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总结。有了艰苦奋斗精神这面旗帜,就增强了抵御错误思想侵袭的自身免疫力,就能够胜利地经受现实中的三个考验;它是党和政权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应当成为党的建设中必须高举的一面时代旗帜。
三、关于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途径
剖析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论述艰苦奋斗精神的作用,目的是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是毛泽东、邓小平艰苦奋斗观的落脚点。
第一、要把艰苦奋斗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向全党进行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思想教育,是使党经受考验,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保持革命传统的基本途径。在党执政前夕,毛泽东就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此,“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新中国成立不久,他在给陕甘宁边区的复电中又指出:“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21)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他又强调:“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达到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2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1989年以来,邓小平在总结一手硬、一手软,政治思想工作薄弱的教训时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有了这个传统,我们就能抗住腐败现象,老干部就能管好他们的子弟。我们经过冷静考虑,认为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23)他还强调说:“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讲艰苦创业,后来日子稍微好一点,就提倡高消费,于是,各方面的浪费现象蔓延,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法制不健全,什么违法乱纪和腐败现象等等,都出来了。”(24)“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抓六十至七十年。”(25)他们都认为进行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长期任务,经济越是发展,越要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要依靠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增强全党的艰苦创业意识,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要把正确处理工作与生活、劳动与享受的关系,作为艰苦奋斗教育的重要内容。全党和人民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科学的消费观念,警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袭,制止盲目攀比、斗富摆阔、奢侈浪费等歪风的蔓延。特别重要的是,要把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提高到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新高度,并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联系起来,使全党取得这样的共识: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就必须用艰苦奋斗精神武装全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必须坚持艰苦奋斗精神不动摇,艰苦奋斗传统的坚持与发扬关系着党的存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
第二、把健全法规、严惩腐败作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关键。
一手抓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一手抓打击贪污盗窃等经济犯罪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也是毛泽东、邓小平的一贯思想。邓小平认为解决党内不正之风,既要解决思想问题,更要解决制度问题。因而在实践中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惩治贪污与经济犯罪的条例,并依法对犯罪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