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文章>>正文
81年前,少年特工立奇功(时空对话)
来源:《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7日 07 版)
作者:郭晓龙
浏览次数:
2025-07-07 15:09:55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一所普通民宅内,95岁的王济堂老人挺直腰板,精神矍铄,胸前的勋章闪闪发光。

  阳光打到墙上的东北抗联历史照片上,照亮他左眉骨上一道深陷的疤痕,左肩窝处的旧疤在军装领口若隐若现——那是81年前少年特工“小猫”与日寇刺刀搏命的印记。

  少年为何成为特工?

  “我再也不想过牛马不如的亡国奴生活”

  1930年,王济堂出生于哈尔滨市一个贫民家庭。8岁丧母后,孤苦伶仃的他跟随伯父王守璧在一家豆腐坊里相依为命。

  年少时,王济堂曾亲眼看到日本宪兵像强盗一样在豆腐坊白吃白拿,稍不如意就对伯父拳打脚踢。

  1943年1月,当3位“黄豆商人”踏进豆腐坊时,王济堂第一次听到新鲜的抗日主张和抗联队伍英勇的斗争事迹:伏击日伪运输队、智取肇源县城……他听得热血沸腾。

  “从今以后,我的豆腐坊就是你们的秘密联络点,我的侄子你们也带着打鬼子吧!”同样痛恨侵略者的王守璧掀开里屋门帘,3个身影从暗处现身——他们是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张瑞麟、三棵树铁路工厂地下党支部书记董丽泉和抗联交通员韩大爷,棉袍下藏着的驳壳枪若隐若现。

  “个头还不及‘九九式’步枪高,活脱脱像一只小猫!”张瑞麟捏了捏王济堂单薄的肩膀,“枪都扛不动,怎么打鬼子?”

  “我再也不想过牛马不如的亡国奴生活!再也不愿看到伯父被日本人欺负!”听到质疑,王济堂突然抓起灶台上的铁钳砸向磨盘,火星四溅,“您让我咬鬼子脖子都成!”

  就这样,13岁的王济堂在张瑞麟的安排下,以代号“小猫”潜入三棵树铁路工厂做学徒。一个瘦弱少年,就此钻进敌人的“心脏”。

  在日军严密控制的工厂,机敏的特工“小猫”开启了“蚂蚁啃骨”式的破坏:趁敌不备砸坏精密机器、卸下关键阀门换上废品、将铁屑偷偷塞满车轴与车床的油盒、悄悄割断连接机车的胶皮管……年仅13岁的他,凭着机灵劲儿屡立战功。有人评价他:“面黄肌瘦像只小猫,可打鬼子的心比铁还硬。”

  “说不怕那是假的,破坏机器时手心全是汗,但想到前线的战士们,手就稳了。”回忆起往事,王济堂拳头紧握。

  哪次潜伏经历最危险?

  “嘴唇豁开了,血哗哗地往喉咙里灌”

  为了拓宽情报来源,灵敏的王济堂很快练就了一身追火车、扒火车、跳火车的本领。就在潜伏的第二年,14岁的他经历了一次危险。

  1944年7月,为了刺探日本关东军的军事情报,王济堂穿上铁路制服,怀揣铁路“身份证明书”和通勤票,手提检车锤,扒上开往伪满“首都”新京(长春)的运兵专列。

  “你们要去哪里?苏联吗?”潜伏工作让王济堂很快熟练掌握了日语,凭借标准的口音和小孩的长相,他向车内的关东军打探起情报。

  “不是,是去缅甸。”看到身穿铁路制服、身材矮小的王济堂,被搭话的关东军并无多少防备。可正当王济堂准备离开专列时,另一名警惕的关东军突然扑来,狞笑着用刺刀抵住他后背:“进车厢问话!”

  “要是进去肯定凶多吉少!”千钧一发之际,王济堂立刻拽开车门纵身欲跳,寒光倏地闪过。

  “要是大个子早被捅穿肚子了!我往下一蹲,刺刀‘噗’地攮进左眉骨!”鲜血瞬间模糊了视线,王济堂偏头再躲,第二刀深深扎进左肩窝,“嘴唇豁开了,血哗哗地往喉咙里灌”。在日军拔刀的间隙,满脸是血的王济堂如小猫般蜷身跃下飞驰的列车。

  荒草碎石剐破衣裳,雨血混杂间,王济堂拖着受伤的身体艰难跋涉。回到豆腐坊时,他第一时间将打探的军事情报转交出去。

  这份染血的情报经地下党急送苏联,苏联方面综合各方面信息后,决定把驻西伯利亚的76万军队调往苏德战场。少年特工立下奇功。

  深藏功名,精神如何传承?

  “希望有更多人通过小小的勋章,了解抗联的战斗岁月”

  抗战硝烟已散,王济堂的身影却并未远离战场。他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最终在公安战线上继续报效祖国。哈尔滨市公安局道外分局内保科成了他的新“阵地”。他与同事3年间破案300余起,被评为“破案能手”。

  那段代号“小猫”的惊险岁月,连同累累伤痕的由来,被他深埋于心底数十年。严守党的秘密,是隐蔽战线战士的铁律,哪怕对至亲亦守口如瓶。女儿王窕颖坦言:“父亲身份特殊,我们也是后来才隐约知道的。”

  2015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签署命令,授予王济堂“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勋章。

  面对这枚象征无上荣光的勋章,王济堂却心如止水:“这荣誉属于全体抗联英烈,非我一人可独占。”不久,这枚意义非凡的勋章,被他郑重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希望有更多人通过小小的勋章,了解抗联的战斗岁月。”他说,“作为幸存者,我所做的和英烈们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身份公开后,王济堂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他书桌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笔尖在稿纸上沙沙作响。《英雄无悔》《在日寇刺刀下脱险》……一篇篇饱蘸血泪的回忆录接连问世。他还加入了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与百位老党员一起,将尘封的抗联故事转化为鲜活的教材。

  他的家,也俨然成为一座微型的“抗联精神陈列馆”。墙上照片里,他与年轻官兵、莘莘学子并肩而坐,锦旗、奖状环绕四周。王窕颖退休后成为父亲最得力的助手,悉心整理浩繁的抗联史料:“父亲的故事是珍宝,要让更多人知道那段历史的分量。”

  去年初,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内,这样一个场景令无数网友动容:得知台湾小朋友“小当归”一家前来参观,王济堂特意前往。他温和而坚定地为孩子们讲述民族共同的伤痛与抗争史,并将一幅亲手书写的书法赠予他们——“希望小当归常回家看看,必能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墨香氤氲间,历史的悲壮与对未来的期许交织,家国情怀跨越海峡。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同仇敌忾赴国难 众志成城卫山河(山河显影)
·下一篇:青山埋忠骨  无名树丰碑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青山埋忠骨  无名树丰碑
81年前,少年特工立奇功(时空对话)
同仇敌忾赴国难 众志成城卫山河(山河显影)
红色联播:“铁军血脉永流传”首期党课暨系
抗战为什么赢——读毛泽东与斯诺的“窑中对
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祝贺东留善固村老年书画研究会正式成立!(
新发现毛主席和外国朋友在一起的照片:为什
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贡献
红色诗词-宋有荣:纪念“七 七”事变88周年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