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有70年厚重历史的名校——北京中古友谊小学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向大家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为此,我写了一首诗:
一个战士成为全民楷模, 一个好人留下时代佳话。 旷世伟人号召向他学习, 开国元勋挥毫题词嘉勉。 神州传颂他的爱心故事, 江河流淌他的不朽精神。 他用行动诠释人生意义, 他用奉献构筑道德丰碑。 他是谁?他是雷锋!
开学第一课的题目《争锋》,讲的就是学习雷锋,争当先锋。
习近平: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雷锋,湖南望城人,原沈阳军区工程部某部运输连班长。他的一生只有22年,工作时间6年,军龄两年零8个月。工作过的地方:湖南望城,辽宁抚顺、营口、鞍山、辽阳。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他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彰显了生命的意义,人性的光芒,给中国人民留下无价的财富——雷锋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总书记将弘扬雷锋精神置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的宏阔背景下,深刻指明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向世人昭示,从雷锋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是社会的呼唤、时代的需要。
这些年来,我有幸拜访过雷锋成长引路人和雷锋事迹的见证者:
雷锋的“姐姐”冯健; 送雷锋入伍的老红军余新元; 雷锋崇拜的英雄郅顺义; 雷锋第一任连长李超群; 宣传雷锋第一人陈广生: 因为一篇群众来信去采访雷锋的新华社记者佟希文; 雷锋生前所在团第九任团长宋清梅; 雷锋的排长薛三元,战友乔安山、陈国辅; 雷锋辅导过的学生陈雅娟、孙桂琴; 雷锋在望城农场的工友李湘枚…… 我还对雷锋所在部队光荣历史进行深度挖掘。 人民军队英雄辈出,群星灿烂,雷锋是杰出的代表。
余新元:“雷锋知音”九死一生的烽火传奇
雷锋崇拜的英雄郅顺义
雷锋记了近700字的日记,表达了要向董存瑞和郅顺义学习的决心。临别,雷锋拿出一张自己的照片送给郅顺义。郅顺义掏出笔记本,请雷锋留下赠言,雷锋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刷刷地写道:
赠给:敬爱的老英雄,您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请您多多教育,并使我不断前进。
雷锋 1961年2月3日
2004年7月29日《解放军报》
雷锋:向冯健姐姐学习
雷锋崇拜冯健,称冯健为姐姐,入伍后给冯健写信寄出的照片上面写着:向冯健姐姐学习。
2022年5月27日,我听她讲过和雷锋的姐弟情谊……我还帮助87岁的冯健大姐了却一桩心事……
冯健当年是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曾三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是青年人学习的楷模。还是在荷叶坝小学读书时,雷锋就把冯健作为人生的榜样,他在学校黑板报写了题为《向冯健姐姐学习》的文章,立志要向冯健那样争当劳动模范。
1956年初冬,雷锋在县委书记张兴玉家第一次见到汇报工作的冯健。张书记给雷锋介绍了冯健,勉励他俩好好学习,并当即从书架上拿出两本《把一切献给党》送给他俩。冯健向张书记告辞返回时,天已傍晚,张书记叮嘱雷锋送一下冯健。就是这次送行途中,冯健得知雷锋是孤儿,顿生同情之心。她对雷锋说:我比你大几岁,今后我们就像姐弟一样,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事情,就找我。雷锋听冯健如此说,感到特别的温暖,立即称呼冯健为“冯健姐姐”。
1957年5月,19岁的冯健作为共青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二次到北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回到家乡后,雷锋立即找到冯健姐姐,缠着她讲见到毛主席的情景。雷锋特别羡慕冯健姐姐能够见到毛主席,他对冯健姐姐说,他梦里都想着见到毛主席。冯健鼓励雷锋说:“只要你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做出成绩,你一定能见到毛主席!”这给了雷锋莫大的鼓励,他表示要努力做出成绩,争取同冯健姐姐一道上北京去见毛主席。
