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播报
新发现毛主席和外国朋友在一起的照片:为什么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2025-07-07 14:46:05
来源:善之渊
作者:李克勤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李克勤(jixuie)题记:毛主席与“左”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区别,在于理论上不激进,实践上行稳致远;与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区别在于理论上不保守,在实践上开拓前行。具体在处理国际关系上,毛主席在讲斗争时,总是不忘记团结大多数,即使是敌对国家,毛主席决不搞斗争扩大化,始终追求“分化、瓦解敌军”;而在讲团结时,讲联合时,又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这样一来,毛主席就对“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从理论到实践,从路线到方针政策,都有了一套系统的想法说法做法,给我们智慧,给我们力量,所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在国际关系上总是能够把握先机,力拔头筹——因为我们道器变通之根牢不可破,我们道器变通之基坚不可摧,我们道器变通之变——由我们和全世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一道,推而行之谓之通,道器变通。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就是水到渠成的,理所当然的了。

    毛主席在国际问题上的调查研究,始终把重点放在各国人民那里,只要有机会,毛主席就和世界各国朋友广泛进行接触。这幅照片好像是1950年代拍的,也可能是1957年访问苏联时与外国朋友近距离接触的场景。

    毛主席的习惯,影响了我国外交人员、外贸人员,以及所有有机会接触外国人的各行各业的各方人士。

    这其中有个典型,那就是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他深悟毛主席思想,在一次偶然事件中,把握了与美国运动员的接触,打开了中美“乒乓外交”的序幕,后又在毛主席亲自决策、导演下,中美两国敌对状态,开始逐渐解冻、部分消解。

    值得一提的是,乒乓外交时,庄则栋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懂得毛主席在《愚公移山》里的教导:“我们第一要把美国人民和他们的政府相区别,第二要把美国政府中决定政策的人们和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员相区别。”

    这是一个道器变通之变的过程,毛主席在具体的外交工作中有什么特殊举措呢?

    第一,交新朋友,旗帜鲜明表明立场,理直气壮说明观点;

    第二,不忘记老朋友。

    一、交新朋友,旗帜鲜明表明立场,理直气壮说明观点

    1967年,毛主席发现了尼克松这个人。这是尼克松的幸运。

    毛主席作为领袖,在重大问题上不存在因为没有想到,而错过机会的问题。毛主席常常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或者浪成于微澜之时,就以战略家的高敏感性而察觉,同时又以大政治家的敏锐性而果断决策。毛主席总是能够未雨绸缪不是偶然的,那是必然的道器变通。说起1972年尼克松访华,可能会有人觉得那是乒乓外交的结果,可乒乓外交又是为何产生的呢?在乒乓外交开始的时候,庄则栋想起过毛主席《愚公移山》里的教导,那可以算作乒乓外交道器变通之根。如果要说乒乓外交道器变通之基,那不妨看一看1967年毛主席和当时还不是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之间的无声交流。正是这种特别的交流,构成了乒乓外交道器变通之源——变为道器变通之源。

    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越战之后的亚洲》的文章。

    估计毛主席是看外国英文杂志,发现了了尼克松的这篇文章。

    毛主席对于尼克松“弹的老调”不怎么在意,倒是对于尼克松在文中的新的说法给予了足够关注。

    尼克松说:“ 从长远来看,我们简直经不起永远让中国留在国际大家庭之外,来助长它的狂热,增进它的仇恨,威胁它的邻国。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十亿最有才能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

    随即,毛主席叮嘱周总理阅读这篇文章,并且告诉总理“一定要注意美国的动向”。

    这里有几个词语,我们不妨特别关注:

    叮嘱、一定、注意。

    1967年下半年,中国怎样,世界怎样?

    毛主席为何这么做?

    后来结果怎样?

    这都是很值得思考的,这里不多说。

    值得注意的是,自毛主席发现了尼克松这个人之后,我们并没有可以去讨好与尼克松相关的美国人,相反,我们支持亚非拉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没有丝毫松懈,我们支持越南人民抗美救国的斗争,力度更大了。

    尤其是到了尼克松当选总统后,我们一方面在毛主席直接决策下,把尼克松总统就职演说全文登在《人民日报》上,另一方面对尼克松上任后坚持美帝国主义的每一个倒行逆施,都毫不留情给予谴责。

    著名的《5·20声明》就是个典型。

    毛主席领导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立场坚定——站在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一边不动摇;理直气壮谴责任何国家的帝国主义行径。

    《五·二〇声明》也是对美国大学生抗议尼克松政府法西斯暴行的声援

    二、不忘记老朋友:尼克松访华前后周总理两次密访朝鲜

    1971年是中国外交发生重要变化的一年,这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总理会谈,之后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次年访华,震惊了全世界,也使一些国家产生了疑虑。

    于是,毛主席派周总理当即秘密前往平壤,会见金日成通报情况。

    周总理清晨出发,飞抵平壤时,金日成亲自到机场迎接,并陪同送至大同江畔的国宾馆。周总理没有休息,上午和下午,连续与金日成会谈,深入分析世界形势变化和中国与美国松动关系的考虑,金日成听后表示十分重要,朝党中央要专门开会讨论。金日成设丰盛晚宴招待周总理,并挽留他住下休息一天,但周总理予以婉谢,并于当天午夜飞回北京。

    此后不久,金日成派特使来北京向中方通报,朝鲜完全理解并同意中方的做法。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后,周总理再次前往平壤,向金日成主席通报了访问的情况。

    为什么说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好呢,好就好在这条路线始终是主持公道正义的。

    在具体的外交活动中,周总理坚决执行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线,一贯特别尊重小国、弱国、穷国,一贯支持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正义事业,对此朝鲜的领导人和朝鲜人民深有体会。所以他们对毛主席有着深厚的不可动摇的情分。

    三、尼克松总统访华:那是毛主席化敌为友的成功战略

    毛主席为何要把尼克松当做朋友一样接待?

