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2月10日上午,第一审判庭第三次开庭审问姚文元。
出庭审判人员:副庭长兼第一审判庭审判长曾汉周和审判员17人。审判长曾汉周主持审判活动,审判员王战平、张敏、巫宝三、史笑谈进行法庭调查。
出庭检察人员:厅长黄火青、副厅长喻屏和检察员3人。
出庭辩护人:韩学章、张中。
被告人经过两次审问,感觉到自己问题严重,因此早早就将自己准备的辩护要点拿在手中,不停地翻看。
在法庭宣布对姚文元让鲁瑛派人收集诬陷迫害党政军领导干部的材料一事进行法庭调查后,审判员张敏问:“1976年你是否让《人民日报》社的总编鲁瑛派人到中央的一些部门和一些省收集诬陷、迫害那里的党政军的领导干部的材料?”
被告人姚文元答:“1976年派出过记者,到中央的一些部门,还有到一些省市去了解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情况,有这个事实。我承认。”但他马上就辩解说:“开始我没有派记者,是王洪文不通知我就找了鲁瑛,当时我自己思想上是并不愿意派记者出去的……但是,我对王洪文的这个意见不置可否,实际上是默认了鲁瑛可以派记者,结果鲁瑛回去就组织了记者向外边派出去了,派到几个省里。”
审判员问:“是你默认的还是你同意的?”姚文元对默认已无法解释,只好说:“应该说开始是默认的……但到后来,应该说是我同意的。”审判员问:“你派这些人出去干什么?”姚文元回答:“这些人出去是搜集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情况。”
法庭通知《人民日报》社总编辑鲁瑛出庭作证。鲁瑛在法庭上除说到王洪文当时找他谈话,要他派记者出去,并要他同姚文元具体商量外,还说,“在下去以前,我们开了记者的会,我按照姚文元的指示作了部署。这一次王洪文、姚文元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派出记者,他们是指定了单位,指定了地方,要派记者去,是要诬陷老干部,打倒老干部,篡党夺权。”
公诉人检察员钟澍钦问鲁瑛:“你们搜集的这些诬陷材料是怎么处理的?你们编印的《情况汇编特刊》是谁审定的?”鲁瑛答:“我们搜集的这些材料,姚文元亲自审定,都要先打出清样来,送他审阅,他批阅修改后,定稿了才能登。”
辩护人韩学章问:“证人鲁瑛,关于派记者到各省市去了解情况的事,是王洪文先向你布置的,还是姚文元先向你布置的?”鲁瑛答:“王洪文。”
在上述事实调查结束后,法庭转向对姚文元诬陷南京群众反对张春桥是“反革命逆流”和指使鲁瑛派人到天安门收集材料,诬陷人民群众是“反革命分子”等事实进行法庭调查。审判员张敏问:“1976年3月底,也就是清明节以前,南京的群众贴出悼念周总理、反对张春桥的大字报和大标语以后,你是不是给鲁瑛打过电话?”被告人姚文元答:“我给鲁瑛打过电话。”“我看到的新华社的清样,不光是贴大字报,它是把油漆刷在火车上,火车一直由南京开到北京。当时我对鲁瑛说了攻击南京群众的话,不只是张春桥了,还有别的了,可能有一些攻击那里有反动逆流,资产阶级垂死挣扎这一类的话,但是具体话我记不起来了。”
法庭宣读并投影鲁瑛1976年4月2日下午3时40分接姚文元的电话记录(节录):“文元同志说,要分析一下这股反革命逆流,看来有个司令部。这股反革命逆流这样猖狂,是没落阶级的表现,是不得人心的,因为有个资产阶级,他们是要跳的。”接着,法庭又宣读和投影姚文元在1976年3月30日和4月1日的两篇日记:“南京冒出一批对上海的大字报,还有‘揪出赫鲁晓夫式野心家’,‘反对抢班夺权’一类标语……也好,让革命群众多看看,只是中央政治局太迟钝了。”“南京大字报已点了张春桥名,是‘打倒’、‘揪出’,‘阴谋家’,还是林彪在庐山会议那一套。有一个地下资产阶级司令部在活动,这一点更清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