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这三首小令一气呵成、一势贯通,似乎是诗人一挥而就的。其实,它们不是一次写成的。第一首,作于1934年底。第二年春,诗人又陆续写了后两首。
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对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要上山打游击。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毅然将部队拉上井冈山,开辟了第一块红色根据地。毛泽东还说,要当革命的“山大王”。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了无数的崇山峻岭,如越城岭、苗岭、夹金山、梦笔山、仓德山、打鼓山、拖罗冈、岷山、六盘山,等等。红军经过的湘贵两省,更是山峦叠嶂,奇险异常。据《贵州通志》记载:“八宝山与太平山,相连如屏,三面绝壁,无路可登,惟南面稍平,鸟道羊肠,人迹罕至。”诗人在诗后的注释中,曾引用民谣说:“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本来,这些高山是红军长征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可是,毛泽东对山却有一种独特的感受。
第一首小令,诗人用“离天三尺三”突出山的高耸连天。第二首小令,诗人连续用了两个比喻,把千山万岭描绘成汹涌澎湃的大海和万马奔腾的战场。第三首小令,更是把山比喻为坚强无敌的擎天柱石。在诗人眼中,这些山顶天立地,充满豪情壮志,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它们决不低头。它们不正是为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英雄红军的象征吗?
三
忆秦娥·娄山关
(1935年2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娄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建立在险峻的山峰之间,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关上竖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娄山关”三个大字。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0日,红军第一次攻克娄山关。1月15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19日,红军离开遵义。20日,翻越了娄山关,进军川南,计划与在川西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师,创立根据地。28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红军发起了土城战役。由于情报失误,红军未能实现预期的作战目的。博古讥讽说:看起来,狭隘经验论者指挥也不成。毛泽东认真总结了土城战役的教训,亲自指挥了他一生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行动。红军二渡赤水后,于2月25日再克娄山关,2月28日重占遵义,歼灭贵州军阀王家烈两个师,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当日,毛泽东随中央军委纵队登上娄山关,极目四望,欣然作笔,写下该词。
这首词似乎分写两次攻打娄山关,连郭沫若先生也产生了这样的误解。1962年5月,郭沫若在《人民文学》发表《喜读毛主席<词六首>》,说:《娄山关》所写的不是一天的事。上阕写的是红军长征初期,那是1934年的秋天;下阕所写的是遵义会议之后,继续长征,第一次跨过娄山关。毛泽东以郭沫若的口气,对文章进行了修改,纠正了原文的错误,明确指出,词写的是一次战斗,不是两次战斗。文章说:“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哼词呢?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贵川诸省,就是这样。‘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曾经亲临娄山关战斗的作家成仿吾回忆说:“这首词生动地描写了当年红军指战员从拂晓出发到傍晚结束战斗的动人情景。西风猛烈,长空雁叫,红军在月明的霜晨进军,马蹄声微响,喇叭声低沉,一片严肃的战斗前的景象。经过战斗后,雄关也被我们占领,大家迈开大步通过,在黄昏中向波涛起伏的群山奋勇前进。全词写出雄关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艰苦奋斗,就能前进,尽管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