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聂荣臻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晋冀察边区在中国革命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曾被毛泽东同志亲笔授予“模范抗日根据地”光荣称号 1945年我军解放张家口 晋察冀边区首府移驻这里 张家口成为挺进东北 夺取华北的前进阵地 这里也是晋察冀红色文化的发源地和承载地 由此形成晋察冀革命精神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地决策:全力布置独立自主游击战,从此,聂荣臻等率3000名八路军孤悬敌后,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1937—1948年历时11年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形成了晋察冀精神,激励着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编写了深刻认识晋察冀精神的主要内涵,以此献给国庆75年。
晋察冀边区位于华北北部,包含以河北、山西、察哈尔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晋、察、冀、绥、热、辽等广大地区。1937年9月,开始组建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晋察冀军区机关迁到阜平,这里成为晋察冀边区的抗战领导中心。在抗战八年中,根据地军民和日伪军作战三万二千余次,毙伤日伪军三十五万余人,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晋察冀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作用,对全国战略反攻和进军东北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
1945年8月,我军从日伪军手里解放了第一个大城市张家口,晋察冀边区首府移驻这里,成为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这里崭新的民主制度及完备的建构为新中国的成立积累了宝贵经验,被誉为建国基石,形成新中国雏形。解放战争初期,以张家口为中心的晋察冀边区,成为挺进东北、夺取华北的前进阵地。同时也是晋察冀红色文化的发源地和承载地,由此形成了晋察冀革命精神。从1937年9月建立到1948年5月合并为华北解放区,在晋察冀边区历时11年的峥嵘岁月里,形成了把民族大义担在肩头,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气概;把一切困难踩在脚下,勇于进取,善于开创的精神;把党的形象铭记心间,与百姓生死与共,鱼水相依的深情;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植根于民,永葆初心本色品质的晋察冀精神,她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晋察冀精神的主要内涵,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把民族大义担在肩头,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气概;把一切困难踩在脚下,勇于进取,善于开创的晋察冀精神大义。
一部晋察冀抗战史,就是一部英雄史。狼牙山五壮士的抗日英雄们奋不顾身,将热血洒在中华大地上。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回望那段烽火硝烟岁月,感受蕴藏其中的精神力量。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题的词。1941年开始,日军对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所在地易县实施毁灭性的大扫荡,妄图一举消灭一分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狼牙山周边地区一片烽火狼烟。1941年9月25日,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葛振林,为掩护主力部队及人民群众安全转移,将日寇引向绝路,在打完最后一粒子弹后,宁死不屈、舍身跳崖。狼牙山五壮士的壮举,展现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从此,狼牙山成为了一座英雄的山。
英雄来自人民,人民哺育英雄。抗日战争是一次彻底的民族觉醒,激发起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怀。“爱国就是抗日,抗日就是爱国”的思想空前统一,谁浴血奋战、一心抗战,谁就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戴。
没有退路、唯有前行,没有妥协、只有斗争。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具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我们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创造性地开展了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战术战法,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战争年代,晋察冀根据地党政军民勇担道义、深明大义、伸张正义,用忠诚和热血谱写了晋察冀精神撼人心魄的张扬民族大义之歌。八年全民族全面抗战中,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经常牵制和抗击着1/3到1/2的华北日军和1/2左右的华北伪军及部分伪蒙军、伪满军、关东军。
晋察冀边区军民与敌人共作战3.2万多次,粉碎敌人千人以上、10万人以下的大扫荡110多次,消灭日伪军35.1万多人。但一批优秀儿女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二、把党的形象铭记心间,党政军与百姓生死与共,鱼水相依的深情,晋察冀精神体现的大爱。
兵民是胜利之本。我们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晋察冀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得到老百姓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军民实现了空前的觉醒、空前的团结。老百姓打心底里把八路军当成自己的队伍,积极主动为八路军提供给养、传递情报、帮助部队保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专题展览中的一幅“晋察冀边区行军小米证”照片,也印证了那段军民团结抗日的历史。当时在晋察冀根据地,由于敌人经常扫荡,每年征集的公粮,并不将它集中起来,而是由边区政府秘密地将粮食分散储存在老百姓家里“坚壁”起来。部队需要粮食时,只要是在根据地范围内,不管是哪个村庄,也不管是白天黑夜,只要找到粮秣主任拿出边区政府粮票,就可以立刻得到所需的粮食。
在党和人民军队舍生为民的行动感召下,晋察冀人民踊跃参军支前,践行了“军民生死与共”的晋察冀精神内涵。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抗战中,山西左权县有7万人口,就有1万人牺牲、1万人参军、1万人支前。武乡县14.3万人口,参加各种抗日组织的9万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军1.46万人。山西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出兵、出粮、出财物,支援抗战、支援八路军,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军队领导人在晋察冀工作、战斗,建立了丰功伟绩。山西集中了全国及国外众多抗日精英,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寸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部队上……”这是晋察冀边区人民发自内心的拥军歌唱。
三、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植根于民,依靠人民,永葆初心本色的品质。
晋察冀精神中的党政军民生死与共,还突出体现在党政军领导人植根于民,依靠人民,永葆初心本色的率先垂范中。1939年阜平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水灾,边区军民同舟共济、抗灾度荒,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年春天,树叶萌发。聂荣臻下令部队一律到较远的地方去采树叶,近处的留给群众,决不能与民争食,群众却主动把采摘好的树叶送到部队。为支持部队抗日,保护机关干部,晋察冀边区的人民群众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在领导带头下,党政军与老百姓情同手足,真正达到了生死与共。
在抗日战争中,尽管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距敌人不过几十华里,尽管有许多战火纷飞的场面,但是,却有一种安全感。在群众的海洋里,安全得很啊!有一段时间,军区领导机关驻在唐县和家庄,中央分局在阜平易家庄,聂荣臻每次去开会的时候,只带一个警卫员,一人一匹马,一天就跑到了。一路上毫无危险,走到哪里,哪里的老百姓都给烧水、指路,照顾得十分周到。八路军英勇抗击侵略者,保护了人民,人民同样尽心尽力地保护我们。这就是经过发动群众,在军队和人民之间建立起来的鱼水关系。
1943年夏,日本军队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做全面的扫荡。《晋察冀日报社》所在地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成为日军扫荡重点,在反扫荡中,马兰及附近村民为了掩护报社,19人壮烈牺牲,无一人泄密……同是1943年,邓拓和夫人丁一岚在马兰生下了邓小岚,邓小岚寄养在马兰的一个农户家直到1946年。
在日本鬼子不扫荡的日子,晋察冀根据地是很安定的,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开展,秩序井然。有的地方,甚至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地步,社会风气非常好。
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聂荣臻始终把群众的温饱放在心上,他在取得反扫荡胜利后说激动的说:“依靠人民,比山靠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