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干生(1911-1945·7·9)
中国人民革命不朽的英烈,中华民族不死的灵魂。
河南罗山县人。出生于贫苦家庭,17 岁参加农民运动,任赤卫队中队长。1929 年 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率领几十名赤卫队员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围剿”苏区的战斗中身先士卒,为保卫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先后任红73 师 217 团 2 营政委、红 92 师 274团政委、红 91 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1936年10月同中央红军会师后,参加了山城堡战斗。同年底入抗大二期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跟随刘伯承师长挺进太行山区,投身于创建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任山西昔阳县战地动员委员兼武装部副部长。1937年 12 月,带领一二九师教导团 30 名干部奔赴太行山东麓的冀西地区,组建抗日武装。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建立起一支 800 多人的抗日武装,组建了八路军一二九师游击支队,任支队长。1938 年 2 月,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游击支队司令员,5 月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此后又先后任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1940 年 5 月至 11 月任一二九师新 9 旅旅长。7 月 22 日至 28 日,率 9 旅主力对敌发起连续的破袭战,先后作战 21 次,毙伤敌伪军数百人,破坏铁路 50 余里,公路 180 余里。7 月 25 日,率新 9 旅 25 团、26 团、27 团和五分区地方武装,在武邑、衡水之间设伏,歼灭衡水出犯之敌 40 有余,缴获野炮一门,创造了在平原地区以伏击战歼敌的范例。在长期的征战中,8 次负伤,身体极度虚弱,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和关节炎。1944 年春夏之交,奉命到延安休养。1945 年 7月,病愈后自延安出发,和警卫员等身边的干部战士踏上了前往大别山抗日前线的征途。7 月 8 日,当他们行至山西祁县与平遥之间,准备跨越同蒲铁路之际,数千名日伪军在炮火掩护下向他们进攻。他镇定自若地指挥战斗,不幸中弹,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时年 34 岁。噩耗传来,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痛惜不已,称他是“战功卓著的一员骁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