    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华时,毛主席没有把他和基辛格作为“打倒”之列,明确说“都打倒了,我们就没有朋友了嘛”,这个语气带有玩笑的味道,但这个说法是认真、坦率的,事实上也是说得通的,历史证明那也是行得通的。虽然中国和美国通过乒乓外交打开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大门,但毛主席始终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对此尼克松十分佩服,第一次见到主席时,他毫不掩饰这一点。国外象尼克松这样的政要很多,他们读了毛主席著作,了解了毛主席在国际事务中的道器变通之后,虽然在意识形态上不一定认同毛主席,但由衷钦佩毛主席的胆识、意志与作风,要不然在毛主席逝世之后,他们不会发表那么多让我们都感动的声明和谈话。毛泽东主席作为一个伟人,属于世界,这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世界,那是举世公认的,任何人都抹煞不了毛主席的丰功伟绩。

    这是一个经典镜头,59岁的美国总统在79岁的中国主席面前表现得如此谦虚,没有丝毫做作,十分自然得体。

    近代以来,中国实际上已经不是严格意义的主权国家,自然不可能有一个完整意义的自主外交。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才开始恢复元气,中国外交才开始逐渐得到恢复。先是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承认新中国,接着又有一些非社会主义阵营,同时与我国有着比较直接地域关联的国家如印度也承认了我们,后来经过抗美援朝、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比较大的国际事件,有一批第三世界和第二世界国家相继承认了新中国。在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前,毛主席也没有急于想得到资本主义世界的政客承认我们,包括恢复联合国席位主席也不是很着急。这是为什么?这可以从建国初期毛主席关于外交的“三句话战略”来考察,也就是说,一旦我们从“另起炉灶”起步,“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果然到了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件“屋子”由器而道,由道而器被毛主席领导的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扫得干干净净以后,美国总统尼克松还真就不请自来了,与此同时一大批欧美国家的政党首脑、国家元首争先恐后前来中国访问,他们在北京机场后统一完成“三部曲”——坐红旗,住钓鱼,见主席。

    当美国总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旁走过,检阅被他称为“最出色仪仗队”的时候,这是一个标志——道器变通之变——中美两国的敌对状态,自然开始消解了。中国全方位外交正式展开了。此前外交,经过建国初期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后,主要在第三世界和部分第二世界进行。

    尼克松总统访华时,中美两国尚处在敌对状态。然而中美两国有识之士都已经下定决心来个道器变通之变,变为道器变通之源——只要,只有变才能改变这种敌对状态。所以,尼克松总统就在美国对外政策上,来了个大胆的道器变通之变。尼克松是很幸运的,因为中国有伟大领袖毛主席懂他,因此他愿意“不请自来”。

    这个时候,毛主席理所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化敌为友的最后一步——最后的机会了。

    瓦解敌军,是毛主席为我军定下的政治工作三项基本原则之一。

    尼克松总统访华,在毛主席面前毕恭毕敬,随后经过艰苦谈判,中美两国签署《上海公报》,别的不说,仅就尼克松总统代表美国政府同意在《上海公报》里,写进这样的内容,让全世界包括美国人民知道,就足以证明,毛主席化敌为友的战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尼克松这个人后来在道层面的思想不能说转变了,但在器层面的行动上,他为中国和美国的关系的确是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的,是不是?

    再来看《上海公报》里的内容,我们感觉就不一样了。

    请看这一段:

    李克勤后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的朋友是很少的,后来很多新朋友中间有很多曾经是我们的敌人,我们是怎么化敌为友的?看看尼克松总统不请自来的过程,就会明白很多,是不是?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今日聚焦:打鼓新场之争,毛主席有多艰难!
·下一篇:无
·今日聚焦:打鼓新场之争,毛主席有多艰难!
·红色联播-大漠风沙:北京科技大学的毛主席塑像(组图)
·旋梯书苑·毛主席诗词陈列馆:毛主席回韶山历史照片捐赠仪式在湘潭旋梯书苑举行
·特稿:毛主席回韶山历史照片捐赠仪式在湘潭旋梯书苑举行(组图)
·毛主席:你们不让我开会、发言,想干什么?(组图)
·红色头条-刘振起:纪念建党,最忆毛主席——写在中国共产党第104个生日之际(图
·红色联播-大漠风沙: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的毛主席塑像(组图)
·尹宪成、朱洪芝:伟人颂:纪念七一建党节 无限怀念毛主席
·特稿:伟人颂:纪念七一建党节 无限怀念毛主席
·毛主席逝世后,工作人员拿出毛主席随手写的几个字,以高价612万元被人买走(组图
毛主席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主席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