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写作该词时,遵义会议结束不久,毛泽东刚刚重新获得指挥权。当时,红军所处的环境是极其危险的,兵力损失已经大半,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粮食药物,都极其缺乏,而且被国民党几十万大军重重围困在狭小的山区。1958年12月,诗人曾对这首词批注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可是,我们在诗中,丝毫读不到“沉郁”。与前面的诗词相比较,这里更多的是喜悦和自信。虽然红军遇到了挫折,但诗人相信,一切可以重新开始,胜利一定会到来!
四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名诗最早是经美国记者斯诺之手发表的。红军长征结束后,斯诺冲破重重封锁,来到陕北革命根据地,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红军领导人,并于1937年3月,在北平秘密出版了《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书中披露了这首诗。1938年2月,斯诺的《西行漫记》中文本出版。斯诺在书中说:“我用毛泽东主席——一个善于征战又善于写诗的叛逆者——写的一首关于这次六千英里长征的旧体诗作为结尾。”书中刊载了毛泽东的这首诗,但没有标题。这首诗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标题是《七律·长征》。
这首诗,就是记载长征的“史诗”。红军四渡赤水之后,便是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自恃人多枪多,企图夺取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权。9月10日,毛泽东等率领红一军、红三军、军委纵队继续北上,避免了党和红军的一次自相残杀。9月12日,红军长征到达甘肃迭部县俄界时,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将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毛泽东兼任政委,彭德怀任司令员(11月初,红一方面军番号恢复,仍由毛、彭以原职领导)。9月18日,红军翻过了常年积雪不化的天险岷山,进入了甘肃省南部小镇哈达铺。至此,中央红军甩开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走出了雪山草地,最艰险的历程就都被甩在身后了。因此,全军上下,都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之情。诗人后来回忆说:“过了岷山,豁然开朗,(沉郁的心情)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更重要的是,在哈达铺小镇,毛泽东从当地的报纸上得知,陕北有一片苏区和刘志丹的红军。中央决定去陕北,和刘志丹的红军会师。红军经过近一年的转战,终于确定了最终的目的地。
诗人感叹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仅红一方面军,就经过了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11个省,历时368天,几乎每天都有战斗。其中,有15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在路中只休息了44天,日平均行军37公里,共爬过18座山,渡过24条河,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突破了10多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穿过了6个少数民族地区。这些艰难险阻,来自于自然、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但对于英勇红军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在红军眼中,巍峨绵延的五岭,只不过是奔腾的细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就好像是滚动的泥丸。水流湍急的金沙江,令人不寒而栗的铁索桥,都被我英勇红军轻松地踩在脚下。如今,红军走完了千里雪山,胜利地完成了战略大转移,焉能不“尽开颜”!
五
念奴娇·昆仑
(1935年10月)
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
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