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急匆匆地抱着淮海战役的资料,交给了眼前的男子。
这位男子将资料拿在手中,并且进行了认真地翻阅与阅读,在大致了解资料内容之后,这位男子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不满,于是他便对刘亚楼说道;资料还不够全面,还需要继续整理搜集,
刘亚楼在听到这位男子的这番话之后,便打趣地问道:你是不是想要和粟裕一决高下。
这位男子在听到刘亚楼的提问之后,神情严肃地解释道:“你这个人呀,就是说话欠考虑。”
这位面色凝重做出解释的男子就是林彪,对于此人我们并不会感到陌生,他曾是十大元帅中以最小年龄而名列第三位的帅才,
在每一场战斗中,林彪始终都保持着特有的霸气与冷静,对于任何事情都保持着自己的观点与主见,不被他人轻易改变,正是身上的这些品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不禁好奇地问道,既然林彪已经如此优秀了,为何还要去研究粟裕和淮海战役呢?
难道真的如刘亚楼口中所说的那样,是林彪想要和粟裕一决高下,分出一个高低,
林彪和粟裕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林彪不可或缺的帅才
林彪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位帅才,他自幼时起就表现得非常出色,他在1923年的时候就加入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共青团,成了其中的一员,在团内部他更是将自身的责任铭记于心。
很快,他便成为了共进中学的团支部书记,成为书记的他始终保持初心,曾在1925年的“五卅”反帝运动中以突出的表现获得了众人的好评。 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仅投身于学生运动之中,而且也成立了一所共进图书社,这一社团的成立主要就是组织学生阅读书籍,同时他们一行人在陈潭秋的带领与指导下创办了“共进月刊”,对当时思想文化的进步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当然,林彪的脚步绝并不止于此,后来的他在经过湖北联合会的推选,成功当选全国学联第七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出席了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学联第七次大会。
在顺利毕业之后,他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有一段安定幸福的生活,于是便劝他去成为当地的一位人民教师,面对这些林彪并没有选择顺从。
反而鼓起勇气,向父母坦白了自己想要从戎报国的抱负与理想,于是在他的努力之下他顺利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该校的第四期军校生,在进入这所学校之后,林彪的身份也得到了相应的变化,由原来的共青团员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后来的战争中,林彪脚踏实地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顺利成了不可多得帅才。
要说林彪为何会表现得如此优秀,这和林彪身上的众多品质是离不开的。
首先林彪就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他很少会因为他人的观点与看法而改变自己的想法,甚至与毛主席都敢正面进行辩论。
林彪曾和毛主席在长春的攻打问题上出现了非常激烈的争论,毛主席为此还特别地生气,独自坐在桌边生闷气,当时王明去探访毛主席的时候正好碰到了这一幕。
毛主席生气地对林彪说道:这个林彪真是太倔强了。
一开始我让他去攻打长春,他却偏偏要去围城打援,最后在国军被压缩在几个大城里面的时候,林彪决定又要去攻打长春,而他这一举动的原因则是长春靠近东野的根据地,而后背则靠着自己的大门,这场仗打起来非常的有把握。
但是对于林彪的这个决定,毛主席的心中并不是非常满意,他认为应该先去攻打锦州,毕竟锦州与关内的距离很近,只有拿下锦州,取得胜利的胜算更大。
在经过来来回回几次电报的极限拉扯之后,林彪这才愿意听取毛主席的意见,同意攻打锦州。
要知道,毛主席与林彪之间的发生分歧的时候林彪曾在电报中坦率直言地说道:“请主席的头脑时时刻刻保持清醒并进行考虑。”
当然,林彪的有主见不仅体现在这一件事情上,曾在红军时期,他就始终秉持着自己的主张与意见,与从苏联归来不久的刘伯承发生了争执,
他对刘伯承脱离实际的军事观点说道:“我们的游击战为什么不好呀,你想要打正规战,拿什么去打,让他刘伯承一个人去打吗。”
当然,林彪的身上除了有主见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那就是不论干任何事情,林彪都非常专注,投入了百分之一百的注意力。
要知道林彪当时经常干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一个人默默的看地图,在看地图的时候,林彪常常会将一切事物都置身事外。
林彪曾在攻打锦州战役的时候,汽油库爆炸,大家都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很多人都纷纷感慨道:难道是原子弹爆炸了吗?
