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固形式”对选择赣南闽西为根据地的作用
2009-06-23 14:26:46
作者:刘晓农、谢秀清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相隔不久,即同年的6月6日,湘赣边界特委两次在文件中写到了对“东固形式”的思想认识,坦诚地认为:“边界的工作和政权的形式以及赤卫队的组织与意义应该改换面目,决心打破依赖军事势力的观念(茨坪、茅坪、小江区、九都都是例外)已是十分正确的,所以主观方面当此改变工作方式的过程里,表面上是退兵的时候,也就是要防备敌人(地主阶级)乘机蹂躏赤色根据地的时候,根据客观的情形,来决定我们的政策。”⑩特委还提出“游击区域除永新、茶陵、莲花、遂川、万安、泰和、宁冈、吉安、安福、酃县、桂东十一个县外,还应当加上攸县、萍乡、万载三县。”⑾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表明,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必定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循序渐进的深化过程。尤其对于革命的道路和斗争形式,是不可能一次就认识清楚的。湘赣边界特委在两个报告中写到的对“东固形式”的认识,完全接受了毛泽东和红四军前委的观点,政治立场是一致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衬出“东固形式”对于毛泽东等人选择赣南闽西为根据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启示,并由此产生了主导性作用。

    注  释: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卓雄《回顾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史》
    ②《中国革命老区》(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出版
    ③《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1928年11月20日
    ④《统帅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节选自第251页
    ⑤曾宪文、刘哓农《井冈山斗争史话》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⑥、⑦《前委致福建省委并转中央的报告》——关于四军攻克汀州城及独立团的情况1929年3月20日
    ⑧《毛泽东年谱》,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节选自第273页
    ⑨《中共湘赣边界特委的报告》1929年5月
    ⑩、⑾《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报告(第二号)》1929年6月6日

    作  者:
    刘晓农(1949年—   ),男,江西井冈山市人,井冈山市委党史办副研究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井冈山斗争史和中央苏区史。
    谢秀清(1963年—  ), 女,江西井冈山市人,在井冈山龙江中学任教。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论东固革命根据地在赣西南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下一篇:东固革命根据地与三次反“围剿”斗争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