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龙江河,宛如一条碧绿的腰带,将整座小镇轻轻地揽在一起。河的两岸,分布着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客家建筑。其间,身穿红军服的参观者,不时来往穿行,为这座宁静的小镇增添了不少活力与生机。
这里是井冈山市龙市镇。2017年盛夏,当我们走进这里,首先见到的是红四军建军广场那座高大伟岸的雕像。雕像中的朱德和毛泽东,目光注视前方,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九十年前,朱德和毛泽东两位伟人,正是在这里,正是像这样,紧紧地握住了对方的双手。这一握,标志着朱德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在井冈山。这一握,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思想的初步形成。这一握,将龙市镇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紧紧连在了一起。
徜徉在龙市镇,沐浴在阳光里,望着一件件历史文物,听着一段段真实感人的故事,触摸着一处处革命遗迹,九十年前在这里发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渐渐在脑海里清晰。
当机立断——
移师井冈保存革命火种
历史不会忘记,1928年的春天,共产党人曾一度在湘南地区掀起革命高潮。历史将永远铭记,1928年的春天,危难之时,是朱德当机立断移师井冈。
1928年1月上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从粤北转至湘南宜章县境。1月12日,起义军智取宜章城,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随即,南昌起义军余部被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并组建了宜章农军。在粉碎国民党军许克祥部反扑后,于2月6日建立宜章县苏维埃政府。
革命一旦爆发,就如同奔腾的河流,倾泻直下。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各地党组织领导下,工农群众纷纷起义。得益于工农革命军第1师的帮助,郴县、资兴、永兴、耒阳等县城先后被农军所占领,并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府。革命的火种,在湘南熊熊燃烧起来!
趁着革命的东风,1928年3月中旬,中共湘南特委在永兴县太平楼召开湘南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在革命斗争中,革命武装也逐步壮大了起来。于是,中共湘南特委将宜章、耒阳、郴县和永兴、资兴五县农军,分别编成工农革命军第3、4、7师和两个独立团,共8000余人。
就在革命的烈火熊熊燃烧之时,国内的政治局势悄然发生了变化。宁汉战争结束,唐生智部通电接受南京政府收编,使他们可以腾出更多力量来对付湘南的农民运动。
为了扑灭这场武装起义的熊熊烈火,湘粤军阀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的命令,纠集了七个师,从湖南衡阳和广东乐昌两个方向南北夹击,进逼湘南。地图上,南北两支国民党军就像一把巨大的钳子,将起义军死死夹在湘南地区。
外有国民党军日益紧逼,内有地主武装疯狂反扑,起义军腹背受敌。是拼个鱼死网破,还是尽快转移?
乍暖还寒时节,起义军生死存亡之际,朱德想到了井冈山,想到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此前他们曾多次联络。1927年10月底,起义军到达信丰时,朱德第一次听到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的消息。后在江西转战时,朱德又派毛泽覃到井冈山,同毛泽东取得联系。
关键时刻,朱德当机立断,挥师上井冈山!工农革命军转危为安,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
胜利会师——
革命力量汇成钢铁洪流
龙江书院,一座客家风格的院落,建于1840年。院内屋宇参差,天井错落,回廊串通。这里先是客家子弟的学堂,后为满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对基层军官的需求,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这里创办了第一期军官教导队,也就是国防大学的前身。
历史的硝烟虽然远去,但会师的欢呼声,依旧回荡在亭台楼阁之中。
得知朱德起义部队即将到来,井冈山上的工农革命军与群众热情高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刘克犹的谈话记录》里这样描写:“除了粮食还要筹备猪肉蔬菜,龙头街上和附近的村庄都要腾出房屋给部队住,还要摊好铺草。古城、新城的农民打着松明火连夜送粮。短短的几天内筹备了十几万斤粮食,堆满了张家祠和天后宫几个地方。”
1928年4月中旬,陈毅带着工农革命军第1师主力一部和湘南农军第3师、第7师以及何长工、袁文才、王佐带领的第2团一起到达酃县的沔渡,和朱德率领的主力部队会合。接着,朱德、陈毅带领直属部队从沔渡经睦村到达井冈山下的宁冈砻市(今龙市镇),分别住在附近的几个小村子里。4月下旬,得知朱德已到井冈山,毛泽东率领部队从湘南的桂东、汝城返回砻市,到龙江书院去见朱德。
在井冈山会师纪念馆原馆长胡卫华的带领下,我们沿着朱德、毛泽东当年见面的足迹,依次走进大门,穿过院子中间的石桥,来到龙江书院里。
“他们见面之后,经过道明堂,最终来到了天星阁举行了一个座谈会。”胡卫华指着位于书院最里面的天星阁说,就是在这个地方,朱德、毛泽东就部队会师、主要干部的配备问题进行了座谈。爬上古朴的木质楼梯,6张长桌、6条长凳组成的一个简易会谈桌便呈现在我们眼前。桌上摆着红底白字的桌签,左边写的是“毛泽东同志座位”,右边写的是“朱德同志座位”。环顾四周,并没有墙壁,几根立柱支撑起了整个阁顶。
