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分析和实践思考
2012-09-27 10:06:00
作者:余建峰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二是挖掘内涵,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要把教育基地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挖掘出来,更好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好地教育后代、激励后人。所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要见物、见景,更要见人、见思想、见精神;不仅要硬件齐全、环境整洁,更要体现先进思想和崇高精神。注重做好重要文物史料特别是革命历史文物史料的征集、保护、整理和研究工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文物史料进行科学的诠释,赋予鲜活的时代内涵。要以史实为基础,紧密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在丰富主题思想上下功夫,在挖掘精神内涵上下功夫,既传播知识,又启迪思想,激励人们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三是注重创新,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增强教育效果来进行。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知识背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都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不改进、不创新,还是沿用老方式老办法,就产生不了吸引力,也就谈不上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创新,努力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增强教育效果,要从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等多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基本陈列的水平。基本陈列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依托,是衡量教育基地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要综合运用文物、图片、模型、雕塑、景观等多种形式,善于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解决基本陈列内容陈旧、手段方式落后的状况。从大纲撰写、形式设计到实物制作、展品布置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研究,大胆改进创新。要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精心组织一些高水平的专题性展览,打造陈列精品,形成展览亮点。要在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注意发挥教育基地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衍生出更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四是拓展功能,进一步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和知识宝库。我们应从多方面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拓展教育功能,不断扩大教育的覆盖面,使教育基地成为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成为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可以充分利用节假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举行各种庆祝纪念仪式,组织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要通过举办研讨会、演讲会、报告会和文艺演出,不断增强教育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让人们在参与互动中受到启迪、得到提高。要积极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把馆内陈列与流动展出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

    五是优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强化内部管理,努力创造一流环境,建设一流队伍,提供一流服务,使教育基地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应作为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必须长期遵循的重要原则。注重强化服务意识,一切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一切为群众着想,在接待咨询、参观引导、安排讲解等方面,提供热情、文明、规范的服务。切实加强工作人员尤其是讲解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注意美化教育基地内部和周边环境,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管理,努力保持历史风貌,营造整洁、庄重、有序的参观氛围。使教育基地真正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爱国主义进校园 铁军精神育后人——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铁军精神进校园”巡展活动纪实(组图)
·下一篇:高层微妙关系使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失利
·封一(组图)
·封二、封三(组图)
·高层微妙关系使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失利
·与蔡长雁同志发表的《试论曹甸战役与皖南事变之间的关系》一文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略论新四军文化建军之路
·爱国主义进校园 铁军精神育后人——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铁军精神进校园”巡展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5•18国际博物馆日
·先辈浴血奋战九死一生 后代寻迹思源继承遗志——“皖南事变战地行”寻访活动纪实
·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再次“拥抱”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心得体会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地址:安徽省泾县云岭镇罗里村 邮编:242546
电话:0563-5901022 传真:0563-5900315
E-mail:N4A19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