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鹏到院子里喊了几声,没有人应答,他就朝西面走,在另一个院子里喊,此时一个60多岁的妇女引着一个有点痴呆的男孩过来。李锦鹏问:“老人家,你知道不知道小燕家在那里住?”“地方就在这里,她现在不在家,为了娃娃念书在榆林。你怎认得小燕?”“我是张庄的,她和我的婆姨是姐妹。”“你看亲亲走到了门上还认不得,快回家,我就是小燕的婆呀!”“不回去了,有事忙着呢。”此时,我和石小庆也来到院子里,石小庆问:“这是旧村,还是新村?”她说:“是后来修得地方,老地方还在下边。”石小庆说:“是不是把旧地方照一下更好。”“我说,既然来了那就照吧。”看到坡很陡,为了减轻重量,我说:“路不太好,你们俩个下去照就行了,我在这里等着。”他们走后,小燕婆婆和我谈了一会话。当他得知是毛主席卫士的儿子来拍毛主席走过的地方时,很是感动。他说:“毛主席他老人家真伟大,我们都怀念他。我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女儿的生活都不错,但儿子的生活不怎样。大儿子有点残疾,取得媳妇也不太精。你看养下这个孩子,她也就没了。这个孩子也不精,就我照应着。政府给这个孩子和我都有生活费。要不是毛主席打下的江山,像如我的这个孙子,早就饿死了。毛主席给咱老百姓是办了天大的好事啊!毛主席的卫士还健在,你看吃枣给摘上些……哎,再迟来上半个月,枣就红了。”我说:“不用了,有这个心意就很不错。我和小燕姐夫的路上还说要给带一点,但他说还得一段时间才能回去。”过了一会,他们开着车上来了,车已经开了灯。我们谢了老妇人的挽留,然后往回走。我第九次听到石小庆说:“陕北人民最热情!”
李锦鹏回时要朝石佛寺走,我说:“晚上不同白天,白天咱都不时地走错,晚上更难说,我看还是直接朝通镇那里回吧?”他说:“走这边近十几里路呢。”“只要你能行上,那就走吧。”我们上山走了一会,前面有一座庙,庙旁载着树,和毛主席住过的白龙庙村的白龙庙极为相似,我前几年采访李有源当年念过书的刘家沟村,走过那里。细细从路上辩析才感到有区别。谈到白龙庙,石小庆说:“你们这里说白(bái)龙庙,是白(pì)龙庙。我们白龙庙村问一位老人,说知不知道到白龙庙,他说害不哈(不知道)。我们碰到了年青人问,他们就知道,说这个村子就是白龙庙。”我说:“老人们说得是方言,对普通话不太懂,不知道白(bái),就是自己说得白(pì)。但年青人就不一样,他们都念过书,知道普通话说得白(bái),就是方言白(pì)。”我们还谈了陕北方言其它一些字的读音,谈到第一人称“我”时,我说:“佳县语言中有好几种说法:有我(wǒ)、我(é)、我(ǎng)我(ōu)、我(měi)、余(yú])予(yú)、俺(ǎn)、俺(ǎ)、吾(wú)……还有我会读音,但拼音和汉字都无法表达……”石小庆说:“陕北语言太丰富啦!”。说着,我们走到了岔路,李锦鹏就顺着一条路往下走,对不对他也没把握。走的看到了一户人家,我们三个的意见都是要问一问。我下去紧跑几步,来到闭着的大门前,是不是收秋人还没回来?细看门没有上锁,我喊:“老乡,在家里嘛?”听到我的喊声,首先听到一个小狗的叫声,然后听到一位妇女的声音:“等一下。”说着一位四十岁的妇女出现在前面,她开了门问:“什么事?”我说:“请问一下,这里是不是杨家沟?”她说:“这是罗山,杨家沟要朝那边走。”我谢了她,然后请李锦鹏调车头往回折。走了一段时间,又碰到那个放羊的,他又细说了一遍,说走到杨家沟再问走佳县的路。特别又问了一句:“你们做么?”我说:“在毛主席走过的地方照像。”他说:“那是大好事啊!”我们又七拐八转地走了一阵,到了沟里的一个村子,我下去一看村名碑是杨家沟。但又有两个方向的路,我们又确不定走哪条,李锦鹏到前面去问人,我俩等着。石小庆说:“现在我是难以分清方向了,要分清就要看北斗星啦。”他看了一会北斗星,指着朝上面的一条路说:“这里是北,应当走李局长走得那里?”我定了定神,想了一下说:“你指的那条路是东,我们是朝北而来,李锦鹏是朝南而去。佳县城的方位是在我们的东面,我考虑我们应向东走,就是走你说的这条路?”他说:“这晚上确实难分清东南西北,等一会李局长来了就会明白。”不一会回李锦鹏回来,证明我说的对,我们立即起程。
李锦鹏再没有说朝石佛寺走,只是顺着有石子路走,到榆佳公路往回走。回来李锦鹏才说:“到通镇的什么地方上了公路,我还没有弄清?”我说:“在通镇以前。”他说:“咱还算本地人,一再地问人还走错几次,怪不的1947年胡宗南的兵,到处瞎碰,碰得焦头烂额。”晚19时多,我们回到了新城区——暴家洼。公路边张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锦鹏二弟李耀爱开着“鸿一洒家”饭店。李锦鹏问:“就在这里吃上一点饭?”石小庆说:“行!”于是我们下车,这时正碰上李耀爱,他坐在快要走的车上,问我:“你们又到那时去格来来?”我说:“到毛主席去过的地方照了一些照片。”他说:“你们挺辛苦,现在才回来。”我说:“不辛苦,毛主席卫士的儿子都能坚持,我俩算不了什么。”李锦鹏问:“食堂没有下班?”他说:“没有,想吃什么,你们上去吃,请客人好点吃!”我们走向饭店的二楼。李耀爱的女儿李艳飞是教师,但晚上也来帮助照料,她拿出来菜谱请点菜。李锦鹏把菜谱递给石小庆,让他看着点。但他让李锦鹏点。李锦鹏只得一样一样地问着他点了两个菜:炒菜花、炒茄子豆荚,点第三个炒羊肚时,李锦鹏问我行不行,我说都行。米饭和馍馍都上,选择食用。
上来前两个菜,我和锦鹏只是像征性地吃着,请石小庆好好地吃。上来第三个菜炒羊肚时,李锦鹏让石小庆尝一尝,他用筷子举得吃了一点说:“香!”我说:“应当香,毛主席在佳县来吃羊杂粹时也说香,这羊肚是羊杂粹的重要原料之一啊!”我们边谈连吃,话题不离毛主席转战陕北的事,我第十次听到石小庆说:“陕北人民最热情!”
陕北人民最热情,这是石小庆的肺腑之言,也是老一辈革命家的肺腑之言吧?我听起来很自豪……
饭后我提议,由李锦鹏的侄女李艳飞给我们照了一张像,作为永久的美好的纪念!
二0一一年十月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