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起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在青少年时代便已开始。毛泽东生前同意发表的最早的一首,是32岁时所写的《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某种意义上是为“同学少年,书生意气”的时期画上了一个句号。从1927年以后,毛泽东不再着重抒写个人情感,而以“主沉浮”的使命感把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与诗词结合在一起。他的诗词主要已是战斗号角,并成为革命战争的史诗。
1927年,是毛泽东人生奋斗历程的一个转折点和里程碑,这一年他告别了在城市里的文人生活,走上了井冈山,自称去当“革命的山大王”,此后十年间转战万里,经常在马背和担架上看书和吟诗。如果从毛泽东诗词创作的轨迹看,1927年同样也是一个转折点,从这时直至1949年全国胜利,他的诗词多系行军打仗的纪实之作,充满了豪放之气,很难看到婉约之作。
1927年以前,毛泽东还是一个文人,是一个农民运动专家,却不是军事家。他领导武装斗争之前,曾经历过一个迷惘过程,这一点在1927年春天写成的《菩萨蛮?黄鹤楼》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这首《菩萨蛮?黄鹤楼》,大概是毛泽东的政治诗中最压抑和凝重的一首。毛泽东于解放后注释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时曾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词中“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两句,正表现了当时身为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毛泽东对形势变化的困惑;“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这两句,又表现了作者的茫然。据当年的故人回忆,1927年春天毛泽东住在距武昌黄鹤楼不远的长江边,在主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面对形势危急,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却拿不出有效对策,毛泽东经常心情焦虑,在杨开慧陪同下经常游蛇山,并登黄鹤楼,这首《菩萨蛮》正是在此时所写。黄鹤楼古称诗楼,李白来此都不敢题诗,因为崔颢已留下不可超越的千古绝唱──“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上黄鹤楼往往令千古诗人迷茫,毛泽东此时却撇开黄鹤而望大江,由怅惘而奋发。他不但有苏东坡赤壁怀古时“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那样的慨叹,而且“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改苏东坡的颓丧之情,显出执著和奋发。
1927年10月,毛泽东走上了井冈山。第二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剩余的部队也到了井冈山,完成了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朱毛会师。毛泽东在井冈山坚持“武装割据”只有一年多,1929年初又率领红四军主力突围东进江西的兴国、瑞金并进入福建。然而这一年多的井冈山斗争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意义重大,就他的诗词创作来说也攀上一个高峰。
在当时井冈山上的领导核心就是毛泽东、朱德、陈毅这三个人,朱、陈二人是懂得诗词的,尤其是陈毅特别喜欢写诗,郭沫若后来称赞他“天南一柱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毛泽东与陈毅这两个诗人聚到一起,每逢余暇就经常谈论诗词或者诵读中国古典诗词。
后人总结井冈山精神,主要体现两方面:一不畏强敌,敢于斗争;二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前后留存下来的诗词,恰恰也体现了这两方面点。他在1928年秋天写下的著名的《西江月 井冈山》一词,就表达出视强敌如草芥的无畏气概。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这首《西江月 井冈山》,从艺术上看,是将全新的内容与旧体诗词的古老形式完善结合的典型。填《西江月》这一词牌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这是极少数平仄韵混押的词。我们如今用普通话读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