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载于2013年12月26日博客文集,现摘录、修订、补充内容并统一标题写法,以作为早期毛主席塑像的系列篇。
北京科技大学西门与中国地质大学东门隔着学院路相对,从地大东门出来向北过人行天桥即到北科大。从大门外就能看到毛主席塑像,校门里进深较长,毛主席塑像在尽头一栋老楼的前面。老楼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苏式建筑。

【01】北京科技大学的毛主席塑像。 单 位:北京科技大学 地 址:北京学院路30号 地理坐标:东经116°20′56″ 北纬39°59′19″ 塑像朝向:西 立像时间:1967年 拍摄日期:2012年11月20日 打眼一看,这尊雕像与对面那尊大小和式样完全相同,也是毛主席穿风衣背手的。都说这两尊雕像一模一样,但仔细观察,有多处细微不同,最明显是头部的朝向。两尊雕像的头部都略偏南侧,由于两尊雕像相对,所以一尊头部偏左,一尊头部偏右。显然,这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光线效果。 在北京,两座毛主席塑像相距数百米的地方有好几处,但这两座距离最近。 底座上没有文字记载。 校园里很安静,往来人员不多,塑像前有人带孩子玩耍,一学生走到毛主席塑像前用手机比划着拍摄。 见带孩子玩耍的人从塑像前走开,我拿掉相机上的镜头盖。

【02】2013年9月24日拍摄。 北京科技大学原名北京钢铁学院,早年北京八大学院之一。学院刚建成的那几年名气很大,很多国家领导人都来视察,周总理就来过三次,第三次来的时候还把西哈努克亲王带来了。可见,那个时期北京钢院是国家拿得出手的宝贝。 这里不仅称之“钢铁摇篮”,也有“市长摇篮”之说,共和国的很多市长都是从这个校门走出来的,他们担任过北京、广州、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市长或副市长。

【03】老照片。 1962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制作的“矿冶工人”青铜塑像安放在校园内的中轴线上。雕像高约三米,由一名矿工和一名炼钢工人组成,象征北京钢铁学院的师生矿冶并肩,共同建设祖国的决心。1967年毛主席塑像建成,“矿冶工人”青铜像挪走,在这条中轴线上放置两座人物塑像的确不妥。从老照片上看,“矿冶工人”青铜像原来在大门里侧迎面的位置,不知道现在何处。

【04】老照片。 在网上找到一张1978年的照片。主楼楼顶中央有一桅杆,桅杆顶上是一颗五角星,犹见苏式建筑风格。

【05】2013年9月24日拍摄。 图片右侧是巨大的校徽。在此之前,1992年建校40周年之际,太原钢铁公司500名校友代表山西省校友会向母校赠送了一座“大鹏展翅”雕塑,安放在毛主席塑像的前面。“大鹏展翅”雕塑体量又高又宽,从中轴线看过去,有碍毛主席塑像观瞻。后来,“大鹏展翅”雕塑挪到逸夫楼前,高度适中的校徽取而代之。

【06】2013年9月24日拍摄。 这尊毛主席塑像的落成时间应该是1967年七八月间。

【07】2013年9月24日拍摄。 这天下午,我在校园里逗留了两个多小时。 我坐在校徽背面的台阶上,守望最后霞光中高大的毛主席塑像,一直到太阳落下去,余辉散尽。 十余年过去了,我没有再来这里,就摄影而言,或许我已经把天时地利人和用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