表,在某种程度上是毛泽东晚年政治理想的艺术表白。“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绝不仅仅是怀旧,而是想攀登政治上的新高峰。毛泽东一向很欣赏曹操的诗文“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时他年过七旬,仍然想“上九天揽月”,而且还有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气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