这时,罗荣桓便拿起了望远镜进行观望,并且安慰士兵们的紧张情绪说道:不是什么原子弹,那是敌人的汽油库爆炸了。
而反观林彪的表现则与罗荣桓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他既没有慌张也没有与他人进行解释,依旧在屋子里一边踱步,一边看着地图。
不可否认,林彪苦心钻研地图并不是没有用的,他在这一战役中凭借着过人的专注力和对地形的敏感度,仅仅用31个小时就顺利攻下了锦州城的围墙。
不得不说,林彪的这一举动可谓是创造了历史,成了自从解放战争以来攻克国民党驻守城市最短时间纪录,成为了人人口中的一段佳话。
尽打神仙仗,深得林彪心
虽说林彪自身就非常的优秀,但是在林彪的心中,他始终都非常赏识粟裕,对于粟裕他从来都不吝啬于自己的夸奖。
对于粟裕在军事战争中的表现非常认可,要知道曾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的大多数队伍都是由粟裕和林彪等人带兵将其消灭的,相似的经历让两人更加惺惺相惜。
粟裕在苏中首次战斗之后中央军委将他所取得的成果通报给了各个战区。
当然,身处东北地区的林彪也收到了这份通报资料,面对资料中粟裕以三万兵力的劣势情况,不仅仅迎战了拥有十二万兵力的军队。
而且最终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看着粟裕七战七捷的战果,林彪的心中不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产生了很多疑惑。
毕竟当时的林彪正处于战争失利的状态之下,为此他特地找来了自己的参谋长刘亚楼,命令他找来粟裕在苏中战役中德资料,
在刘亚楼将收集到的资料摆在林彪的办公桌上之后,林彪便开始了苦心研读探究的日子。
当时,林彪将自己关在屋子里细细地琢磨了两天之久,在这两天内,林彪坐在桌子前一动不动。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刘亚楼恰好有事情与林彪进行商量,于是他便来到了林彪的办公室,可谁知,林彪见到刘亚楼的第一句话则是:粟裕尽打神仙仗呀!
很快,林彪就对这句令刘亚楼摸不着头脑的话做出了解释,他表示粟裕打仗非常厉害呀,每一场都拥有自己的特点与策略,这些仗对于林彪自己而言是他不敢下决心去打的。
在有了此次的研读经历之后,林彪便对粟裕的行动更加关注起来,他时常会叮嘱刘亚楼一定要多收集一些与粟裕相关的资料。
在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粟裕如秋风扫落叶的势力将国民党军如数擒获。
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表现又一次引起了林彪极大的兴趣,于是他便又一次找来了参谋长刘亚楼,要求他去全面收集淮海战役的资料。
在经过一番整理与查找之后,他急匆匆地抱着资料淮海战役的资料,交给了眼前的林彪,这林彪将资料拿在手中,并且进行了认真地翻阅与阅读,在大致了解资料内容之后,他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不满,他便对刘亚楼说道;资料还不够全面,还需要继续整理搜集,刘亚楼在林彪的这番话之后,便打趣地问道:你是不是想要和粟裕一决高下。
这位男子在听到刘亚楼的提问之后,神情严肃地解释道:“这个人呀,就是说话欠考虑。”
于是,他又一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他告诉刘亚楼他之所以会让他去收集资料,首要原因那就是他对打了胜仗的兄弟部队深感兴趣。
第二原因那就是他对粟裕这个人本身就非常了解,甚至可以说林彪对粟裕的了解要比其他人深刻许多。
因为在南昌起义之后,我国就走上了南征之路,当时在所有的部队中就数粟裕和林彪所带领的军队最为突出。
后来,由于任务和所承担责任的不同,两人的经历也就发生了变化,当时林彪身上承担着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同时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主力军,
这对于当时的林彪而言,身上的担子很重,这也让他在战争中非常得慎重,每一个决定都会考虑再三,一般情况,如果只有六七成的把握,林彪根本就不敢行动,只有等到八九成把握的时候才会行动,而在这个时候最好的作战时机早已经错过。
而粟裕的作战风格以及所处环境,则和林彪是截然不同的,当时的粟裕远离中央,长期处于孤军作战的状态之下,他时常处于被敌人包围的状态之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粟裕即便是对一场战争取得胜利的把握仅仅只有五成,他依旧会全力以赴,而让林彪极为感兴趣的淮海战役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值得让林彪去研究探讨。
惺惺相惜,多处相似
当然,林彪之所以会如此地器重粟裕除了过人的作战能力与谋略之外,他们两人的身上都有彼此的很多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就是对方的影子。
首先最令人惊讶的就是粟裕和林彪的出生时间,两人均出生于1907年。
除此之外,更值得一提的是虽说他们二人的面相都看似是一个文弱书生,但是事实上在战斗的过程中没有一丝一毫的含糊。
正是这种较真的精神也让他们二人在后来的平型关战役和韦岗处女战分别迎来了自己的开门红,成为毛主席非常器重的人,同时也成了蒋介石非常头疼的人。
当然除了这些,两人的身上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坚持自己的主见,敢于直言,对于林彪的主见与直言我们不会感到陌生,而粟裕的牛脾气在当时也是出了名的,
毛主席曾经屡次要求他过江南下,但是粟裕却没有照办,始终秉持着那股倔劲一次又一次的斗胆直陈。
出生在同一年,相同的秉性与脾气,相同的面相,相似的战争高捷,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两人还有一个相同的爱好,对于林彪喜欢沉思看地图是众所周知的,而粟裕也不例外,他时常会站在一幅地图的面前,一站就是一整天,而他看地图的神情与林彪非常相似,两人神似一母同胞的双胞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