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理论研究>>正文
抗战为什么赢——读毛泽东与斯诺的“窑中对谈”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陈红民
浏览次数:
2025-07-07 15:02:30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中日力量对比与国际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战的基本路线与坚持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中国共产党开辟抗日敌后战场,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国全民抗战的汪洋大海之中。讨论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对抗日战争战略思想与理论的贡献,最常被说起的是毛泽东1938年5月发表的《论持久战》。彼时,距全面抗战爆发不到一年,日本侵略者的气焰正炽,毛泽东在文章中不仅高瞻远瞩地断言中国一定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而且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各个阶段的特点与中国应采取的战略战术。

    其实,更早之前的1936年7月,毛泽东即在陕北窑洞里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预言过,中国在三个条件下一定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个预言与抗日战争的实际进程基本吻合。

    毛泽东与斯诺的“窑中对谈”

    1936年中国的形势是,经过艰难长征的工农红军主力刚在陕北立足,蒋介石要趁红军立足未稳之际予以最后一击,日本侵略者在占领东北后,又制造华北危机,企图扩大侵华战争。中国与中国革命向何处去,都处在十字路口。7月,斯诺到达陕北,成为第一个到红色区域采访的西方记者,采访了毛泽东。这是历史性的会面,西方记者终于探访到中国革命的秘境,中国革命的领导人第一次面向西方发出自己的声音。在陕北的窑洞里,两个差异巨大而又急切需要了解对方的人就广泛的问题彻夜促膝长谈十数次。斯诺将在陕北的所见所闻写成多篇通讯报道在英国和美国的报刊发表,名动一时。稍后,他又将报道汇集成册,取名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出版。

    作为一个敏锐的记者,斯诺在陕北与毛泽东“窑中对谈”时,当然会提出中共如何看待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日的策略问题,毛泽东予以详细解答。《毛泽东文集》中收录了他们所谈的三个相关主题:“外交问题”“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论统一战线”。在7月16日围绕“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主题进行讨论时,毛泽东对斯诺表达了对抗日战争前途的坚定信念:“我们深信,中国人民是不会向日本帝国主义屈服的。我们深信他们会把他们的巨大潜力动员起来,投到抗日的战场上去的,他们会全力以赴地去对付侵略者的挑战。在这场斗争中,最后胜利必定属于中国人民。”接下来,便有两人的精彩对话:

    (斯诺)问: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有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

    (毛泽东)答: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

    (斯诺)问:你想,这个战争要延长多久呢?

    (毛泽东)答:要看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实力和中日两国其他许多决定的因素如何而定。即是说,除了主要地看中国自己的力量之外,国际间所给中国的援助和日本国内革命的援助也很有关系。如果中国抗日统一战线有力地发展起来,横的方面和纵的方面都有效地组织起来,如果认清日本帝国主义威胁他们自己利益的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能给中国以必要的援助,如果日本的革命起来得快,则这次战争将迅速结束,中国将迅速胜利。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很快实现,战争就要延长。但结果还是一样,日本必败,中国必胜。

    这段对话的精彩之处在于,此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尚处于局部抗战阶段,国共仍在内战之中,外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微乎其微,毛泽东所说抗战胜利的三个条件均尚未出现,偏处西北的他就大胆地提出抗日战争的结局是“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然而,这个大胆的判断并非一厢情愿,而是毛泽东认真观察与思考中国的实际情况、中日力量对比与国际政治格局做出的。

    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毛泽东所列出中国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一个条件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这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中日两国在军事、经济诸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落后的中国只有实现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才有可能取得胜利。毛泽东与斯诺谈话之时,国共仍处于严重的武装对立状态,中国抗日统一战线建立的前景看似渺茫,但毛泽东根据以下三个因素,断定一定能建立起来:日本侵略的严重性;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倡导;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主张与中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与捍卫者,国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后,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也提出了“国际援助”的问题。1936年8月,中国共产党致信中国国民党,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此后,中国共产党多次派代表与国民党进行关于两党合作抗日的谈判。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爆发,中共中央向蒋介石提出了发动全民族抗战等三项要求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保证。通过谈判,蒋介石被迫同意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分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与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开赴抗日前线,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9月22日,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随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中共中央的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起来。在整个抗日战争进程中,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也产生过分歧,甚至摩擦。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与“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坚持下来,确保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点,转折的基础是各族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

