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没有特殊待遇吗?
邵:没有。像我们部队同级干部拿多少,我们拿多少,所以这样当朋友请我们出去吃饭的时候呢,大家吃完了,高高兴兴地要散的时候,我只要看见桌子上还有能够吃的对象我从来就是打包带回家再吃。
记者:那您为什么这样做呢,怕大家说,还是我真的就要这样做?
邵:那倒不是,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继承的革命传统,艰苦朴素,永远要发扬和继承下去,不要浪费,我觉得这也是完全正确的,
隔断:
解说:
多年来,邵华在照顾毛岸青和教育新宇的同时,她也有着自己的爱好和追求,那就是摄影,现在65岁的邵华每次出门参加活动、收集资料、搞社会调查都会带着照相机,2003年2月13日,邵华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
记者:您现在是摄影家协会的主席,但是就您摄影的资历来说,您可能不算最长的,但是您现在要领导那么多的摄影家来一起工作,凭什么呢?
邵:我想我也不知道怎么样被大家选成了摄影家协会的主席,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我想不外乎是大家对我的信任。
记者:摄影这门手艺在你这儿怎么开始的,怎么对他感兴趣,而且当做一个事业来做了呢?
邵:这说来话长,那还是从50年代开始的,那个时候岸英哥哥和我姐姐刘思奇结婚后,我就老缠着他们带我一块到中南海去看望主席,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我意识到,见到主席这个时刻是非常幸福和很珍贵的,应该把这一瞬间保留下来,那么怎么保留下来呢,我觉得就是拍照,岸英哥哥从苏联带回了一架手动的照相机,无论是调焦也好,暴光也好,还有速度也好全是要靠手动的,我就向他学。他简单地教了我一下,然后我就拿着这个相机开始去看主席的时候就拍照了,
记者:那您拍第一张照片的时候,主席感到惊奇吗?
邵:他当时是看了我一眼,因为我和主席的照片是我姐姐拍的,这个时候主席给我们立了下三条规矩,就是说这些照片你们不能送到外面去冲洗,而且这些照片你们不能去发表,第三这些照片你们也不能去送人,说你们能够遵守这三条,你们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你们可以拍,如果你们做不到,你们就不要再拍了,所以当时我们都是非常听毛主席话的,所以这样应该说在主席这三条规定下来,逼得我学会了暗房技术。
记者:自己洗?
邵:自己恣,自己冲,自己刻,自己印照片。
记者:中间有间断吗?
邵:当然中间有过间断,后来在上中学,学大学期间,除了偶尔和同学照张合影,中间有段时间也没有拿相机,从我们的儿子毛新宇出世之后,我觉得从他小时候,就应该给他拍照,留下一些可贵的资料,所以那时候就买了一台上海出的海鸥牌120的照相机,就开始从给新宇拍照,又重新捡起来了照相机,以后由于工作的需要就出去搞社会调查,出去搜集资料,另外在参加一些革命纪念活动的时候,我都会随身带着照相机,把当时我认为珍贵的镜头保留下来。
解说:
1998年12月邵华出版了第一本自己拍摄的风光集――“我的祖国”,每一张精美的照片都寄托了邵华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感情,后来在生活中邵华又拍了很多的花卉,出版了百花专辑等画册。
记者:但是我一个搞摄影的朋友告诉我,说邵大姐反映他最高水平的照片就是关于舞蹈摄影,这跟您的生活好像有点远,怎么会把视线最后聚焦在这个领域的?
邵:这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对舞台发生了兴趣,在有一次聚会下就是摄影界的朋友告诉我,今天有一场非常精采的舞蹈演出,说我们都要去拍这次舞蹈,说部长你去不去,我觉得很好奇,我就跟他一起走进了中国大剧院,当到帷幕一拉开的时候,我确实被台上那一台精采的表扬所震惊的,这个时候周围的快门声响成一片,可是我怎么就是抓不准确这个动作呢,暴光速度也不准,所以中间休息的时候,这个同志就说你拿的是多少度的胶卷,我说一百啊,他说那哪行啊,舞台灯光这么暗而且千变万化,他就递给我了四百度的胶卷,那是1997年的事,所以我才知道,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