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人员下车后,在院外广场列队站好)
各位学员,欢迎来到青州市党性教育基地段村烈士祠教学点参观学习,我是本教学点的教员XXX。
在南段村与北段村之间,原本有一个铁塔寺,抗日战争期间被鬼子炸为废墟。1945年8月15日,日本鬼子投降后,四边县人民政府将此处改建为段村烈士祠。烈士祠于1947年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破坏,1952年益都县政府出资重建,以后又历经多次修缮。
段村烈士祠展区分五个部分,正面的烈士纪念堂内主要展示的是648位烈士的简要生平及烈士用过的战斗遗物;东侧的第一展区是党史大事展区,主要介绍中共党史和青州北部党组织发展史;西侧的第二展区展示的是“一门九烈”和“一门三烈”的英雄事迹及烈士遗物;南侧的第三和第四展区主要介绍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今天咱们主要参观的是正厅烈士纪念堂,以及西侧展厅“一门九烈”和“一门三烈”的英雄事迹及烈士遗物。
目前,段村烈士祠是潍坊市境内最早、山东省境内最大的烈士祠;被评为潍坊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潍坊市国防教育基地;也先后被青州市作为“青州市干部教育基地”、“青州市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基地”等。
下面,请大家跟随我到烈士纪念堂,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爱国情怀。
(烈士纪念堂内列队站好)
各位学员,烈士纪念堂主要祭奠(某某地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648位烈士英灵,其中包括省级著名烈士2名和“一门九烈”、“一门三烈”等英雄群体。
大家看到的三块大匾,分别(是某某人)题写的“英名千古”、“忠勇壮烈”、“浩气长存”。
在八年的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殉难的烈士有340余名,其中县团级以上干部11名,荣获二等功烈士2名。
解放战争时期300余名,其中县团级以上干部8名,荣获二等功以上著名烈士9名。厅内陈列着烈士们的生平简介、英烈遗照及枪支、徽章旗帜、文件书信等重要物品。每逢重大节日,都会有各级党组织和社会群众纷至杳来,组织党章宣誓等活动以示警醒。
提到青州抗日时期的重大事件,不得不提到在青州革命史上占有相当地位的东朱鹿村。东朱鹿村位于当时益寿临广四县交界处,是四县联防的枢纽,是益北抗日救亡的核心,有“小苏维埃”的光荣称号。东朱鹿村革命组织非常活跃,群众基础良好,一次参军近百人,以东朱鹿村民兵为骨干,组建了益北四大队。益北四大队积极参加苏维埃政府的政权建设与生产建设,在加强军事训练的同时,帮助建立起兵工厂、被服厂、印刷厂、医院和小学校,为抗日游击队提供了可依托的根据地。益北四大队还先后参加了纸坊伏击战、岳家庄村公路西侧公路伏击战、智取石槽盛据点、臧台战斗等,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战士们从容不迫、沉着应战,发挥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与敌人展开了一次次激烈战斗。战斗中战士们妙地避开敌人大队人马的攻击,利用有利地形,抓住战机,走走打打,打打走走,先后歼敌 100 余人,屡建奇功。后晋升到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杨国夫司令员领导的三支队。他们曾拦截击毙刺探情报的女特务,痛歼进村扫荡的日寇,打土匪,灭恶霸,除汉奸,为开辟益北抗日根据地、巩固革命政权、夺取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因如此,敌人恨之入骨。1941年半年时间内,日伪军就在东朱鹿村制造了三次骇人听闻的惨案,也就是“腊八惨案”、“四·二八惨案”、“六·一三惨案”。在这三次惨案中,敌人利用汉奸、叛徒提供的情报,包围村庄,烧杀掳掠,往地道里打机枪,扔手榴弹,用柴禾和辣椒点着火,架上风车往洞里灌烟,吊打逼供,刀砍枪击,致使刘旭东、李寿岭、张鲁泉、陈庆祥、罗洪功、于素梅、尹法贤、张淑贞、陈频三等38名烈士、27名群众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其中,李寿岭烈士是长山县旧口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1年1月任中共清东地委组织部长时,因开展反“扫荡”斗争的需要,到益寿县检查指导工作,在东朱鹿事件中光荣殉国,年仅26岁。
张鲁泉烈士是广饶县红盆村人,任中共益寿县委宣传部长时,为巩固广大益北抗日根据地,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东朱鹿事件中为国捐躯,年仅24岁。
面对我们正前方的纪念碑,我提议大家一同鞠躬以表示对烈士的缅怀。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西侧展厅内列队站好)
各位学员,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门九烈”与“一门三烈”的典型事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青州市北部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英雄儿女们为了革命事业,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惧困难、忘我工作;在险恶的地下斗争中,置生死与度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在高柳这片热土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为国捐躯、英勇就义的革命志士。其中,益寿临广四边县(今青州市高柳镇)南段村的刘旭东烈士一家,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共和国的建立,先后有九人为国壮烈捐躯,被誉为“一门九烈” 之家,抗战胜利后,1945年益寿县人民政府赠给他的后人一面“群英齐荣”的锦旗(珍藏于青州市博物馆)。
刘旭东(1899-1941),名晓亭,字旭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牺牲。在长达4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从事过教师、医生,历任中共益寿临广四边县七区区委书记、中共益寿县委组织部长等职。回顾他人生中的不同时期,刘旭东始终不忘国家忧难,体现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斗志:
1、接受进步思想教育,宣传抗日救国道理