    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在中日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中国的抗日战争急需世界各国的支援。在中国的局部抗战时期,欧美各国政府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没有一个公开支援中国的抗日。但毛泽东分析,随着日本侵华的扩大,必然与各国的在华利益产生尖锐矛盾。毛泽东据此呼吁各国政府、各国人民、各党派和各群众组织团结起来,组成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这个国际抗日统一战线是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与延伸。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开战。苏联最先感到日本的威胁,与中国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对华提供军事援助,派出军事顾问。著名的苏联志愿援华飞行队直接来华参加对日作战,取得了击落击毁近千架日军飞机的战绩,200多名苏联飞行员在作战中牺牲。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虽严重损害了美英等国的在华利益,然而由于欧洲局势紧张,欧美各国仍尽量避免与日本发生严重冲突,不敢公开支援中国抗日,中国的抗战局面十分艰难。毛泽东在1939年向英美等国呼吁,“中国如果战败,英、美等国将不能安枕”,援助中国就是援助他们自己,“任何国家欲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开战。英法等国不但未帮助中国抗击日本以打击法西斯阵营,反而在日本的压力下,关闭了滇缅公路和滇越铁路,造成中国抗战局面更加困难。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珍珠港,彻底打破了英美各国的幻想,美国宣布对日作战,中国与美、英、苏等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英美等国认识到中国战场的重要性,希望中国能够最大限度地拖住和消耗日军。美国罗斯福总统提议组织中国战区,负责同盟国军队在中国、泰国、越南和缅北境内对日作战。1942年1月1日,罗斯福在华盛顿正式宣布建立中国战区的决定,推举蒋介石为中国战区统帅。包括抗日在内的世界反德日意法西斯战线形成,中国抗日战场正式与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融为一体。

    由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盟国对中国提供大量的经济与军事援助,中国抗日战争的局面大为改观,增强了中国人民必胜的信心。

    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有两点:在中国内部,各族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万众一心坚持抗日;在外部,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各国团结互助共同对敌。毛泽东在全面抗战爆发前所断言在三个条件之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一定能最后胜利,虽然日本国内与其殖民地人民的反战活动未能达到足以阻止侵略并促使其失败的程度,但中国抗日统一战线与国际抗日统一战线(扩大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两个条件形成,且力量十分强大,足以战胜日本侵略者,这就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历史证明了毛泽东1936年在陕北与斯诺“窑中对谈”中关于抗日战争中国一定能赢预言的正确性。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下一篇: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汇聚民族复兴力量
·宁夏党史专家杨文元到访北京斯诺故居(组图)
·聂晓民:宁夏党史专家杨文元到访北京斯诺故居(组图)
·特稿:宁夏党史专家杨文元到访北京斯诺故居(组图)
·红色头条:刘玉兰会长等参加纪念埃德加·斯诺诞辰120周年研讨会并讲话(组图)
·祝贺赵心童勇夺2025年斯诺克世界杯冠军(图)
·“沿着斯诺的足迹——全球青年双语主持主播美丽中国·延安行”活动举行
·斯诺笔下的红色小城:宁夏同心县
·从斯诺到基辛格
·斯诺说:毛主席有四张王牌,让他拥有了绝对的自信(组图)
·斯诺:揭开红色中国神秘面纱,毛泽东平生第一次向他敞开心扉,长眠在北大未名湖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汇聚民族复兴力量
戴安澜:永远振翅的“海鸥”
青山埋忠骨  无名树丰碑
81年前,少年特工立奇功(时空对话)
红色联播-沧州韩中清:赞七一勋章获得者(组
同仇敌忾赴国难 众志成城卫山河(山河显影)
红色联播:“铁军血脉永流传”首期党课暨系
抗战为什么赢——读毛泽东与斯诺的“窑中对
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祝贺东留善固村老年书画研究会正式成立!(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