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固会师的原因及意义
2009-06-23 16:48:10
作者:黄惠运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摘  要:东固会师的原因主要是为安置伤兵计,为我有党有群众的休息地计,为救援井冈山计,东固的地理条件和毛泽东对东固山早有所闻,也是重要原因。东固会师的意义在于直接促进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使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奠基石;为毛泽东提出建立全国苏维埃政权奠定了思想基础;促进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在吉安成立;促进了红六军的诞生,东固成为红六军的发祥地;使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是红军战略战术原则形成的基地;促进了我军的经济文化建设,成就辉煌;使东固成为世纪伟人毛泽东一生中三个最难忘的地方之一;使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接力站;使东固经验影响到湘赣等革命根据地;使东固成为江西苏区红军游击战争的最后集结地。
    关键词:东固会师;原因;意义;毛泽东;朱德;李文林

    1929年2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到达东固革命根据地与李文林等率领的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四团胜利会师,史称东固会师。这是现代中国革命史上一次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事件。为什么会有东固会师,其历史意义是什么?这是本文要分析探讨的两个具体问题,并以此文纪念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
    1929年3月20日红前委致福建省委并转中央的报告中说:“我们自1月14日离开井冈山,主因是经济无出路。20日,在大庾与李文彬作战失利,循粤边南雄入赣南信丰、安远、寻邬,曾三次与追兵接触,均且战且退。2月1日,到闽粤赣三省交界之罗福嶂停脚一天,沿途都是无党无群众的地方,追兵五团紧蹑其后,反动民团助张声威,是为我军最困苦的时候。到罗福嶂后为安置伤兵计,为我有党有群众的休息地计,为救援井冈山计,决定前往东固。”○1 (P46-47)这里列出了东固会师的三点原因,即为安置伤兵计,为我有党有群众的休息地计,为救援井冈山计。
    当时,红四军的境况非常严峻,被追兵紧逼,屡战失利,损兵折将。1月20日,大庾战斗中,红四军第28团党代表何挺颖身负重伤,不幸牺牲,独立营营长张威牺牲,31团1营党代表毛泽覃腿部负了重伤。2月2日,在赣南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突围战中,“双枪女将”伍若兰为掩护红四军军长朱德转移,不幸受伤被俘,在赣州英勇就义。2月10日,红四军取得了大柏地伏击战的胜利,俘敌甚重,红四军士气大振。陈毅在《关于朱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写道:“是役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强敌,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斗。”“此后红军由宁都至兴国、吉安、永丰交界处,得江西红军二团、四团之掩护,有一周以上休息整顿,是时知井冈山业已失败,乃决定到闽粤交界处游击。”。○1 (P73)赣敌李文彬部又追来时,“我们则已往东固。在东固休息一星期,与江西红军二、四两团会合,并与赣西赣南特委接上了头(在于都),安置了伤兵,及李文彬(赣军最精锐部)追至东固,乃决定抛弃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定不居的游击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1 (P47)红四军在东固妥善安置了毛泽覃等300多名伤病员,不久经青原山净居寺高光和尚介绍和安排,毛泽覃在贺怡的随同下从东固转移到天玉山岭上兴隆寺养伤,每天由岭上村民易中送饭,毛泽东、贺子珍、曾山等先后到兴隆寺看望毛泽覃。在贺怡的精心照料下,毛泽覃的腿伤终于痊愈了。毛泽覃养伤处兴隆寺已毁,但寺后山洞仍存,村民们称之为“红军洞”。山上翠竹茂密,形状如同红心字,就像是军民鱼水情的结晶和见证。毛泽覃留下的同时,谢唯俊、陈东日、李天柱等一批有经验的军政干部也留下加强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工作。东固会师后,红四军得到了一星期的休整,安置了伤病员,补充了给养,得以轻装向闽西长汀进军。
    红四军在进军赣南时,沿途都是无党无群众的地方,前有反动民团拦截,后有国民党追兵,是红四军最困苦的时候,迫切需要得到地方党组织和革命群众的大力帮助,而东固革命根据地有很好的党和群众组织,能够为红四军提供物资给养,摆脱困境。吉安江西省立第七师范是吉安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地和吉安大革命的摇篮,毕业于吉安江西省立第七师范的东固敖上人赖经邦在1926年9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利用任吉安县教育局巡学员的身份,在东固建立党组织,发动农民运动。1927年2月,赖经邦和省立第七师范毕业的东固和丰坑人高克念一起介绍了东固涧东书院教员刘经化、汪安国、汪云从和蔑工李会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东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东固小组,刘经化任组长。吉安“八六”事变后,赖经邦、曾炳春、高克念、汪安国等东固籍共产党员潜回东固,开展秘密革命活动。9月下旬,赖经邦主持召开敖上党员会议,成立东龙党支部、东固农民协会和工农革命军。10月,赖经邦利用亲戚关系,争取了活动在兴国蜈蚣山一带的以段月泉为首的绿林武装加入东固工农革命军。11月12日,赖经邦领导了著名的东固暴动,揭开了东固武装斗争的序幕。1928年2月,赖经邦在东固养军山组建了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第七纵队,任党代表兼参谋长。3月,创办了东固三彩淘金坑兵工厂。7月,第七纵队粉碎了吉安、永丰、吉水、泰和、兴国靖卫团对东固革命根据地的“五县会剿”。