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固会师的原因及意义
2009-06-23 16:48:10
作者:黄惠运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第九,东固会师使东固经验影响到湘赣等革命根据地。1929年4月13日红四军前委在于都致信湘赣边界特委,详细介绍了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成功经验,说“在全国或一省总暴动以前,政权的形式和武装的组织大须讨论,依照两年的经验,在全国至少有一省用总暴动的方法推翻统治阶级的政权以前,小区域苏维埃政权公开的割据是有害而无益的,如湘潭、醴陵、平江.永新、莲花,遂川不仅失掉群众,连党也几乎失掉完了,不仅不能解脱群众若干的经济痛苦,农村城市的经济基础一起毁败完了,即此问题即是使群众失掉而有余。这番我们到东固则另是一种形式,反动势力已驱逐了,权利完全是我们的,但公开的政权机关和固定的赤卫队都没有,邮路是照常的,商业贸易是照常的,边界所受到的痛苦,此地完全没有,敌军到来寻不到目标,党的组织和群众的组织(农民协会)完全秘密着,在接近总暴动之前,这种形式是最好的,因为这种形式取得群众不致失掉群众,武装群众不是守土的赤卫队而是游击队。由25支枪起手的七、九两纵队,现改为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差不多抵得上四军的三十一团了。他的战术是飘忽不定的游击。游击的区域是很宽的……他们消灭了许多靖卫队团,打败了三十六旅的二十七团,他们经常是一角五分一天士兵伙食,从不发生经济问题,他们与省委特委的关系很密切,交通也方便,敌人完全是奈何他们不得。用这种方法,游击区域可以很广,即是说发动群众的地点可以很多,可以在许多地方建立党和群众的秘密组织。”○1 (P66)湘赣边界特委接到此信后,决定改变工作方式,转入秘密斗争。
    第十,东固会师使东固成为江西苏区红军游击战争的最后集结地。东固会师前后,东固山成了赣西南群众革命斗争中心区域,是附近数县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的避难所,如于都暴动失败后,暴动领导人肖韶、丘倜、肖大鹏转移到东固,学习东固革命经验。通过东固赤色邮政分局,沟通了与其他革命根据地的联系。曾山领导创建的花岩乡,成为中央苏区的模范乡。红军主力长征后,临危受命的江西省委代理书记曾山率领省委机关和红二团,经过激战,到达东井冈,与中共公万兴特委书记胡海领导的游击队和红四团会合,在东固隐蔽待机,后又率红二团、红四团往兴国崇贤,与中共杨赣特委书记罗孟文率领的杨赣独立十三团会合。曾山和胡海在原东固苏区演绎了可歌可泣的“半面红旗”的斗争故事。东固革命根据地最后为掩护主力红军长征,坚持苏区游击战争发挥了特殊作用。虽然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1929年底汇入了赣西南和中央革命根据地,但它的下限可以延续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及新四军组建。

    参考文献:
    ○1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委、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江西党史资料:东固革命根据地专辑[M]南昌:内部印刷,1989
    ○2 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作者:黄惠运(1962—),男,江西吉安人,现为井冈山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教学与研究。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开发利用东固革命根据地旧址旧居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试论“二七”会议在革命根据地史上的历史地位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