“这些都是原样复制的。”胡卫华介绍,经过座谈,两人决定于1928年的5月4日,在龙江河旁的沙堆上,也就是今天的红四军建军广场上,举行盛大的会师仪式,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谈起会师的意义,胡卫华有些激动。他认为,井冈山会师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保存了一大批坚定的红军政治干部和军事干部,聚集了湘赣边界武装力量的精华,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加快了井冈山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推动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继续向纵深发展,迅速取得了“4至7月4个月的各项军事胜利和群众割据的发展”。
还看今朝——
率先脱贫发力未来
岁月更替,斗转星移。90年时间,沧海一瞬。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2月26日,对井冈山市来说,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就是在这一天,井冈山市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成为我国第一个脱贫摘帽的县级市。
——“有能力”的“扶起来”,实现家家有致富产业。实现每个乡镇有一个产业示范基地、每个村有一个产业合作社、每个贫困户有一个增收项目,确保家家有一个致富产业,户户有一份稳定的产业收入。
——“扶不了”的“带起来”,实现个个有资产性收益。采取股份制、联营式、托管式等多种合作模式,通过吸纳贫困户或以资金,或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固化贫困户与企业、基地、合作社的利益联结,让每家每户有一份稳定的资产性收益。
——“带不了”的“保起来”,实现人人有兜底保障。使贫困人口尽可能享受低保,尽可能享受更高标准的低保,让低保线略高于贫困线标准,通过政策兜底保障,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
——“住不了”的“建起来”,实现户户有安居住房。通过开展“消灭危旧土坯房,建设美丽乡村”攻坚行动,确保每一栋危旧土坯房都能拆得动、建得起、住得进。
——“建好了”的“靓起来”,实现村村面貌提升。推进镇村联动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通自来水,所有行政村卫生室、文化室、党建活动室均已达标。
脱贫以后的井冈山人并没有满足。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井冈山市全面推进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誓将井冈山打造成红色最红、绿色最绿、环境最好的一流景区。
——注重红色培训引领,充分利用独特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采用情景再现、体验式游览等方式,让游客的心灵与历史展开零距离对话。
——注重旅游全域覆盖,强化山上山下互动。启动“旅游+”“茨坪+”行动计划,山上与山下互动,景区与城镇互通,旅游产业发展活力和潜力更加集聚。
——注重市场经济理念,强化旅游宣传营销。“请进来”“走出去”,全方位宣传,多层次推介,井冈山旅游品牌得到提升。
…………
2016年,井冈山接待来山游客、旅游收入及门票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并成功入选“全国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国十大最热门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
故事一: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927年11月下旬,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打下茶陵县城,建立了湘赣边界第一个工农兵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谭震林任工农兵政府主席。
打下茶陵的后期,发生了团长陈浩企图脱队投敌的事件。团政治部主任宛希先及时派人向前委报告,关键时刻,毛泽东率领一个连赶上部队,逮捕了叛徒陈浩等人。
根据打茶陵出现单纯军事观点的状况,毛泽东代表前委在砻市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
“三大任务”的颁布,明确了军队政治与军事的关系,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政治建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农革命军不单纯是打仗的工具,还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需要做群众工作,还要自己解决经济给养。
故事二:龙超清“招安”袁文才
宁冈的革命基础非常深厚。1926年11月间,成立了中共宁冈县党支部,龙超清为书记。
龙超清是宁冈的官宦子弟,早年在南昌求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到家乡后联合一批先进分子,筹建了中共地方党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