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诗词>>正文
毛泽东“诗情”长征路
2007-02-07 13:55:44
来源:党史纵览
作者:汤家玉 张成林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诗人写作该词时,遵义会议结束不久,毛泽东刚刚重新获得指挥权。当时,红军所处的环境是极其危险的,兵力损失已经大半,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粮食药物,都极其缺乏,而且被国民党几十万大军重重围困在狭小的山区。1958年12月,诗人曾对这首词批注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可是,我们在诗中,丝毫读不到“沉郁”。与前面的诗词相比较,这里更多的是喜悦和自信。虽然红军遇到了挫折,但诗人相信,一切可以重新开始,胜利一定会到来!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名诗最早是经美国记者斯诺之手发表的。红军长征结束后,斯诺冲破重重封锁,来到陕北革命根据地,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红军领导人,并于1937年3月,在北平秘密出版了《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书中披露了这首诗。1938年2月,斯诺的《西行漫记》中文本出版。斯诺在书中说:“我用毛泽东主席——一个善于征战又善于写诗的叛逆者——写的一首关于这次六千英里长征的旧体诗作为结尾。”书中刊载了毛泽东的这首诗,但没有标题。这首诗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标题是《七律·长征》。

  这首诗,就是记载长征的“史诗”。红军四渡赤水之后,便是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自恃人多枪多,企图夺取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权。9月10日,毛泽东等率领红一军、红三军、军委纵队继续北上,避免了党和红军的一次自相残杀。9月12日,红军长征到达甘肃迭部县俄界时,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将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毛泽东兼任政委,彭德怀任司令员(11月初,红一方面军番号恢复,仍由毛、彭以原职领导)。9月18日,红军翻过了常年积雪不化的天险岷山,进入了甘肃省南部小镇哈达铺。至此,中央红军甩开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走出了雪山草地,最艰险的历程就都被甩在身后了。因此,全军上下,都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之情。诗人后来回忆说:“过了岷山,豁然开朗,(沉郁的心情)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更重要的是,在哈达铺小镇,毛泽东从当地的报纸上得知,陕北有一片苏区和刘志丹的红军。中央决定去陕北,和刘志丹的红军会师。红军经过近一年的转战,终于确定了最终的目的地。

  诗人感叹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仅红一方面军,就经过了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11个省,历时368天,几乎每天都有战斗。其中,有15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在路中只休息了44天,日平均行军37公里,共爬过18座山,渡过24条河,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突破了10多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穿过了6个少数民族地区。这些艰难险阻,来自于自然、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但对于英勇红军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在红军眼中,巍峨绵延的五岭,只不过是奔腾的细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就好像是滚动的泥丸。水流湍急的金沙江,令人不寒而栗的铁索桥,都被我英勇红军轻松地踩在脚下。如今,红军走完了千里雪山,胜利地完成了战略大转移,焉能不“尽开颜”!

 



  念奴娇·昆仑

  (1935年10月

  
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

  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
·上一篇:从政治视角评毛泽东晚年诗词
·下一篇:特稿:迎国庆暨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诗词作品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周秉宜: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吕玉兰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不断成长
·在党的“九大”上,吕玉兰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1974年8月,吕玉兰到湖南开会时,专程来到韶山,瞻仰了毛泽东主席的故居。后来,吕玉兰
·上杭县旅游局: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与武警福州指挥学院签约共建(图)
·特稿: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与武警福州指挥学院签约共建(图)
·孙青华:毛泽东时代的改革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特稿:毛泽东时代的改革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黄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特稿: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王小霞: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周秉宜: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一幕悲壮,一个故事(图)
不忘历史教训,铭记烈士功勋——茅山老区革命英烈事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