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专家耿仲琳年俞八旬,仍笔耕不断。(中红网摄)
十七大召开,我很兴奋,想献礼,赶写了这《七札》。这是急就章,是两个早晨写出来的。
证明悟到了无君论、无神论,李贺、李商隐的诗就迎刃而解了。当然这还需要多点悟性、多琢磨。否则还会解错。
(07.10.5稿)
(一)絮李贺《野歌》《月漉漉篇》
《野歌》比《浩歌》更为狂放,可释为“醉时歌”。全文通俗: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无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时间是东,“条条”是叶已凋光的柳,柳先绿而后凋,可知已是寒冬;“冲北风”也是冬,冬季刮北风;实际上“冲”他指的是反动腐败的政治。“日晚”,是天将黑,入夜。这时,一位武士等着粗笨的武器:“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可是他的箭法很强。“衔芦鸿”是口衔芦杆,能防箭矢的雁。这个武士穿着普通的衣裳:“麻衣”犹今人说“布衣”,骑着极普通的笨马“里肥”,和“北风”宣战了。“带酒”,他醉醺醺地在“田”中放歌。他的歌词就是诗文的后四句,很通俗;“造反了!”其中重要的口号是“枯荣不等嗔无公”,“嗔”是怒喝,“无公”是劳什及俗人以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在中唐,李贺就打出“平等”的旗帜,治思想史的人能不留意乎?最后,李贺坚信政治之东终将转化为政治之春,“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他胜利了!这首歌是他对食起义为“黄巢造反”之类的愚见!
“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挂花繁,芙蓉别江木。粉态裌罗寒,水香连子齐。雁羽铺烟湿。谁能看石帆?乘船镜中人。秋白鲜红死,挽菱隔歌袖银泥。”
这手诗各注家都不知是写西施的。愚以为是续李白《子夜吴歌四首·其二》:“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採,人看隘若干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李白、李贺都着眼“美”字,都讴歌镜湖景物的“美”,都盛赞西施的“美”。所不同的是李贺这里不寓有憧憬未来社会的“美”好之意。他是追慕范蠡西施的遊五湖、经商,不待候越王的懿行呀!
(6日晨写)
(二)絮李贺《屏风曲》和李商隐《屏风》
《屏风曲》
“蝶栖后竹银交关,水凝绿鸭琉璃钱。团回六曲抱膏兰,将鬓镜上掷金蝉。沉香火暖茱萸烟,酒觥绾带新承欢。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李贺给我们刻画了两个世界。
这中间的奥秘,由你去思索吧!
《屏风》
“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掩燈遮露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李商隐直说:屏中人不知屏外事!
问题在屏中人是谁?
唐书:“宪宗著书十四篇,号《前代君臣事迹》,书写于六屏风。”
答案:屏中人是皇帝老儿,并由宪宗把前代君臣一网打尽全纳入屏中,都成了不知民间讥苦的败类!没有一个好丙!这个认识是不是有点“左”?
(三)絮李商隐“听雨后梦”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秀才听雨后梦作》
“初梦龙宫宝焰燃,瑞雪明丽满晴天。旋成醉依蓬莱林,有个仙人柏我肩。少顷远文吹西管,闻声不见隔飞烟。逻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弦。瞥见冯夷殊怅望,鲛绡休海为用。亦逢毛女无憀极,龙伯擎将平岳连。恍惚无倪明又暗,低迷不已段还连。绝来正是平階雨,独背寒灯枕于眠。”
商隐惯于无题,这首反常,题很具体,又很神秘。王郑二秀才为谁不可改,夜与之听雨,共是够神了,互相有无议论,没说,大概是秘不可宣吧!
但是他的梦泄露了天机,他们议论的话题是李贺无君论,要改造世界,造反。你看李贺的《苏小小墓》不是结在“风可吹”吗?那就是呼唤暴风雨。《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