1899年, 刘旭东出生于名门之后,一个中医家庭。刘家的老祖宗,是第五代衡王定王朱翊镬的姑爷,而今他们家的“钉子门”保存尚为完好。刘旭东的父亲刘裕祥,是中医,精通针灸,自己兼坐堂医生,他有文化,有手艺,是益北地区的知名人士。在古大道西侧开有“聚祥堂”药铺,欲祥生意做得很火红。
刘旭东自幼好学,聪慧伶俐,性格活泼,遇事乐观,风姿潇洒,仪容修整,长于演说论辩,先天组织才能。6岁的时候就被望子成龙的父母送进了私塾,进行启蒙教育。聪明伶俐的他,7岁就读完了《论语》《孟子》,8、9岁就能把刚学习的《大学》《中庸》,倒背如流,10岁的时候花了近一年时间融会贯通了《孝经》,11岁的时候,已经能很流利的把《春秋左氏传》默写出来了。他以勤而好学,聪明睿智,深得塾师赏识。
后考入益都师范讲习所,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受以《新青年》杂志为号角,以陈独秀为首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影响,他生出了“中国不自救,便将亡于外人之手”的想法。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现实,他满腔激愤,希望有一天可以参加救国的行动,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光复汉业”做些有益的事情。因此,他一边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一边在同学中进行革命宣传,带领同学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1916年,17岁的刘旭东从益都师范讲习所毕业后,一边在朱良高级小学任教,一边跟父亲习医。他在教授《论语》等古籍的同时,还把孙中山先生的事迹编成小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鼓励学生要善于思考,勇敢面对现实,摆脱束缚,走革命的道路,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时刻,承担起拯救民族的重任。
1919年5月4日,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爆发。青州人民奋起响应。20岁的刘旭东受党组织委派,曾给革命青年讲过政治理论,教育青年要把革命理论记在脑子里,落实在革命行动上。同时,组织数百名学生纷纷上街举行以集会、游行示威、街头演讲宣传、抵制日货为主要形式的群众爱国运动,声援北平学生,历数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累累罪行,慷慨激昂地痛斥北京政府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人的卖国行经,反帝爱国热情进一步迸发出来。
教学7年后,刘旭东效仿孙中山先生,以行医为名,宣传救国,置个人生死与不顾,拯救民族于危难之时的做法。子承父业,弃教从医,在暗中从事革命活动。贫苦农民一旦有病,他主动登门施治,不收取医疗费用,在附近村中享有盛誉。
刘旭东是一个热血男儿,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他曾加入过国民党,积极宣传北伐,从事救国活动;国共分裂后,他不满于国民党的作为,自动脱离了国民党组织;抗日战争一爆发,他便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北方局“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的号召,成为自发的抗日宣传员,对他的弟子和族属们大讲抗日救国道理,鼓励他们投笔从戎,报效祖国。
2、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建立段村第一个党支部
1937年10月,山东省党组织派遣在我党多方努力下营救获释出狱的共产党员胡维鲁、彭瑞林、李云鹤等先后到青州活动,宣传抗日主张,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寻找失掉关系的共产党员,恢复和建立党的地方组织。11月底的一天深夜,潜居于东朱鹿村领导益北人民抗日的胡维鲁因得急性绞肠痧,陈诚一陪伴他来到一河之隔的南段村,求旭东医治。一来二去,两个人混熟了,从此结为好友。在胡维鲁的启发和引导下,刘旭东的阶级觉悟逐步提高,不久后就在段村一带组织起了抗日救亡团。带领村民与官府和豪绅进行了坚决斗争。
1938年1月8日,日军侵占益都县城,并不断到乡村进行骚扰。日本鬼子到处奸淫烧杀,大肆掳掠,无恶不作,特别是火烧郭集村,血洗金家、大田庄村的残忍行径.激起了热血青年刘旭东的满胸怒火。他多次对家人说:“一个小日本,占我们大半个中国,我能坐当亡国奴吗?”对日寇的暴行,他忍无可忍,决心亲自动手,为民报仇,为国杀敌。就在这一年,胡维鲁介绍39岁的刘旭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东朱鹿村党支部建立后发展的第一批党员,刘旭东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同时,也点燃了段村抗日救亡运动的星星之火。
为筹集党的活动经费、抗日经费和购置枪支弹药费用,积极发动组建并参加抗日武装工作,刘旭东不惜卖掉一个自家药铺。同时,他积极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儿童团、妇救会、农民协会等,在本村抗日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建立南段村第一个党支部,并担任南段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
教师与医生,是农村中最受人们敬仰的两类人物。刘旭东既是教师,也是医生,自然被当地人视作圣人。在旭东的影响下,他的兄弟刘观亭、刘芝亭,儿子刘汉鼐、儿媳王秀英,侄子刘汉玉、刘汉鼎、刘汉儒,侄女刘兰英,以及南段村的一大批村民先后加入了共产党,成了益北抗日力量中的一批生力军。
3、走上领导岗位,带头扩大发展益北抗日组织
1939年,组织上调刘旭东任中共益寿临广四边县七区区委书记,期间,他亲自派出大批干部,深入到各镇区和村庄大搞群众组织发动工作。利用召开各界民众大会、走村串户个别启发教育等各种形势,宣传党的路线和革命理论,通过发动反奸除霸等群众斗争,激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然后在群众觉悟不断提高、抗日激情越来越高涨的基础上,在七区各镇、村都陆续建立了抗日救国自卫团、农民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儿童团等群众抗日团体。
1940年4月,为了加强领导,扩大发展益北(胶济铁路北益都县各区)抗日根据地,中共清河地委决定撤销四边县委、行政办事处,建立中共益寿县委、益北行署,辖胶济铁路北益都县各区及寿光五区。韩洪甫任书记,刘旭东任组织部长,张鲁泉任宣传部长,李明村任民运部长。县委建立后,在刘旭东的努力下,益北党组织发展很快。到冬天,南段村周围已有18个村建立党支部,并建立了四边县抗日武装“六大队”,成为益北地区发展抗日武装的核心力量,为开辟、巩固和发展益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