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中国西柏坡散文节获奖文章>>正文
叩问人性
2006-06-17 11:59:07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
作者:程 莉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一个文革前的大学生,据说因和单位领导闹僵了,逃出外又潜回,从事间谍活动。由于服刑,他外貌显得很苍老,但无法掩饰一身的书卷气。他十分勤奋,只要有空,就坐在一个角落读书,有时是英文的、有时是俄文,也有时是中文。他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他说,要不是被歧视,我怎么会走这一步?其实我并不愿意为外国人服务,只是想要他们的钱。
  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从人贩子手上买了一个未成年女孩子做“妻子”,结果被判了刑。他始终想不通:我花钱买媳妇怎么就犯法了?我说,你想过没有,人家孩子才十四、五岁,一个还没有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女孩子,被人拐卖,,又被你强迫为“妻”,她爸爸妈妈什么心情?他想了半天说,我们那儿都是这么娶媳妇,我花了好几千块钱呢。
  最可惜的是一个16岁男孩,一次和同伴为谁掏钱请客而争执,她斗的同伴抡起了拳头,他怕自己吃亏,情急中掏中随身带的水果刀直插对方肋下,见同伴受伤倒下,他又背起对方往医院跑,一个没有任何杀人动机的孩子,就这样毁了自己的朋友,也毁了自己。我问:你怎么就敢拿刀捅人?他说当时哪想那么多,从小被宠惯了,不肯吃亏,谁知道水果刀也能捅死人,我这一亏吃大了。
对于这些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正常人,触犯刑法,罪有应得。
  但是,从社会和家庭的角度看,如果通过社会犯罪预防体系,使这些原本没有犯罪动机的人得到人性关爱,接受法制教育,学会自律,遵纪守法,犯罪现象是不是会有所减少呢?

  人性是什么?教科书上的定义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人的自然属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性和理性。
  我不懂社会学,也不懂法律,我所以为的人性,完全是一种非专业眼光的认识。
  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高尚与卑鄙,善良与凶残,热情与冷漠、爱恋与仇恨,可以同时存储在同一个灵魂中,哪一种品质游离出来,成为人的主要属性,有时候很难说。
  无数次地听到或者看到周围人诅咒同胞,对“丑陋的中国人”不屑:脏、懒、窝里斗、欺骗、贪婪等等,国民性的劣根令我们万分尴尬,包括中国的五千年文化--似乎也是阻碍国人进步的羁绊。
  对此我常常无言以对。不是不同意这些观点,但我总怀疑诅咒的作用,除了增加心中的郁闷,还能有什么呢?
我以为,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是唤起国民人性中闪光的品质,它需要建立一个健康的“场”,如果所有渴望加快文明进程的人--包括华知的朋友,都来为这个场“发功”,那么我们企盼的精神秩序:诚信、友善、自尊、守法……;是否会有一天像我们期待的那样成为社会主流风尚呢?
  有一个故事虽非我亲眼所见,却是真事。
  西北某省有一年发生地震,当时几千名服刑人员正由少数干警带领在山上劳动。当山摇地动、房屋坍塌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借机逃跑。但是,没有一个人跑!他们高喊着“救人”,迅速赶回场部抢救被压在废墟里的孩子、家属和干警,他们冒着余震的危险,硬是用双手在瓦砾中拼命刨,十指带血地救出了许多伤员。
  在事后召开的立功受奖大会上,他们披挂花,受到提前释放、减刑等奖励。没想到,回归社会不久,他们中有人就二进宫了。
见了干警毫不隐瞒,他们说:遇上危险哪能见死不救?话又说回来,也不知怎么着,见了钱包还是想拿。
面对生命危险,他们无所畏惧;面对钱财,他们却抵不住诱惑,你怎么评价他们?
  人性“一半天使一增魔鬼”,我相信它绝对与生存环境相关。“场”对人的影响,和南桔北枳的道理是一样的。同一个人,在健康乐观的群体情绪感染下和在阴郁猜忌的群体情绪感染下感觉会截然不同。
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场”,就无法激活人性内涵中的善良意识。
  对于那些少年犯,有人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是百分之百成长环境不善,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一个人在温暖、和睦的家庭中长大。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
·上一篇:坡上绿葱茏
·下一篇:长夜读园
·挂面
·骨头问题
·闪光的河流
·挽留古老的风景
·在村子里解词
·站着
·获新生命的老人
·长夜读园
·坡上绿葱茏
·多玛之夜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红西路军纪念馆数字虚拟体验系统项目投入试运行
吴宏瑜:红西路军纪念馆数字虚拟体验系统项目投入试
特稿:红西路军纪念馆数字虚拟体验系统项目投入试运
三字经·中国梦
特稿:三字经·中国梦
黄志炘:福建省首个红色书屋落户古田旅游区(组图)
特稿:福建省首个红色书屋落户古田旅游区(组图)
王曦曼:猴场会议会址上半年游客接待量统计分析(图
特稿:猴场会议会址上半年游客接待量统计分析(图)
育英同学会参观首诚农业公司(组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