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孙中山先生所处的时代,是西方工业社会向中国农业社会渗透的时期,是中国社会制度剧烈变革的时期。在“脱亚入欧”、全盘西化的浪潮中,孙中山先生继承中国文化传统,发展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是中国历史上中西合璧政治论著的光辉典范,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政治遗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特别声明,此处所说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不同于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所谓的“三民主义”。蒋介石极端独裁,失去了大陆政权;蒋经国极端民主,失去了台湾政权。
一.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共群众路线的相似性
“民有、民治、民享”是孙中山先生对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在盖茨堡的演说词的巧妙翻译,也称林肯“三民主义”。林肯描绘了一个理想政府,官员是民众的公仆,从民众中产生,由民众选举,服务于民众。
1921年3月6日,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之具体办法》中提出:“兄弟所底三民主义,是集合古今中外底学说应世界底潮流所得的。就是美国前总统林肯底主义,也有与兄弟底三民主义符合底地方”。1921年12月7日,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为造成新世界之工具》中又指出:“三民主义,就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林肯“民有、民治、民享”的“三民主义”仅相当于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而“民生主义、民族主义”是孙中山先生结合中国国情的个人创造。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比林肯的“三民主义”内容更广泛、更深刻、更精辟。
为什么要提倡民族主义呢?因为从蒙元到满清,专制700多年,中华文化遭受灾难性摧残,明朝虽然是汉族建立的政权,但继承的是专制的衣钵。
为什么要提倡民生主义呢?因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国力非常贫弱。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政府的职能不仅是统治人民,而更重要的是为人民服务。与林肯的“三民主义”和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有相似之处。
二.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共政治主张的相似性
孙中山先生勤奋好学,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主张批判性的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汲取了先进的近现代西方文化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分清其中的糟粕和精华。所以说,中华传统文化、近现代西方文化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是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
中国共产党所谓的“民族解放”,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相似;所谓的“共同富裕”,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相似;所谓的“当家作主”,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相似。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毛泽东思想侧重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邓小平理论侧重近现代西方文化,习近平治国理念又侧重中华传统文化。中共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表述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十分相似。
毛泽东提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推翻帝国主义与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相似,推翻封建主义与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相似,推翻官僚资本主义与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相似。
1992年初,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对应相似,“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对应相似,“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对应相似。
习近平“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对应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四个自信”对应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建设法治国家”对应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
三.孙中山“民本思想”与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相似性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博大精深,以民本思想最为独特。孙中山先生坚持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民本立场,捍卫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社稷观点,继承了中国政治传统哲学的科学方法。民本立场主要有:敬天保民,民惟邦本,执政为民;与民休息,睦邻友邦,小康大同;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为公。社稷观点主要有:道德至上,修身自省,内圣外王;伦理本位,宗法自治,忠君爱国;政权敬畏,廉洁自律,规矩森严。科学方法主要有:崇文尚德,教化民众,布施仁义;家国一体,经国济民,惠民爱民;宽猛并用,赏罚分明,扬善惩恶。
孙中山先生发扬了民本思想,常道“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天下为公”,主张“民主共和”把政权公之于天下,让人民自己当家作主。孙中山临终前在遗嘱里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毛泽东说:“兵民是胜利之本”。中共七大《党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为宗旨。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和民主主张,团结了全国各阶层的民众,取得全国政权。
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他主张“以法治国、以才治国、以德治国,三维并举”,“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