我理解,这也是雷锋时时处处争第一的强劲动力。
雷锋第一任连长李超群:雷锋是个苦孩子 我们都很关注他
陈广生:一生一件事,写雷锋
20世纪60年代,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陈广生创作的《雷锋的故事》,至1993年,该书发行2000多万册。
1960年1月,雷锋参军来到沈阳军区某工兵团,年长雷锋9岁的陈广生在这个团任俱乐部主任,主持欢迎新战士入伍大会,雷锋代表新战士发言,讲稿被风吹皱,他顺势把讲稿揣进兜里,脱稿即兴演讲,赢得全场热烈掌声。这引起陈广生的注意。新兵下连,雷锋被分配到运输连,陈广生向领导建议,抽调雷锋参加团里战士业余文艺队。
有一段时间,雷锋出车执行任务,陈广生就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朝夕相处,在雷锋身边写雷锋。1960 年9月,根据团首长指示,陈广生深入连队,走访军地机关相关人员,参与撰写《雷锋模范事迹材料》,后定稿为《解放后我才有了家,我的母亲是党》,团里将其打印下发。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系统宣传雷锋先进事迹的文字材料。
1961年3月,在团政委韩万金的支持鼓励下 ,陈广生先后完成了自述体的雷锋事迹报告稿、雷锋在电台播出的报告录音稿以及长篇报告文学《向阳坡上长劲苗》,挖掘了雷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大量鲜活素材。
雷锋牺牲后,陈广生白天参加雷锋事迹报告团作主讲报告,晚上为电台录播录音,挤时间将报告文学修改为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在《抚顺日报》连载25天。
1963年3月,《中国青年》发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亲笔题词,这期杂志刊登了陈广生、崔家俊合作撰写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佟希文:一篇读者来稿中发现雷锋
1960年10月,原沈阳军区《前进报》编辑胡敏在整理读者来稿中发现一篇稿子,说的一位叫雷锋的战士为灾区寄去l00元钱的事。胡敏觉得事迹挺感人,便向总编辑嵇炳前作了汇报。嵇炳前随即找到新华社驻沈阳军区记者佟希文和李健羽,请他们俩前往沈阳军区工程兵部队对雷锋进行采访。
接受任务后,佟希文和李健羽立即和雷锋所在部队联系,得知雷锋要去沈阳师范学院作“忆苦思甜”报告,他俩也跟着到了学校。雷锋声泪俱下地讲述了自己的苦难童年,深深打动了两位年轻记者。接着,佟希文和李健羽便对雷锋做了初步采访。
雷锋所在部队驻在抚顺。雷锋在沈阳作完报告后,乘火车返回抚顺,佟希文与李健羽与雷锋同行。雷锋在火车上与列车员很熟,他不是打扫卫生就是为乘客倒开水。再仔细了解,雷锋因外出作报告和执行任务,常坐这趟列车往返沈阳和抚顺,每次乘车都帮着做好事。经过几天的采访,他们感到雷锋的事迹非常突出。回到沈阳,他俩很快合作写出了长篇通讯《党的好后生》,稿件送至沈阳军区副政委杜平。杜平仔认真阅读并写了按语,把标题改为《毛主席的好战士》。1960年11月26日,沈阳军区《前进报》在一版头条发表了署名为张峻(时任工程兵机关摄影报道干事)、赵克华、佟希文、李健羽的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同时发表了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授予雷锋模范共青团员的称号、号召大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消息,并配发社论:《不忘过去,奋发图强》。《毛主席的好战士》发表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多家报纸都予以转载,很快新华社发通稿。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从此,雷锋的名字响遍全国,雷锋也成为享誉中外的模范人物。
宋清梅:永做雷锋精神的传人
宋清梅,雷锋生前战友,雷锋生前所在团第九任团长,全国"学雷锋标兵"。长期致力于宣传雷锋精神,1997年4月退休后,他动员当年在雷锋团参军退伍的560名邓州籍战友发起成立了“编外雷锋团”并任团长 “编外雷锋团”先后被中宣部等四部委授予“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