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文章>>正文
抗战影像记忆丨寻找雁翎队(组图)
来源:新华社
作者:张铖
浏览次数:
2025-05-23 11:32:29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有一条东西向的街道,名叫雁翎大街。这条现代化大道得名于一段惊心动魄而又历久弥新的传奇故事。

雁翎大街路牌(2025年3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白洋淀,荷叶如绿色的海洋,层层叠叠,迎光舒展,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守护着这片水域。这里淀泊相连、苇壕纵横,渔民依水而居。他们用自制的火药枪猎取水禽时,为了防潮,总会在点火处插上一根雁翎。

  1938年,侵华日军的铁蹄无情地踏破了白洋淀的宁静。渔民们拿起插有雁翎的土枪,毅然加入了游击队。雁翎队因此得名。

雁翎队在芦苇丛中的监视哨。石少华 摄

  这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当地村民组成的游击队,充分利用淀泊地理特征,勇敢、机智、灵活地与日寇展开游击战,时而截断敌人水上运输线,时而拔掉敌人据点,如一把直插敌人心脏的利刃……他们化身为守护家园的英勇战士,用勇气和智慧,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抗战传奇。“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千顷苇塘摆战场,抬杆专打鬼子兵。”这首流传在白洋淀的民谣,讲述了雁翎队的神勇。

日军趁白洋淀湖结冰时围攻我军,雁翎队战士们以积冰为掩体,向敌人猛烈还击。石少华 摄

  1942年到1945年间,八路军摄影师石少华曾六进白洋淀。他用镜头捕捉了雁翎队与敌斗争的伟大瞬间。如今,这些照片已成为烽火抗战的永久留念。

石少华(右一)与当时雁翎队负责人郑少臣(左一)。(翻拍照片)

  每次进淀,石少华都住在当地老乡的家中,和雁翎队员共同生活、战斗在一起。下面这张题为《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冀中水上游击队》的战地留影,是展现雁翎队的经典作品:天高云淡,湖平如镜,几十条小船排成整齐的“人”字,划桨而去,宛如秋日里南飞的雁阵。

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冀中水上游击队。石少华 摄

  1944年冬天,石少华第五次踏上白洋淀。当时正值隆冬时节,展现在他眼前的是,雁翎队员们正在冰天雪地里驾冰桥、筑冰堆,乘着雪橇飞驰在冰面上伏击敌人。石少华情不自禁地举起相机,将雁翎队员行军、进攻、伏击、防御等训练场面一一收入镜头。《冰上轻骑》《土坦克》等作品就是在这一时期拍摄的。

冰上轻骑:雁翎队在冰雪中练兵。石少华 摄

土坦克:白洋淀雁翎队里的“土坦克手”,在冰上出击。石少华 摄

  打鬼子、端炮楼、除汉奸、截敌船……雁翎队也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从1939年成立到1945年配合主力部队解放安新县城,雁翎队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120多人,与敌交战70余次,击毙俘获日伪军近千人。雁翎队员的水上作战,是冀中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坚持敌后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雁翎队战士们整装待发,迎击敌军。石少华 摄

  雁翎队的传奇早已融入了白洋淀水域的血脉,雁翎队精神也成为白洋淀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段新的传奇正在书写:白洋淀畔,“未来之城”雄安正焕发着蓬勃生机。

2025年3月12日,游客在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八十多年过去,白洋淀的荷叶依旧层层叠叠,水面上不时还回荡着雁鸣声,仿佛在告诉我们:轻舟如箭、神出鬼没、英勇无畏,雁翎队始终在这里……

2024年7月9日,游人在雄安新区白洋淀荷花大观园内游览。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主笔:张铖

  记者:牟宇

  编辑:刘金海 方欣

  视觉:胡秋思

  视频:吕帅 徐嘉懿

  图片:中国照片档案馆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抗战影像记忆丨八百壮士与298封遗书(组图)
·下一篇:无
·狼牙山五壮士(组图)
·抗战影像记忆丨八百壮士与298封遗书(组图)
·抗战文物说历史丨一个染有血迹的抗日义勇军红袖标(组图)
·抗战文物说历史丨一把抗联密营自制的手枪(组图)
·14年抗战,赤胆忠心;东北烈士纪念馆80载历程,无言见证……(组图)
·照片背后的故事丨一场跨越时空的信仰追寻(组图)
·他们守护山河,我们留住记忆——俄罗斯援华抗日老战士后代参观图片展抚今追昔
·抗战影像记忆|年画背后的秘密
·抗战影像记忆丨“刚毅坚卓”写青春
·军纪严明树丰碑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抗战影像记忆丨寻找雁翎队(组图)
狼牙山五壮士(组图)
默默守护烈士20年的义务守陵人(图)
抗战影像记忆丨八百壮士与298封遗书(组图)
抗战文物说历史丨一个染有血迹的抗日义勇军
抗战文物说历史丨一把抗联密营自制的手枪(
傅永曙:皖南事变傅秋涛率部成功突围的关键
特稿:皖南事变傅秋涛率部成功突围的关键—
14年抗战,赤胆忠心;东北烈士纪念馆80载历
特稿:长泰夫坊:真情暖兵心 齐力铸军魂(组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