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东方杂志》“新年特大号” “卢沟桥大战特刊” “收录毛泽东像的——平型关专号”等,让在场的读者和记者赞不绝口;北京珂先生曾在中国书店横二条老期刊店古旧书市期间仅以100元购到《新青年》创刊号原版(原名《青年杂志》);来自天津的书友缪先生和张先生淘到一批民国时的民俗学杂志、书刊。这也是许多藏书大家、教授、学者光顾古旧书市的原因之一。
古 籍 拍 卖 十 五 载
1993年9月22日,“北京首届稀见图书拍卖会”由琉璃厂中国书店举办。这事在当年并没有什么轰动效应,但十三年后的今天再回过头来看,古籍拍卖这一全新的商业流通模式,那第一槌还真是重重地敲开了藏书界的新纪元。 15年来,北京、上海、天津为主的古籍拍卖经历了初创、狂热、淡静、成熟的几起几落。以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上海国拍、上海朵云轩、北京中国书店、上海敬华、北京德宝为主力军团的格局已尘埃落定。北京、上海等十几家拍卖公司先后淡出古籍拍卖市场。1995年前后,一批学者、专家呼吁:“古籍拍卖会妨碍国家馆藏的权威性、破坏文献珍品征集的统一性……”的指责,被大量海外回流珍贵善本的事实说明那是多余的担心。古籍拍卖已经成为经典收藏的主渠道之一。
2006年6月4日,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举办的“中国书店2006年春季书刊资料拍卖会” 在古文化街琉璃厂举办。拍卖包括古籍善本、名人信札、公文档案、舆图资料、碑帖画谱、旧书期刊、名人墨迹等共计498件拍卖品。丰富多彩,琳琅满目,佳品云集,价格上涨是本次拍卖会的最大特点。北京中国书店古籍专场成了13年来大旗不倒的一个独特指标。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共有114家拍卖公司举行了771场(次)艺术品拍卖会,在这771个专场中,共成交了219.49亿元。与2006年163.09亿元的成交总额相比,增幅达34.6%。在这114家拍卖公司中,拍卖业绩超过1000万元的多达99家。总体上表明藏家对古籍内在价值的重新认定。不愠不火的古籍善本收藏2005年热了起来,与前几年相比参拍古籍拍卖的群体都较以往为多。北京中国书店十五年来坚持每年两场大拍,六场小拍的节奏,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而琉璃厂西街的荣宝(斋)拍卖公司和东街的翰海拍卖公司更是本行业的龙头老大。
连 环 画 拍 卖 让 藏 友 心 动
北京举办“琉璃厂中国书店连环画精品收藏拍卖会”早已不是新闻。拍品中,解放初期至文革时期间的连环画约占85%,名家名作连环画约占40%,9品至10品的连环画约占90%,涵盖了从民国期间至20世纪80年代各类版本的连环画精品。连环画精品收藏拍卖已经成为一年一度收藏界的盛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版初印且保存完好,“全品像”的连环画受到众多藏家的追捧和厚爱。一批50年代出版的全品相彩色连环画堪称物以稀为贵。其中有《枣》、《宝葫芦的秘密》、《去见毛主席》、《宝宝的游戏》(剪纸)、《仙罐》、《孟泰爷爷和小螺》等均以高价成交。1959年出版的范灵等绘《红领巾画库》、卜孝怀绘《六神不安》、宗静风绘《三家福》、邵宇绘《上饶集中营》(签名本)、高莽绘《马克思和恩格斯》、吕琳绘《红利子的故事》(木刻)、香港文海出版的《郑盈盈》、詹建俊绘《犟姑娘》、赵国经绘《成名之作》8幅画稿、《自力更生绘新图》彩色连环画封面画稿等具有较高的绘画技艺,吸引了藏家的目光,其成交量、成交率均不容忽视。
连环画绘画形式多样、线条优美、人物神形兼备,实在令人爱不释手、美不胜收,很多都是目前收藏市场难得一见的藏品,其可读性、艺术品位、欣赏价值、升值空间等优势已成为连藏爱好者的收藏首选。随着近年来书画收藏的深入发展,连环画原稿,渐渐进入了收藏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