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摄影艺术史上的北京天安门老照片成为中国摄影艺术从萌芽发展到确立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中决定性的关键史料。在摄影艺术发明两百年时间里,北京天安门老照片含盖了中国摄影艺术的每一个高峰。天安门纪实摄影作品追求一种类似直击、记录、证据和文献的品格,形成了“中国观念”摄影新标杆。一段新的视觉文化之旅将在《天安门影像志》出版时完满画上句号。
《天安门影像志》闫树军主编,2013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8开919页铜版纸全彩印,函盖明、清六百多年来北京天安门的影像史志,收录天安门老照片近千幅。老照片是除了文献资料之外,第二大档案资源。北京天安门老照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时代性。它题材重大,比如开国大典的原片,对于研究北京的历史意义很重要。天安门老照片留给我们的是遥远的梦影,宏伟的遗迹。在东方国际大都市文明格局当中,它是文化的根基。而文化根基上面浮动着的摄影作品,可以递送最高贵的信号,就是一种文化精神渗透,在不经意间,流躺在我们共和国的血脉当中。红色收藏需要成熟的独立思维,北京天安门就是好专题。构成中国当代史上一个辉煌的存在,天安门老照片着力刻画的就是这一历程。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这种收藏大可不必,因为这种投入未必有大的产出。但对于天安门老照片的情有独钟,军旅收藏家闫树军大校更多地考虑的是其在文化和道德上辐射出来的巨大精神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收藏天安门老照片,是对自身的人文定位。一个人有很多社会角色,很多定位,但我们的精神世界里一直追慕首都北京的星空,他象沉醉的文化旅行者。这一切都原原本本地记录在《天安门影像志》里。“红墙”摄影师的作品和普通市民的天安门纪念照,特定的题材和特定的画面,它们产生的特殊年代使得它具有怀旧感,更为重要的是它的特性能蕴含着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广大民众的集体记忆,承载着不可重复的重要历史信息,是红色收藏上的一个新亮点。
1860年英法联军武装侵战北京,火烧圆明园。同年10月24日英法联军随军摄影记者在正阳门拍摄下第一张天安门照片。一百五十多年来,镜头聚焦天安门的视角,见证历史中国,解读中国重大历史节点上的巨变。晨曦中的天安门、黄昏中的天安门,暮色中的天安门,星光下的天安门……,天安门神奇的魅力抓住了摄影艺术家。厘清天安门从古到今,融会贯通的历史脉络,遍寻天安门影像历史遗存又成了收藏家们的夙愿。天安门无言,镜头有话,《天安门影像志》给了中国乃至世界一个清晰的交代。
《天安门影像志》闫树军主编 2013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天安门 清末
天安门 清末
|