9月,第七纵队和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第九纵队在吉水阜田合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李文林任团长兼团党委书记,段月泉任副团长,刘泽民任参谋长。10月,中共东龙区委改为东固区委,刘经化任书记,下辖吉安县东固、富田,吉水县水南、白沙,兴国县崇贤、枫边,永丰县潭头、沙溪等20多个党支部。东固区委和红二团筹集银洋8000元,开办东固平民银行,黄启绶任行长,发行了全国红色政权第一张纸币。1929年1月初,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击败吉安“五市联防” 靖卫团。2月15日,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在兴国莲塘与赣南红军第十五、十六纵队合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四团,段月泉任团长,金万邦任团党委书记,刘泽民任士兵委员会主席兼参谋长。此时,东固革命根据地的范围遍及吉安、永丰、吉水、泰和、兴国五县边界,在各县建立了党和群众组织及赤卫军、游击队,处于蓬勃发展之中,自然是红四军修养生息的好去处。刘作抚在《关于赣西情形给中央的综合报告》中说:“赣西各级党部比较以吉安工作为最好……吉安县属东固区委为健全。”○1 (P76)东固等地的农民“他们大都望红军到来。” ○1 (P74)东固有很好的党和群众,这是东固会师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女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一书中写道:“在宁都三天,红军集中了伤病员,没收了地主的粮食,便转向西进,直奔已经准备欢迎他们的东固山区根据地。向东固进军的队伍活象凯旋游行,农民们从每一个村子涌出来帮助红军运送伤兵和补给。东固山脚下的龙冈镇原是农民运动的强大中心,家家户户出来迎接红军,要求在家中款待他们。朱德和毛泽东在这里遇到李文林,他过去是黄埔军校的学生,现在带着一连游击队来领他们上山。”○1 (P99)“东固原有的小医院小得无法安排红军的伤病员,许多人便应邀住在农民家里。”○1 (P100)
    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之前,按照中共江西省委给毛泽东、朱德信中所作的“令其向赣南发展,勿再北进”○1 (P43)的指示,在宁冈柏露会议上决定了打破湘赣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军事“会剿”的“围魏救赵”的方针,决定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和王佐32团留守井冈山,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进击,一方面解决部队的经济困难,一方面从外线打击敌人,以解井冈山之围。在2月13日,毛泽东和朱德率部攻下宁都县城后,还不知道井冈山已在强大敌人的围攻下失守,希望转移到东固去,和李文林、金万邦、曾山等领导的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四团汇合,合力打破湘赣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军事“会剿”, 这是东固会师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东固会师的原因,还不仅是以上三点,毛泽东对东固山早有所闻,心向往之,也是促成东固会师的内动力。正如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军事会议上听到王新亚荐引井冈山后,果断地把秋收起义部队带上井冈山一样,毛泽东在听到东固革命根据地联络员刘岱的介绍后,也毅然和朱德一起将处境困难的红四军带进了东固山。刘岱在《东固送信到井冈》一文中回忆:“1928年初开始,我随东固游击队的一个排长和另一名战士曾先后三次送信上井冈山给毛主席,并且每次都取了回信带回东固。第一次是在1928年初春,那时我们一行3人,都穿老百姓便服,每人随身带上枪和手榴弹,从东固出发,结果胜利完成任务后回到东固。第二次是1928年古历6月间,我们一行装扮成卖牛的,那时因我年纪最小,穿上便服,牵头小牛仔,样子象极了,一点破绽也看不出来。我们从泰和桥头岗出发,把信送给了井冈山上的朱毛等领导人。1928年古历10月间,东固领导人第三次吩咐我们送信上井冈,任务照样完成得不错。”○1 (P137)毛泽东从刘岱等人的口信中对东固革命根据地有了初步的了解,因而在部队危急之中,选择了东固山作为休养生息之地。
    东固会师的地理条件是东固山高路险,物产富饶,适宜红四军休养整顿。正如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宁冈古城后,“至观井冈之险,固足以守,由是伏机始定”一样,毛泽东早就听说东固地形险要,只五条羊肠小道通向山外,易守难攻,又物产丰富,给养充足,因此,和朱德一起决定上东固山与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四团会师,以解除一个多月来长途行军打仗劳损之苦。毛泽东曾经说过“东固山很好,是第二个井冈山”。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一书中写道:“就象过去介绍井冈山一样,朱将军怀着对大自然美景的深厚感情,描述了东固山区:这座山是贯穿赣南赣北的一条大山的余脉,树木参天,地势极高,但没有井冈山那样险要。幽径四通八达,到处都是苍松翠柏,竹林矮树,每到春夏,遍山漫谷开的都是野花。近山顶处,是一块宽广富饶的高原,散布着几个小村庄,中央便是东固镇。在灌溉高原的河谷里,也还有另外一些村庄。”○1 (P99-100)这里盛产大米、茶油、竹木、药材等,自然经济发达,商业贸易繁荣,具备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良好条件,有利于红军开展武装斗争。曾山在《回忆赣西南的革命斗争》一文中也说:“东固、延福地区成为赣西南革命中心的原因之一,是地形很有利,以东固来说,它处于永丰、吉水、兴国、泰和几县的边区,周围群山环绕,地形非常好,所以,老百姓当时说:‘上有东固山,下有井冈山’。当然,地形也不是最主要的,更主要的是东固这个地方原来农会的基础很好”。○1 (P105)加上李文林是朱德的老部下,参加过南昌起义,对毛泽东、朱德很敬重,竭诚欢迎毛泽东、朱德到东固指导工作,东固也确实需要毛泽东、朱德这样的党和红军高级领导人来帮助。由于天时、地利、人和几方面的原因,东固会师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开发利用东固革命根据地旧址旧居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试论“二七”会议在革命根据地史上的历史地位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