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载于2013年12月26日博客文集,现摘录、修订、补充内容并统一标题写法,以作为早期毛主席塑像的系列篇。

【01】中国地质大学的毛主席塑像
单 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 址:北京学院路29号 地理坐标:东经116°20′45″ 北纬39°59′19″ 塑像朝向:东 立像时间:1967年 拍摄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一进地大东门就能看到毛主席塑像,塑像前面视野开阔,后面是一座五层工字形主楼,楼座很大,外墙涂色、周边环境与初冬的暖阳浑然一体,校园里庄重、典雅、气派,三三两两的学生目不斜视匆匆而过,满视野泛着人杰地灵的气息。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早年著名北京八大学院之一。感觉上,这个曾经2000人出1名院士和盛产登山运动员的地方确有京城老高校的范儿。
站在大门的中心线上我仔细观察塑像和周围建筑,塑像的位置、体量都挺到位,整体环境融洽、和谐,呈轴线居中两边对称布局。
塑像正面朝东,这是北京23尊室外早期毛主席塑像中唯一一尊面朝正东的。
拍摄时间晚了点儿,再早半个小时或光线更好一些。

【02】2013年4月30日拍摄。
像身体量不小,参照塑像下面真人的比例,这座塑像应该是“三数模式”,即像身7.1米,象征党的生日;底座5.16米,意为“516通知”(文化大革命纲领性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两数之和为12.26米,即毛主席的诞辰日12月26日。“三数模式”是当年上海复旦大学红卫兵组织“新复旦师”独创的,后迅速被全国各地效仿,现存早期毛主席塑像中差不多有40尊是“三数模式”。
关于立像时间,从历史背景及地大地理位置分析,估计是1967年下半年立像,前后差不了三两个月。
据说这尊雕像的材质是一种变质岩的汉白玉。搞地质的,把石头研究透了,一定是用最好的雕塑材料。看上去,塑像的表面有涂层。
底座无字。
来这里之前我向同事打听,他告诉我现在去正好,“十八大”召开之前,学校对塑像进行了清洁。

【03】星图。
地大对面是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也有一尊形态相似的毛主席塑像,隔着学院路与这一尊相对而立,两尊雕像相距270米。

【04】1961年的老照片。
现在毛主席塑像的位置原来是一座“地质工作者”雕像。楼顶上的字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打小就刻在脑子里的口号,抹都抹不掉。

【05】2013年4月30日拍摄。
一座雕像,是一场历史与当下的对话,历史是永恒的,是无法改变的,当下是翻页的,不同经历的人读到内容也不尽相同。

【06】2023年12月26日拍摄。
十年转瞬即逝,似乎变化不大,却楼顶上的校名不见了,2017年“天阶线行动”之后拆除了,灯杆上的白色灯罩泛黄了,大楼外墙上的空调机多了几个 ……
毛主席塑像高大挺拔、气韵不凡,始终如故,迎来一群群怀揣梦想的莘莘学子,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送走一批又一批背着地质包的有志青年奔向云海深处和层层高峰为祖国寻找丰富的矿藏,年复一年,福泽绵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