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文章>>正文
寻踪香港离岛的抗战印记(组图)
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褚萌萌、曹霁阳
浏览次数:
2025-05-23 13:02:48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从中环码头乘船,向香港岛西南方向行驶,几十分钟后,即可到达长洲岛。这里临近珠江口,且位于群岛之中,便于穿梭往来,明清时期就已成为附近渔船集散之处。

  80多年前,这个状似哑铃的不足3平方公里的小岛,因交通便利而隐蔽,曾在一场悄无声息而又惊心动魄的行动中肩负过重要使命。

  时光流转。如今,小岛水清沙白,更因传统信俗活动——太平清醮而远近闻名,成为观光胜地。

  初冬早上,岛上码头游人如织。78岁的陈凯辛站在人潮中,难掩内心激动。“你看,长洲的‘人气’这么旺!”她对同行者说,它的另外一面也应该为更多人所知!

  这是她的故乡,更是她的父亲陈亮明战斗过的地方。

这是陈亮明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41年底,日本侵略者将战火烧到了香港,数百名在港避难的文化精英和民主人士处境万分危急。

  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指导下,东江纵队前身——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展开了历时200多天的秘密大营救。最终,800余人在游击队护送下顺利离港,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新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行动期间,考虑到陆路关卡多,且颠簸跋涉,一些影响力较大、容易被认出的人士和年老体弱的重点保护对象被安排经海路转移,长洲是沿途的重要中转站。

11月25日,寻踪小组探访抗战胜利后战士们短暂驻扎的长洲初级英文学校(现为长洲官立中学)。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此前,中国共产党就在岛上成立了党支部。根据时任中共香港长洲区委书记陈亮明后来回忆,当时小岛常住人口仅几千人,有党员十几名,大家经常组织各类活动,团结教育群众、传播进步思想,还储备了武器。

  “中国共产党在此深耕多年,为营救行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东江纵队老战士后人、香港抗战史研究者王玉珍说。

  在陈亮明等人的努力下,当地多方力量被发动起来配合大营救,几十位文化精英和民主人士成功经由长洲脱险。

  陈亮明是长洲人,在广东顺德上学期间受到进步思想洗礼,回到家乡后投身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段峥嵘岁月,后来经常出现在他和战友兼妻子巢湘玲的家常话中,成为他们的女儿陈凯辛的深刻记忆。

  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开放当年,陈凯辛姐妹就陪81岁高龄的母亲回到长洲。“她在岛上一路走,一路细数,在那棵树下藏过情报,在学校门口躲避过敌人……”从小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

  2018年,巢湘玲逝世。陈凯辛在整理父母遗物时,一种紧迫感油然而生。

  “老一辈人相继离世,作为子女的我们年纪也越来越大,他们传给我们的香港故事,一定要继续传下去。”她暗下决心,“这是抢救性的工作,时不我待!”

11月25日,寻踪小组在长洲探访鱼栏旧址。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在这样的念头下,陈凯辛姐妹联合王玉珍等几名香港抗战老战士后人,并联系到相关机构团体,成立起十几人的寻踪小组,希望结合自家老人留下的一手资料,挖掘出更为全面丰富的历史记忆。

  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的《胜利大营救》一书中,不同章节提及行动在长洲的两处落脚点——一间制香厂和一家鱼栏,这与其他多方公开资料互为印证。然而,时移世易,再加上隐蔽战线斗争的特殊性,其具体地址不得而知。

  如何从岁月长河中将这两处地点“打捞”上来?小组成员决定从实地探访入手。今年4月,一行人首次以寻踪为目的登岛。在离岛区议会和长洲乡事委员会成员的带领下,他们接连走访了多名熟悉情况的老人。

11月25日,长洲乡事委员会主席吴文杰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我们非常欢迎他们的到来!”长洲乡事委员会主席吴文杰说,应该让越来越多长洲人了解先辈为国家救亡所作的贡献,为家乡感到自豪。

  搜集口述资料的同时,小组成员又多次咨询香港历史档案大楼、特区政府地政总署等处,查阅长洲历年的测绘资料和照片,还广泛搜寻海内外网络资料库。

11月25日,东江纵队老战士刘克强的外孙女黎诗雅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东江纵队老战士刘克强的外孙女黎诗雅,是小组里最年轻的一位,承担主要的线上工作。每天下班后,她就立刻奔回家,通过电脑屏幕“穿越时空”,常常工作至凌晨时分。

  “外公已经离世,这是我思念他的最好方式。查找资料时,我总觉得自己离他又近了一些。”她说,“我也想让更多年轻人知道这些事,让他们知道香港人一直都有爱国爱港的传统。”

6月12日,东江纵队老战士刘克强的外孙女黎诗雅(左)与东江纵队老战士后人、香港抗战史研究者王玉珍在香港历史档案大楼查阅史料。新华社发

  经过日以继夜的努力,三四个月后,寻踪小组整理出一份厚厚的报告,初步确认了制香厂和鱼栏旧址,并找到了两户人家的后代。他们还梳理出岛上其余红色印迹:抗战胜利后战士们短暂驻扎的长洲初级英文学校(现为长洲官立中学)……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雁翎队”寻访记(组图)
·下一篇:无
·学者披露日军细菌战新线索
·白山黑水铸忠魂(组图)
·中国抗战主题图书亮相伦敦书展(组图)
·抗战影像记忆丨寻找雁翎队(组图)
·狼牙山五壮士(组图)
·抗战影像记忆丨八百壮士与298封遗书(组图)
·抗战文物说历史丨一个染有血迹的抗日义勇军红袖标(组图)
·抗战文物说历史丨一把抗联密营自制的手枪(组图)
·14年抗战,赤胆忠心;东北烈士纪念馆80载历程,无言见证……(组图)
·照片背后的故事丨一场跨越时空的信仰追寻(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寻踪香港离岛的抗战印记(组图)
“雁翎队”寻访记(组图)
红色联播:厚植家国情怀主题研讨会昨在南京
“雁翎队”寻访记(组图)
学者披露日军细菌战新线索
黑龙江: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新设两家分馆
杨靖宇一封信件档案公布 再现东北抗联战略部
寻访红色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黄黎民一行参
看典藏历史 做文明传承——黄黎民一行参观开
白山黑水铸忠魂(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